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文化素养的养成
释义

文化素养的养成

有没有文化素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

有没有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如何的外在表现。

文化素养是一个人在学术水平、文化艺术、兴趣爱好、气质风度、礼仪教养等方面逐渐养成的行为特点。

具有文化素养的人,表现为在行为举止、谈话办事方面展现出的一种高雅从容的精神气质;在琴棋书画、歌舞礼乐方面有着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

文化素养的高低,是区分人的品位高低的标志。

假如一个人除了劳作、吃饭、睡觉,再无别的爱好,那就近乎一种动物式的生活了。人,毕竟是高级动物,人应该有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和更文明的行为举止。于是,养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就成为一个人追求高质量人生的必修课。

爷爷曾经是一个文化工作者,曾从事过文化艺术工作,深切体会到文化艺术活动、文化艺术成果,能给一个人带来思想上深刻的启迪和精神上巨大的快慰。

爷爷希望孙孙从小就有意识地养成自己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才能,培养对文化艺术的鉴赏力,逐渐养成自己高层次的文化素养。

第一,要勤奋好学,博览经典,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至乐无如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学不知义”,“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这些古人的经验,都强调了读书的必要性。因为爷爷对读书已有专述,这里不多赘述。

第二,一定要会写文章。写文章是对所学知识的最好整合,是对思维、语言、观察力、思考力、联想力、创造力的综合训练,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式。而且,写作会“逼迫”一个人随时进入思考状态,能使人思维精确。通过写文章,可以提炼生活,透视生活本质,使自己对人生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感悟。

写作虽然是一件辛苦的事,也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和写是紧密相连的,为文者,一定要熟诵《声律启蒙》。爷爷是二十多岁在生产队劳动时,偶然从朋友处发现残缺不全的《笠翁对韵》,如获至宝,恳请人家借来抄录。读的多了,写的多了,也会找到一定的创作规律,或诗或文,写起来洋洋洒洒,思如泉涌,大笔一挥,文不加点,恣意纵横,“磨墨直倾东海水,放笔能写青天容”,何其惬意、豪放!

写作有天赋成分,但关键在勤奋。“欲赋生来惊人语,必须真下苦功夫”。经过苦心磨炼,写多了,慢慢就入门了。一旦捅破了写作这层窗户纸,就一点神秘、畏惧感都没有了。

要想写出好文章,还必须有丰厚的生活积累,有对生活的感悟力。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即文章之势,不在于驾驭文字的功夫,而在于为文者的见地、胸怀和气度。鸿鹄一飞,便有千里之志,胸怀大气度,方能写出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的文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语),阅历和对生活的洞察力至关重要。必须心中有大气度、大格局,有境界,有见地,否则,“文字”便是无源之水。正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写作的基础,是人格、内美的修炼。写作功底,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写一手好文章,不但是人生一种重要能力,也会增加一个人的个性魅力,更是文化素养的核心要素。

“行文载道,作字扬光”,爷爷曾经写过十六句人生箴言,那是爷爷对人生深入思考的结果,是对高素质人生品格的概括,不妨抄录如下,供你慢慢体悟——

厚仁者无忧

智深者不惑

大勇者知惧

怀义者得众

慈善者感恩

懂忍者常安

旷达者能容

情躁者有祸

和合者聚财

诚信者致远

自尊者人敬

自胜者必强

勤勉者乐业

知止者少累

性痴者艺良

淡泊者长寿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语)。爷爷为你写的这篇“家训”,在有些人看来,不过就是一番家常话罢了,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其实,爷爷崇尚为文要平实质朴、通俗易懂、观点鲜明,反对卖弄文笔、故作高深,这也是爷爷几十年“修炼”得到的感悟呀!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讲过“文约为美”,“文以辨洁为能”。启功先生有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这正是爷爷努力要达到的境界!

但是,爷爷也不认为给你的“家训”就一点文采没有,行文中我力求文思若平原牧马,散而有束;笔势效高山泻瀑,畅而能达;语言求真水无香,俗而见真,你在阅读时是可以品味到的。至于爷爷的“家训”有些地方写得细琐,甚至有重复,那是因为期望你能在更小的时候读得懂,记得住,如果到你四五十岁才读得懂,就太晚了!当然,如果爷爷把内容“嚼”得太碎,你“吃”得会没滋味,因此,爷爷在篇章中也故意留一些“深奥”的地方,供你慢慢体悟。阔阔,你理解爷爷的苦心吗?

