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海明威,厄
释义

海明威,厄

【生卒】:1899—1961

【介绍】:

美国作家。1899年7月21日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医生。受父母影响,从小兼有狩猎、垂钓和音乐等爱好。一九一七年中学毕业后担任堪萨斯《星报》的见习记者,练习“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作,受到初步的文字训练。一九一八年五月,参加志愿救护队,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意大利前线,不久身负重伤,于一九一九年初返回故乡。战后,他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驻欧洲记者常居巴黎,往来于欧洲各国,结识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泰因,在写作上得到她的帮助。斯泰因称他及其周围的青年作家为“迷惘的一代”。一九二七年离开欧洲后,海明威先居住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岛,后迁居古巴,除了写作,他常去狩猎和捕鱼。一九三六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海明威曾两次前往报道战事,坚定站在年轻的共和政府一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曾赴中国报道抗日战争,积极参与盟军在陆、海、空等方面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留下了传奇般的一段经历。战后,海明威侨居古巴,一九五四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古巴革命后,他与妻子回到美国,定居爱荷达州的太阳谷。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因患多种疾病和精神抑郁症而自杀。海明威一生的创作伴随着他的思想发展。一九二四年出版的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内含十八个短篇,组成主人公涅克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史。在其中的《大二心河》里,涅克从欧战退役回家后,整天钓鱼,企图以此抹掉恶梦般的战争在心里留下的印记,这实际反映了海明威从意大利前线归来时的精神状况。在一九二六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他进一步表现了这种精神状况。作品以战后流落巴黎的一群英、美青年的生活为背景,着重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痛苦的爱情。他们倾心相爱,却因战争所带来的肉体创伤而无法结合,这更加重了他们在战争中遭受的精神摧残。他们对生活感到失望、厌倦和颓丧,完全失去了理想和目标。由于小说集中反映了战后年青一代对现实的绝望情绪,因而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一九二九年,海明威发表著名反战小说《永别了,武器》。小说主人公亨利是美国青年,他志愿参加意大利医疗队,赴前线从事救护工作,目睹了战争中的种种惨剧。在一次撤退中,他被意军宪兵拘留。目睹宪兵残酷处决“擅离队伍”的军官,亨利伺机逃脱,并决定从此退出战争。他经过一番周折,找到曾经看护过他,并与之感情深笃的英国女护士凯瑟林,两人流亡到瑞士,过了一段愉快的生活。可是不久,凯瑟林死于难产,亨利失去唯一的精神支柱,悲痛到麻木的程度。作者从批判帝国主义战争出发,进而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精神价值,但又把主人公的遭遇看成是暴力世界中孤独的个人的必然命运,致使作品流露出浓厚的悲观失望情绪。小说以简洁冷峻的叙述,客观精炼的动作刻划,电文式的对话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构成海明威式的独特艺术风格。三十年代前半期创作了《午后之死》(1932)、《非洲青山》(1935)等一系列短篇小说,主要描写惊心动魄的斗牛和猎兽的场面,塑造具有“硬汉性格”的典型形象。三十年代后半期,海明威的创作有了明显变化。在《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中,他采用“意识流”和象征手法,写了一个被金钱势力腐蚀的青年人临终前的反省。一九三七年发表的《有的和没有的》,则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的堕落。并对个人反抗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怀疑和否定。一九三八年,海明威发表了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剧本《第五纵队》,肯定了自觉地把社会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献身于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行为,这是他参加西班牙内战的精神成果。两年后写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也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主要叙述美国青年乔丹在游击队配合下炸桥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一九五二年,海明威具有总结性的作品《老人与海》问世,这部中篇小说为作者一生的创作赢得了国际上的极高评价。海明威是一个严肃而勤于思考的作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探索,其中既有正义的追求,力和勇的闪光;又有思想的迷惘和对抽象的人的力量的盲目歌颂。他虽然有过奋进,但始终未能走出个人主义圈子,连他的自杀,也染上了苦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个性,他的小说写法在西方“引起一场文学革命”,他那著名的“冰山”原则,历来被世界文学界视为指导创作的至理名言。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