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呻吟语录
释义

呻吟语录

  • 诚信名言
  • 交友名言
  • 节俭名言
  • 诫子名言
  • 尊师名言
  • 重教名言
  • 劝学名言
  • 学问名言
  • 励志名言
  • 品德节操
  • ·争利起于人各有欲,争言起于人各有见。惟君子以淡泊自处,以知能让人,胸中有无限快活处。
  • ·强恕是最拙底学问,“三近”人皆可行,下此无工夫矣。
  • ·福莫大于无祸,祸莫大于求福。
  • ·丧服之制,以缘人情,亦以立世教,故有引而致之者,有推而远之者,要不出恩义二字,而不可晓
  • ·即做人在世间,便要劲爽爽立铮铮底,若如春蚓秋蛇,风花雨絮,一生靠人作骨,恰似世上多了
  • ·官贵精不贵多,权贵一不贵分。大都之内,法令不行,则官多权分之故也,故万事俱弛。
  • ·在上者能使人忘其尊而亲之,可谓盛德也已。
  • ·要得富贵福泽,天主张,由不得我;要做贤人君子,我主张,由不得天。
  • ·世之人,闻称人之善辄有妒心,闻称人之恶辄有喜心,此天理忘而人欲肆者也。孔子所恶,恶称
  • ·义袭取不得。
  • ·形生于气,气化没有底,天地定然没有。天地没有底,万物定然没有。
  • ·人心是个猖狂自在之物,陨身败家之贼,如何纵容得他?
  • ·人欲之动,初念最炽,须要迟迟,就做便差了。天理之动,初念最勇,须要就做,迟迟便歇了。
  • ·但持铁石同坚志,即有金钢不坏身。
  • ·无厌之欲,乱之所自生也;不平之气,乱之所由成也。皆有国者之所惧也。
  • ·汉以来儒者一件大病痛,只是是古非今。今人见识、作为不如古人,此其大都。至于风会所宜
  • ·终有归来日,不知到几时。
  • ·某居官厌无情者之多言,每裁抑之。盖无厌之欲,非分之求,若以温颜接之,彼恳乞无已,烦琐
  • ·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 ·君子知其可知,不知其不可知。不知其可知则愚,知其不可知则凿。
  • ·习威仪容止,甚不打紧,必须是瑟僴中发出来,才是盛德光辉。那个不严厉,不放肆?庄重不为
  • ·汉、唐而下,议论驳而至理杂,吾师宋儒。宋儒求以明道而多穿凿附会之谈,失平正通达之旨,
  • ·御众之道,赏罚其小者,赏罚小,则大者劝惩。甚者,赏罚甚者,费省而人不惊。明者,人所共知
  • ·振则须起风雷之益,惩则须奋刚健之乾,不如是,海内大可忧矣。
  • ·用人之道,贵当其才;理财之道,贵去其蠹。人君以识深虑远者谋社稷,以老成持重者养国脉,
  • ·不远之复,不若未行之审也。
  • ·盈天地间只靠二种人为命,曰农夫、织妇。却又没人重他,是自戕其命也。
  • ·气运怕盈,故天下之势不可使之盈。既盈之势,便当使之损。是故不测之祸、一朝之忿,非目
  • ·圣人垂世则为持衡之言,救世则有偏重之言。持衡之言,达之天下万世者也,可以示极。偏重
  • ·鬼神无声无臭,而有声有臭者乃无声无臭之散殊也。故先王以声臭为感格鬼神之妙机。周人
  • ·誉既汝归,毁将安辞?利既汝归,害将安辞?功既汝归,罪将安辞?
  • ·世间无一物可恋,只是既生在此中,不得不相与耳。不宜着情,着情便生无限爱欲,便招无限烦
  • ·窗间一纸,能障拔木之风;胸前一瓠,不溺拍天之浪。其所托者然也。
  • ·柳炭松弱无力,见火即尽。榆炭稍强,火稍烈。桑炭强,山栗炭更强。皆逼人而耐久。木死成
  • ·先天,理而已矣;后天,气而已矣;天下,势而已矣;人情,利而已矣。理一而气、势、利三,
  • ·当多事之秋,用无才之君子,不如用有才之小人。
  • ·“予欲无言”,非雅言也,言之所不能显者也。“吾无隐尔”,非文辞也,性与天道也。说便说
  • ·目中有花,则视万物皆妄见也;耳中有声,则听万物皆妄闻也;心中有物,则处万物皆妄意也
  • ·俗气入膏肓,扁鹊不能治。为人胸中无分毫道理,而庸调卑职、虚文滥套认之极真,而执之甚
  • ·一人覆屋以瓦,一人覆屋以茅,谓覆瓦者曰:“子之费十倍予,然而蔽风雨一也。”覆瓦者曰:
  • ·咏舆夫一联:倒垂背上珍珠树,高起肩头玛瑙峰。
  • ·此心要常适,虽是忧勤惕厉中,困穷抑郁际,也要有这般胸次。
  • ·象箸夹冰丸,须要夹得起。
  • ·稳桌脚者,于平处着力,益甚其不平。不平有二:有两隅不平,有一隅不平,于不少处着力,必致
  • ·劝学者歆之以名利,劝善者歆之以福祥,哀哉!