文章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文字是否优美,更应强调通过文字让读者感受得到那“力透纸背”的浓烈情感和畅达的思绪,能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古人云“书出于无意乃佳”,放下“刻意为文”的架子,如平时说话一般娓娓道来,“天然去雕饰”,这是写作入门的“诀窍”啊!

阔阔长大学习写作文,可以借鉴爷爷的经验。

第三,要有一个好口才。谈话可以使人机敏。你看战国时期的苏秦,凭一副好口才,在各国之间游刃有余,曾挂六国相印。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触龙说赵太后、诸葛亮舌战群儒、张松反难杨修、风流才子纪晓岚等故事,举不胜举,都是凭一副好口才而名垂千古。口才,口才,张口就要表现出自己的才干才行。

天生口齿伶俐,还要言之有物,有见地、有思想、有创意,出语不凡。特别是在紧要情况下的语言应变能力,更能彰显人格魅力。爷爷从博客中为你收藏逾千篇的好文章,其中有周恩来总理在国际交往时表现非凡口才的故事,孙孙不可不看。

如果口若悬河,却空洞无物,甚至粗俗、丑陋,谬误百出,则还不如没口才的人了。好口才,可以让人羡慕,增添人的交际魅力,提升人的品格。朋友聚会,难免叙旧,你会发现,很快那个口才好的人会成为场面上的焦点人物。如果在会议上讨论什么问题,口才好又有见地的人,很快会得到大家的器重和拥戴。但是,千万不要浅薄地卖弄“口才”,更不要尖酸刻薄,出口伤人。“伤心之语,毒于阴冰”啊!口才,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文化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

第四,要写一手好字。中国的汉字,虽然复杂,却姿态奇逸,流美生辉。信笔写来,挽横引纵,缓按急挑,奔则惊雷激电,顿则悬流注壑,似奇反正,若断还连,左牵右绕,漪澜成文,或俊朗飘逸,或端庄秀美,或刚健遒劲,或朴拙浑厚,“形立而势奔,意足而奇溢”,可谓字里生金,行间玉润,波澜推荡,各得玄妙,实乃真正的艺术品。

会写字的人多,但技法易得,笔理难求,要写好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字是人的“第二仪表”,人群中一出手,字写得漂亮,立即会让大家羡慕。字写得如何,其实反映着人格内美的修炼程度。披封睹迹,字如其人。南怀瑾在《书议》中说:“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字,览之即了然。”即书法既有本身的力量和神采,又蕴含着治书者的丰富感情和深厚的人生积淀。古人云“心正则笔正”,字写得潇洒、大气、雄浑、舒展,人的性格也一定豪放、仗义,字写得怪里怪气、抠抠搜搜,人的性格往往怪僻,难以相处。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书之相,旋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即讲书法与人的秉性、心情是相通的。可见,写字与修身是相伴终身的一种历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想写好字,必须在师承前人遗泽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会有新建树。爷爷不是书家,不得技法之要,不敢妄论,有待孙孙长大向大师请教。

让爷爷担心的是,计算机的应用,让许许多多孩子不会写汉字,许多大学生的字像一二年级小学生写的。中国人写不好中国字,实在遗憾。

有时,写字也是一种天赋,字好坏不在书念得多少。在咱家,你上四代老人,字都可以。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爷爷每年春节都要给乡邻写春联,我则在旁边帮着磨墨。你太爷八十多岁时,还每天练习默写唐诗,我特意给你留下许多篇,让你长大后看。你爸爸的字也很好,他小学时字写得非常工整匀称,有发展潜力,可惜没坚持。从基因上看,阔阔你会有写字的天赋,但是,“文经百读初明意,字历千书始见功”,还必须肯下苦功夫,才会有一笔好字。

第五,要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学会一两样琴棋书画的技能。艺术是精神、智慧的结晶,艺术有助于人的内在心灵的成长和发展。艺术素养也是人际交往的名片。群体活动时,有的人十分活跃,或演奏乐器,或表演歌舞,或临场作画,或现场书法献技,多才多艺,这自然会赢得大家的喜爱。而从享受人生的角度看,这样的人也生活得十分快乐。

“情灵自高远,浮物任飞沉”,“堂前花满树,砚中墨盈香”,“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何其畅达、雅致!

