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哀悼玛丽雅·泰莱希雅女皇 1780年11月29日·维兰德》读后感
释义

《哀悼玛丽雅·泰莱希雅女皇 1780年11月29日·维兰德》读后感

德意志竖琴,高卢吉他

竞相拥入你的棺中;

哭声悲恸,琴声嘀嗒,

香烟袅袅升向天庭。

唯有那同情的叹息,悄悄地

淹没于普遍的忙碌。

缪斯含着泪水默默地向你

最后告别,神圣的鬼魂啊,她为你

曾经歌唱圣母的痛苦。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午夜里,

她披散着头发,没有花环,

走近陵墓,你的精神外壳在那里安息,

她颤抖着挨近你的床边,

看见热泪纵横,听见哀叹痛苦,

这是你所有的心肝,所有的遗孤,

泰莱希雅是他们的母亲和慰勉。

在低沉不安的叹息声里,

她的耳旁清晰可闻

那是天使的言语,

从云端里响起一个声音:

智慧、善良、勇敢、聪明的人们,

鲜有头戴王冠的男人

堪与这伟大的女性媲美!

她王政的永恒丰碑

从她的国家里放射出光辉,

与她的帝国共存共荣,永世长存。

这位女基督徒的功德啊,

用她那充满虔诚的心

在默默无闻中完成。

众人簇拥着升天车

把她送往天使的王国,

她自己却奔向她所挚爱的上帝。

用泪水祭奠她的众人啊,

停止叹息吧!莫如为你们

新的保护人而欣喜!为了减轻你们的痛苦,

巩固你们的幸福,

她把仁慈和伟大的思想传给儿女。

是的,她继续活在她那些美丽的

女儿心里,活在那些伟大的儿子心里;

她的形象供奉在记忆的庙堂,

在人世间永远放射慈善的光芒。

(张黎译)

【赏析】

维兰德是德国启蒙主义文学中的小说家兼诗人。《哀悼玛丽雅·泰莱希雅女皇》是维兰德成熟期的一首诗作。玛丽雅·泰莱希雅(1717—1780)是奥地利女皇,在位时曾经在军政、国政方面实行过一系列改革,如推行重商主义,取消国内关税,改革币制,开垦荒地,改革教育和法律,以及取消酷刑等,是奥地利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开明君主。1780年11月29日,玛丽雅·泰莱希雅女皇逝世。兰维德写了这首悼诗来表达他对开明君主制的向往和拥护。

诗歌一开篇,诗人就营造了一种充满了浓厚哀伤的葬礼的氛围。“德意志竖琴”和“高卢吉他”所弹奏的低沉哀婉的乐曲,“竞相”飘向女皇的棺木,“琴声嘀嗒”,“哭声悲恸”,女皇的灵魂和袅袅升起的香烟一起升向天庭。第二至第四诗节,诗人塑造了一个缪斯的形象。“缪斯含着泪水默默地”向女皇“神圣的鬼魂”“最后告别”。诗人说,缪斯曾经为女皇“歌唱圣母的痛苦”。在女皇去世的“死一般沉寂的午夜”,缪斯悲恸之极,“披散着头发”,“没有花环”,来到女皇的陵墓前,她“颤抖着挨近”女皇的“床边”。缪斯看到了很多“热泪纵横”的人们,听见很多“哀叹”和“痛苦”的呻吟。开明的女皇是他们的“母亲和慰勉”,给了他们安宁的生活,他们就是女皇的子民们,他们是女皇的“心肝”和“遗孤”。在这“低沉不安的叹息声”里,缪斯听到了天使的言语。第五诗节,诗人让缪斯下场,天使登场,并引出了天使的话。天使歌颂女皇“鲜有头戴王冠的男人”堪与她媲美,歌颂“她王政的永恒丰碑”,歌颂她让她的国家“放射出光辉”,歌颂她的帝国将“共存共荣,永世长存”。第六、七诗节诗人继续歌颂作为女基督徒的女皇“那充满虔诚的心”,“默默无闻”地完成功德。她是如此的忠诚于上帝,以至于她等不及在“众人簇拥”下送她往“天使的王国”,而是迫不及待地“自己却奔向她所挚爱的上帝”。最后两个诗行,诗人要祭奠女皇的众人停止叹息,要他们为“新的保护人而欣喜”。因为为了“减轻你们的痛苦”,“巩固你们的幸福”,女皇已经把“仁慈和伟大思想传给儿女”。她的生命虽然逝去了,但是她会继续活在她的子民——“那些伟大的儿子”和“那些美丽的/女儿”心里。她的人格以及思想所塑造的形象将永远供奉“在记忆的庙堂”,并“在人世间永远放射慈善的光芒”。

这是一首即事诗,它写作的动机不是发自诗人内心的不可遏制的表达欲望,而是来自外在的客观需求,也就是说,女皇的去世给了诗人一个写诗的机缘。这种机缘是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对写这种诗的诗人来说,写诗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诗中表达的情感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但是维兰德这首诗改变了即事诗毫无真实情感程式化的特点,全诗充满了对女皇真挚的爱戴和对其伟大的功绩、虔诚的信仰的崇敬,是即事诗中难得的佳作。

(凌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