  • ·知是一双眼,行是一双脚。不知而行,前有渊谷而不见,傍有狼虎而不闻,如中州之人适燕而南
  • ·明者料人之所避,而狡者避人之所料,以是相与,是贼本真而长奸伪也。是以君子宁犯人之疑,
  • ·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
  • ·圣人学问只是人定胜天。
  • ·三氏传心要法,总之不离一“静”字,下手处皆是制欲,归宿处都是无欲,是则同。
  • ·夫民怀敢怒之心,畏不敢犯之法,以待可乘之衅,众心已离而上之人且恣其虐以甚之,此桀、纣
  • ·听言不爽,非圣人不能。根以有成之心,蜚以近似之语,加之以不避嫌之事,当仓卒无及之际,
  • ·“尧舜事功,孔孟学术”,此八字是君子终身急务。或问:尧舜事功,孔孟学术,何处下手?曰:
  • ·外勍敌五:声色、货利、名位、患难、晏安。内勍敌五:恶怒、喜好、牵缠、褊急、积惯。士
  • ·圣人是物来顺应,众人也是物来顺应。圣人之顺应也,从廓然大公来,故言之应人如响,而吻合
  • ·君子小人调停,则势不两立,毕竟是君子易退,小人难除。若攻之太惨,处之太激,是谓土障狂
  • ·任彼薄恶,而吾以厚道敦之,则薄恶者必愧感,而情好愈笃。若因其薄恶也而亦以薄恶报之,则
  • ·学者大病痛只是器度小。
  • ·三军要他轻生,万姓要他重生。不轻生不能戡乱,不重生易于为乱。
  • ·平生不作圆软态,此是丈夫。能软而不失刚方之气,此是大丈夫,圣贤之所以分也。
  •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满六合是运恻隐之心处。君子于六合飞潜动植、纤细毫末之物,见其得所
  • ·恶言如鸱枭之叫,闲言如燕雀之喧,正言如狻猊之吼,仁言如鸾凤之鸣。以此思之,言可弗慎与!
  • ·阳道生,阴道养,故向阳者先发,向阴者后枯。
  • ·尧、舜、周、孔之道只是傍人情、依物理,拈出个天然自有之中行将去,不惊人,不苦人,所以
  • ·敬对肆而言,敬是一步一步收敛向内,收敛至无内处,发出来自然畅四肢,发事业,弥漫六合。
  • ·为政以徇私、弭谤、违道、干誉为第一耻,为人上者自有应行道理,合则行,不合则去。若委
  • ·吏治不但错枉,去慵懦无用之人,清仕路之最急者。长厚者误国蠹民以相培植,奈何?
  • ·凡战之道,贪生者死,忘死者生,狃胜者败,耻败者胜。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 ·人有畏更衣之寒而忍一岁之冻,惧一针之痛而甘必死之疡者。一劳永逸,可与有识者道。
  • ·有国家者要知真正祥瑞,真正祥瑞者,致祥瑞之根本也。民安物阜,四海清宁,和气熏蒸而祥瑞
  • ·圣贤养得天所赋之理完,仙家养得天所赋之气完,然出阳脱壳,仙家未尝不死,特留得此气常存
  • ·身要严重,意要安定,色要温雅,气要和平,语要简切,心要慈祥,志要果毅,机要缜密。
  • ·诗家无拘鄙之气,然令人放旷;词家无暴戾之气,然令人淫靡。道学自有泰而不骄、乐而不淫
  • ·言语者,圣人之糟粕也。圣人不可言之妙,非言语所能形容。汉宋以来解经诸儒,泥文拘字,破
  • ·任侠气质皆贤者也,使入圣贤绳墨,皆光明俊伟之人。世教不明,纪法陵替,使此辈成此等气习
  • ·所贵乎刚者,贵其能胜己也,非以其能胜人也。子路不胜其好勇之私,是为勇字所伏,终不成个
  •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使我有此事也,彼虽不言,必有言之者。我闻而改之,是又
  • ·福莫美于安常,祸莫危于盛满。天地间万物万事,未有盛满而不衰者也。而盛满各有分量,惟
  • ·论理要精详,论事要剀切,论人须带二三分浑厚。若切中人情,人必难堪,故君子不尽人之情,
2074条 上一页 1..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2: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