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曾说过:“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一个人如果具有高雅而富有创造性意义的个人情趣,他的天赋就会得到激发,他的生活就会丰富多彩,就会摆脱平日乏味的困扰,就会给身心带来舒适和愉悦,就会有机会欣赏和创造美,就会陶冶自己高尚的情操,提升自己的精神品位,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平等,都喜欢音乐,他们是把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孙孙从小对音乐就很敏感,大人没有特意教就会跟着电视唱歌。你两三岁时,常常自己信口哼出旋律,竟然很像那么回事。爷爷希望孙孙能在音乐方面有自己的爱好。

爷爷当主抓业务的文化馆馆长时,经常要审阅刊物小样,审看美术展览作品,研究文艺节目,欣赏歌舞演出。为了更好地具备鉴赏品评能力,爷爷读《文心雕龙》,读《诗品》,读《美术史》、《美学》、《戏剧史》,专业论文等理论文章,这对提高爷爷的综合鉴赏能力十分有益,也为后来从事各项工作、享受文艺精品,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文艺美术等活动,结交了一些书画界、文艺界的朋友,不仅扩展了人脉,更有利于从这些真正的文化人身上得到艺术熏陶。

阔阔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不仅自己能钟情艺术,还要结交一些有品位的文化界的朋友,正所谓“近朱者赤”,你会从他们身上体悟到很多在别处体悟不到的东西。

第六,在交际、礼仪、行为居所等方面,也时时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举个简单的例子:请朋友吃饭时,约好时间地点,主人应提前到达,在门前迎候。有新朋友光临,应主动趋前握手,自我介绍,表示欢迎。入宴应让客人先行,入座应让客人中的长辈先入座。应先给主宾斟酒,主宾不动筷子、不举杯,自己不要自行先吃。别人讲话时要停筷子,看着对方的眼睛,表示认真聆听,自己不随意打断,自己必要插话后,表示致歉。凡此等等,看似极平常的举止,却反映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比如一个人办公室或家里,应当布置得高雅、有书卷气,画轴、书柜、兰竹、古董,均不可缺。“食可以无肉,居不可无竹。”环境的格调,也反映着主人的兴趣、爱好和欣赏品位。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就向往有个自己的书房,然而为生计奔波,日子拮据,直到五十多岁,才有了自己的一块天地。躲在一隅,展开书卷,醉心大千世界,神驰古今中外,探精索微,物我皆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惬意。“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而自己的文化素养,正是在这种时候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强化和提升。

爷爷没有什么浮财可以留给你,那些书,那个书房,就算爷爷留给你的遗产吧。思无定契,理有恒存。希望你能珍惜这些书,并不断充实它,继承爷爷“喜欢读书”的品质。

未出土时先有节 已凌云处仍虚心

年轻人爱美,无可厚非。但是,爷爷不喜欢在衣着上追求奢华,以得体整洁为好。不喜欢浓妆艳抹、珠光宝气,提倡“里”仁为美(指心灵美),以恬淡为宜。一个人最大的资本是教养,如果缺乏教养,则无论他怎么打扮,也不能掩饰其本质上的丑陋。“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真正有思想的人,绝不会刻意追求外表的粉饰。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包装”决定的,关键看有没有内涵,有没有“文化”。得体的举止,爽朗的笑声,洋溢着快乐的面孔,自信与从容,是一个人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体现。

社会上有多少人挖空心思,极尽打扮之能事,却胸无点墨,言语粗俗,举止猥琐,岂不滑稽?

一个空面袋子,是无法挺立起来的,只有装满了粮食,才会丰满、厚重且挺直。人也一样,没有知识,就是一个“立不住的空袋子”,只有装满知识,才会成为一个站得起、立得直的人。

以上啰唆的这些,过二十年、三十年,或许有的会不合时宜,但是,无论社会怎样变迁,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是一个人深厚的知识积淀、长期的约束养成、综合素质的自然表现所形成的特殊气质;是以思想深刻、知识广博、心灵纯净、胸怀豁达、技艺创新为前提的。

希望孙孙能了解并重视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青少年开始,为一生高品位的生活、为一生高素质的养成,作出努力。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