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黎简《歌节(二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释义

黎简《歌节(二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黎简

春衣白夹骑青骢,浅浅平芜淡淡风。

蜡髻蛮姬斗歌处,四山纯碧木棉红。

这是一首写广西瑶族女子参加赛歌节的诗。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的诗,在古典诗歌中为数甚少,何况又写得如此色泽明丽,情景宜人,这就更为难能可贵了。

诗中的赛歌节,时间是在木棉花盛开的早春季节,地点是在一处四围青山的平旷地带。诗人采用动静兼顾的写法,前两句先展示歌节的参加者瑶族妇女的动态:一群在艳丽的春衫上套着白色夹衣的妇女骑在青骢马上,正从春草短浅的平旷原野上由远而近迤逦走来,其时天朗气清,和风拂面。后两句写她们到达斗歌处的静态。“蜡髻蛮姬”,指以黄蜡泥发髻的瑶族女子。蛮姬,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女子的称呼。诗人对瑶族女子外形的描写,首句中写到她们所穿的“春衣白夹”,至此又突出她们头上的“蜡髻”,二者都是富有特征性的民族服饰打扮,以局部描写引发对全人的联想,在省却许多笔墨的同时,为读者的自由想象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诗人将“蜡髻蛮姬”置于画面的中心,背景则是“四山纯碧木棉红”。“木棉”,又称英雄树、攀枝花,先叶开花,色红。后两句仿佛是诗人绕场一周见到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能见到青山映出红花,青山、红花的背景上衬出的一群神采飞扬的斗歌的年轻女子。

此诗写歌节,却并不正面描写斗歌的情况,而是以悠游从容之笔写参加斗歌的女子,从骑马上路一直写到她们到达“斗歌处”,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统一,和谐地组成一幅洋溢着民族、地区与节令特色的色彩绚丽的长卷。诗人是一位调配色彩的高手,“白夹”——“青骢”,“四山纯碧”——“木棉红”,对比鲜明,色彩效果强烈,与歌节的欢乐气氛正相吻合。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称赞黎简“诗中皆画境”,验之此诗,确乎如此。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