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笔名悄吟等。黑龙江呼兰人。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逃离家庭,颠沛流离。1932年结识萧军并开始文学生活。翌年与萧军相偕出亡青岛、上海。抗战后去武汉、山西、重庆等地,从事文学活动,1942年病逝于香港。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跋涉者》(1933,与萧军合集)、《牛车上》(1937)、《旷野的呼唤》(1939),散文集《商市街》、《桥》(以上1936)、《回忆鲁迅》(1940)、《萧红散文集》(1941),中、长篇有《生死场》(1935)、《呼兰河传》(1941)、《马伯乐》(1943)等,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萧红选集》,收《生死场》、《马伯乐》等小说七篇。《呼兰河传》有1954年新文艺出版社的单行本行世。《生死场》(1935)是萧红的代表作,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一起,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小说描写了哈尔滨附近一个村庄里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它揭露、控诉了二十至三十年代初东北农村的封建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人民,尤其是给农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封建主义强暴的统治下,在广大乡村的“生死场”上,劳动人民,尤其是妇女,“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他们不只受“地租”、”高利贷”、“瘟疫”、“刑罚”的折磨,还要被愚昧无知、落后野蛮所蹂躏,最后象“老马走进屠场”似的了却一生。帝国主义制造的灾难,更是惨绝人寰,妇女被蹂躏,房屋被烧毁,一颗颗头颅被挂在树上……。《生死场》不只充分展示了悲惨的人生图画,而且着力描写了这些愚夫愚妇们,在封建主义重压下,坚韧顽强地挣扎和反抗,在帝国主义铁蹄下,迅速觉醒和不屈地斗争。他们盟誓:“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为了不当亡国奴,“千刀万剐也愿意”。如鲁迅所说,《生死场》“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萧红作〈生死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