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慈城《三忠墓》
释义

慈城《三忠墓》

三忠墓

慈城大宝山有三忠墓,是从宁波三忠巷搬迁过来的。“三忠”,指明朝末年的三位抗清烈士:董志宁、冯京第、王翊。

在明朝行将覆灭之时,江浙一带还是比较拥护明朝的,所以当清军南下统一全国,浙东地区的明朝官员、乡绅纷纷举起义旗进行抵抗。“三忠”的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

一、董志宁

董志宁是孝子董黯后裔。明朝末年,他还只是一位在国子监读书的秀才,并非明朝官员,但他理想远大,立志报效国家。1645年农历六月,清兵攻入浙江,他和另外五个秀才四处联络宁波城内乡绅,鼓动他们起兵抗清,但应者寥寥,都嘲笑他们自不量力,他们六人因此被称为“六狂生”,志宁为六狂生之首。当时只有辞官在家丁忧的钱肃乐支持他们。不久,明鲁王朱以海在绍兴建立政权,授予董志宁大理寺评事。这时汉奸谢三宾也来了,他以重金贿赂鲁王近侍,被授予东阁大学士。三宾趁筹集军饷之机大肆贪污,志宁非常讨厌他,于是辞官回乡。1646年农历六月,清兵越过钱塘江,驻守钱塘江南岸的义军一触即溃,三宾马上又投降了。这时,整个浙江只剩下定海、象山的一些海岛还没有被清兵占领。明军余部转战福建,连续攻克沿海州县,进逼福州;清廷只好抽调浙江驻军前去增援,一时浙江境内兵力空虚。趁此机会,志宁和五位抗清志士又在宁波城中与定海明军残部、四明山义军约好日期,准备里应外合,一举光复宁波城。而不幸的是这次起义计划又被谢三宾发现并告密。清军四出搜捕,志宁只身逃走;其余五位抗清志士遇害,史称“宁波五君子”。之后鲁王返回定海,又多次派遣志宁联络内地义军,与定海明军相呼应。1651年农历九月,定海最终被清兵攻破,志宁自杀殉国。他的好友千方百计找到他的遗骸,将其葬于宁波城北马公桥下。据说在落葬前一日,好友梦见志宁对他说:“我身体少了一足怎么办?”醒来察看,果然和梦里说的一样,好友大惊,遂用蒲草扎成一足,使志宁能以完整的身体入土为安——保持身体的完整,这是古代孝子很在意的一点,即所谓“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志宁坚持抗清,家属大受连累:仆人文周为保护志宁的家人,遭清军严刑拷打,垂死不言,并缟素终生,为志宁守孝;继妻罗氏在志宁殉国后服药自尽;志宁的两个儿子寄养在遗民高宇泰家中,长大后追随父亲的足迹“蹈海不返”,誓与清朝不共戴天。真可谓一门忠烈,古今罕见。雍正八年(1730),在志宁殉国八十年后,他的重孙请著名学者全祖望为他撰写神道表。之后,他所痛恨的清朝追赠他为“忠节”。

二、冯京第

冯京第,字跻仲,出身慈城望族冯氏。明朝末年,他曾经跟随时任天津巡抚的族叔冯元飏抵抗清兵入侵,立有战功。后来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京第前去投奔,担任御史。清兵越过钱塘江,他追随鲁王逃到定海。当时鲁王政权商议派人去日本借兵,以应对清兵,有人认为这是引狼入室,好比吴三桂卖国。京第却说:“现在明朝已经失去绝大部分国土,就是想卖国也没什么好拿出来卖的了。”于是被派遣去日本借兵。船到了日本长崎,对方却不允许他登陆。京第只能每天穿起明朝官服,在船头一边恸哭,一边磕头,苦苦哀求日本出兵相救——就像“申包胥哭秦庭”。后来日本执政派使者来视察,京第向使者递上他写的血书。执政被他感动了,说:“明朝丧乱,日本未能出手相救,使明朝使者上门痛哭,这是日本的耻辱啊。”打算征用全日本的罪犯作为援军,让京第先回去复命。而最终日本方面连一个救兵也没派来。1647年4月,京第随同张名振率领明朝水师进入长江口,准备大举反攻,不幸遇上海啸,失败而返。他从定海回到四明山,自己拉起队伍,准备持久抵抗。1650年冬天,清兵要对定海的明军残部发起总攻,因担心四明山义军在背后捣乱,就先分兵两路围剿。当时京第已重病在身,来不及转移,被部将王升出卖。他宁死不降,被残酷杀害。王升卖主求荣,遭人唾弃,最终也被清兵处死。

三、王翊

王翊,字完勋,祖籍慈溪,迁居余姚。他和董志宁一样也是一名秀才,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后来作战失败,被清兵抓获。当时清朝官员王尔禄让他写供状,他挥笔写下“生平忠愤血,飞溅于群虏”,写完将笔扔向王尔禄,决心为明王朝奉献一腔热血。这时清兵准备进攻定海,暂将他关押起来。王翊每天起来从容整理衣冠,饮酒赋诗,毫无惧色。不久定海被攻占,清军将领为报复王翊,轮流用箭射他。肩膀、脸颊、肋骨都被敌人的箭一次次射中,他却岿然不动。敌人砍断他的脖子,他的身躯才轰然倒下。他的两个侍从也同样立而不跪,敌人用兵器抽打他们,他们就面向王翊跪下,最后也和王翊一样英勇就义。这时连清军将领也不得不叹服他们几个都是铁骨铮铮的硬汉。

“三忠”誓死抗清,都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惨重代价。当初清兵抓不到冯京第,就抓了他的家属;最终他的老母尹氏被发配燕京,妻子叶氏上吊自杀,十五岁的儿子冯颂被砍头。由于王翊不肯投降,他的弟弟王翃先被扣为人质,后被无辜杀害;女儿本来已与人定亲,受他连累,也被没入清朝勋贵家为奴,被迫自尽。

由于他们殊死抗清,连累父母孩子,家族遭遇灭顶之灾,从这一角度看他们属于不慈不孝。但换个角度,他们既然成了明朝官员,也就有了新的责任和义务,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如果忠君是他的责任,则由于忠君他才真正成为孝子。”因此也可以这样说:就因为他们是忠臣,所以他们也是孝子。

当初与王翊一同举兵起义的还有他的同乡秀才王江。后来冯京第被杀,王翊避入海,王江逃走;清军抓了王江的母亲作为人质。为了不连累老母,王江剃光头发,穿上僧服,一个人去杭州自首,被清朝当局软禁起来。不久王江的母亲安然去世,王江忽然买进一小妾,天天与她如胶似漆。王江的妻子醋意大发,从早到晚骂个不停。王江故意通过清朝官府把妻子给休了。妻子临走时大骂王江,揭他的隐私,表示与他恩断义绝。有一天王江提出要去西湖游玩,看守他的清兵以为王江没有带宠妾,不可能逃走,于是放松了警惕。王江趁机逃脱,与妻子会合,重新举起义旗,直至最后战死。——民国初年蔡锷将军从袁世凯监视下成功逃脱的故事,就与王江的这段经历十分相似。与“三忠”相比,王江先安顿好母亲,尽到了做儿子的责任;又为明朝战斗到最后,可以说做到了忠孝两全。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5: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