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墙头马上》的主要内容,《墙头马上》导读
释义

《墙头马上》的主要内容,《墙头马上》导读

《墙头马上》的主要内容,《墙头马上》导读

《墙头马上》是元代杂剧剧本。白朴著。元钟嗣成《录鬼簿》最早著录。今流传版本有:脉望馆校 《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柳枝集》本。另有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白朴 (1226—1306以后)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父亲白华,金朝进士,升至枢密院判官。家世既有政治地位,亦有文名。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蒙古太宗窝阔台围攻汴京,金哀宗出奔,白华随行。第二年城降遭受掳掠,白朴失去母亲,时年仅8岁,由大诗人元好问携行去到山东,鞠育数年,以颖慧的天资,经名师训导,打好文学基础。12岁交还他父亲,依倚蒙古汉官史天泽,居于真定(今河北正定),攻研诗赋之学,成长为年青一代的优秀人物,元好问称赞他 “元白通家旧,诸郎汝独贤”。他亲身经历了国亡家破、失去慈母的悲痛,心情总是郁郁不乐,时常涉足歌楼酒馆,放浪形骸,以求排遣。36岁时,史天泽官升中书右丞相,向元世祖推荐他,他再三推辞不就。元一统之后,迁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和遗老们共处,放情山水,优游诗酒。81岁时重游扬州,有丙午年 〔水龙吟〕词纪之。以后事迹湮没无闻,卒年未详。作品现存词集《天籁集》;散曲有小令37支,套曲4套;杂剧据《录鬼簿》存目15种,今存 《梧桐雨》、《墙头马上》,另 《东墙记》1种是否原作,尚未论定。

《墙头马上》的故事起源于唐白居易的乐府诗《井底引银瓶》,宋元南戏有《裴少俊墙头马上》,宋官本杂剧有 《裴少俊伊州》,金院本有 《鸳鸯简》、《墙头马(上)》各1本,诸宫调有《井底引银瓶》,都是同一题材,白朴当是借鉴了这些前代作品进行再创造。

全剧1本4折。写唐高宗时,尚书裴行俭与总管李世杰缔结姻亲,因李世杰谪官洛阳,婚事延搁,儿女裴少俊与李千金并不知情。李千金春日游花园,热烈向往爱情的幸福,惋惜青春易逝。裴少俊为宫苑采购花苗,从长安来到洛阳,在园外物色花木,两人一据墙头,一坐马上,相顾钟情,倡酬诗简,晚上逾墙相聚,在李千金闺房中欢情正洽,被嬷嬷撞破,李千金恳求放他俩私走,不获允许,她便威胁要用裙刀自残身体,反诬嬷嬷图财导奸,以此制伏嬷嬷放行。两人潜归长安裴府,不敢禀明父母,隐居花园7年,生下一双儿女。清明节裴尚书步入花园,发现她母子,责备她淫奔苟合,伤风败俗,勒逼裴少俊写休书,李千金极力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声言家世清白,爱情专一,姻缘天赐,裴尚书更加忿怒,要她石上磨玉簪,井底引银瓶,以卜天意,结果簪折瓶坠,便留下她一双儿女,把她逐回家去。她在洛阳,家产丰饶,生活富裕,但日夜思念孩子和丈夫,精神非常落寞痛苦。裴少俊得中状元,官授洛阳县尹,登门恳求重作夫妻,李千金气恨当日裴尚书出言处事过分狠恶,裴少俊软弱屈从,坚决不允。裴尚书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牵羊担酒上门赔礼道歉,她更断然拒绝。两个孩子见父母不能复合,意欲寻死,她看在儿女分上才同意了,对丈夫公婆胜利地声言她墙头马上得来的姻缘幸福,决不能输给当垆沽酒的卓文君。

这个戏是元杂剧中四大爱情戏之一,出色地塑造出李千金的光彩形象。她爱得热烈,做得果决,具有“谋成不谋败”的锋芒,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冲开嬷嬷的阻拦,抗御裴尚书封建家长的高压,奋力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和爱情的价值,一时受到的贬损最终都获得充分的报偿。她的形象展示了少女要求婚姻自主、恋爱自由是天然合理的,在封建时代文艺作品的人物画廊中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 1. 胡世厚: 《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中州学刊》,1981年第1期。
  • 2. 颜长珂: 《元杂剧 〈墙头马上〉 的喜剧特色》,《艺谭》,1982年第3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4: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