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正常》全文|赏析|读后感
释义

《正常》全文|赏析|读后感

白小易《正常》全文|赏析|读后感

白小易

丈夫老是怀疑她和小林有什么事。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小林和她在同一间办公室,但他们很少说话。小林对人很冷淡,她甚至觉得和他在一起工作挺闷的。

不过丈夫不解疑,总看出她的神情“不对劲儿”。

开始还好, 只是偶尔盘问一两句。渐渐的,这样的审问成了家常便饭,并带着威胁,要她“交待清楚”。她真觉得受不了,甚至老远地一看见这个家就头痛。

有一天,下班时间已过,她还坐在那儿不动弹。小林出了门又折回来,郑重其事地问她是否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她站起身,走出门来,对小林说:“送我回家。”

小林就默默无语地陪着她走。

你该陪我走走了,你不知道我每天都在为你受罪呢……她悻悻地想。

平时她要坐公共汽车的,今天她突然不想坐了。走着走着,她发觉身边的这个男人又高大又温暖,竟抑制不住软软地靠在他身上。这时她才知道有一颗心为她跳得如此急骤。

这天晚上,丈夫没有盘问她。她却心气平和地等着,一直等到半夜,她等得不耐烦了,就主动问他。

“你干嘛不要我交待清楚?”

“不用问了。你今天心里没鬼。你的脸色从来也没有这么正常过。”他那副神态就像个活神仙。

选自《小说界》1988年第2期

【赏析】 一段有几分曲折的逸事。一个并不很新鲜的故事。

“她”和“小林”明明是很正常的同事关系,可是“丈夫”总怀疑这两个人“有什么事”,并且总看出她的神情“不对劲儿”。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古老寓言中的樵夫。樵夫丢了斧子,觉得是邻人偷去,于是在他眼里,那邻人怎么看怎么像偷了斧子的人。不过,这两个故事的相同之处也就到此罢了。到后来,那樵夫找回了斧子,再看那邻人,看来看去都是“正常”的了。《正常》中的结尾却是,“她”和“小林”真的有“事”了,“丈夫”却觉得“她”的“脸色从来也没有这么正常过”。说起来,这故事正应了《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门前的一句上联:“假作真时真亦假”。“丈夫”觉得不正常的时候,其实完全正常; 而他认为最“正常”的时候,其实已经很不正常了。

微型小说以形制小而内容精为其最基本的特点。 就拿《正常》来说,其题材写成短篇甚至中篇小说是完全可以的。开端可加铺垫,发展可加细描,结局可加延伸……然而,《正常》只写了五百字,在短短的五百字中写出了一个曲折而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如此浓缩的效果是怎样实现的呢?

生活的断面截得准是本篇小说成功的第一因素。生活的长流是由一个个事件串连而成的,其中,必有可以挈领全程的最重要的环节。好比一串项链,戴在人的脖颈上,乍一看如环无端,莫知首尾,可要是取在手上排一排,就会发现原来其中有一处是有个小机关的,解开它就解开链环了。对文学创作,特别是微型小说创作来说,正确地选取生活的“机关”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正常》中,“丈夫”怀疑的由来,当然也可以入篇,但作者大胆略去了; “丈夫”态度的发展,也可作不少文章,但不是情节的高潮,作者只用了短短三小节的概叙。“这一天”,是“她”和“小林”真正有了“事”的一天,也是一段时期以来丈夫第一次觉得她“正常”的一天,形成了这段生活过程的纲领,因此,作者作了较细致的描写,直至终篇。至于以后的发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写实了则反倒画蛇添足了。

行文的含蓄精炼也是本篇小说篇制极“微”的原因之一。文学作品都要求含蓄精炼,微型作品尤其如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那么,同样是独立的生命体,麻雀的大脑恐怕要比大象的大脑效能高得多。微型小说短的才几十句话,固然容不得罗嗦累赘,甚至也容不得写得太实。相反,只有含蓄精炼的语言,才能符合微型小说的要求。《正常》中关于“她”的描写:由于丈夫的怀疑,“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一句话);由于丈夫的审问威胁,“她真觉得受不了,甚至老远地一看见这个家就头痛”(也是一句话,极精彩的伏笔——心将动矣! )。“这一天”,她毅然要求小林送她回家,路上她悻悻地想:“你该陪我走走了,你不知道我每天都在为你受罪呢……”而后,她终于知道“有一颗心为她跳得如此急骤”,一句话,既含而不露地暗示了将可能发生的事,又侧面写出了小林也确有此心了。然而这些是怎样成为事实的呢?作者只把事件原原本本地交代给读者,不着一字来提示,这些文字,都非常含蓄和精炼,有极强的表意性和暗示性。从而在语言上助成了“微”之效果。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