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三国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释义

《三国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三国志》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三国时期的断代史,记载了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书65卷,分为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没有表和志,这种体例在断代史中又别创一格。《三国志》的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是史学家谯周的弟子。他在蜀未亡时即注意蜀事,并采集史料,在蜀亡后完成了蜀书。当时魏、吴两国已各有史书,官修的有王沈《魏书》、韦昭《吴书》,私撰的有鱼豢《魏略》,陈寿根据这些材料,完成了《三国志》。但总的来说,因为陈寿见到的史料有限,所以三书的内容都还不够充实。

《三国志》的注者裴松之(372~451),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字世期,博览群书,官至中书侍郎。他广泛地搜集资料,为陈书所作的注释中采录的魏、晋人著作多达200余种,文字比原书多出数倍,虽名为注,实为补遗性质。裴注的体例,他在《进书表》里讲了4个方面:一、“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二、“同说一事而辞有乖离,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三、“纰谬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四、“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按《隋书·经籍志》著录裴注《三国志》,除本书65卷外,还有《叙录》1卷,可惜唐以后已失传。裴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与陈书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清代学者对《三国志》做过大量校勘考订工作,后来梁章钜的《三国志旁证》和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先后汇集诸家校语,作了两次总结。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志》标点本,利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陈书和裴注编排在一起,是目前最流行、最实用的版本。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