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娘,明代戏曲家吴炳的剧作《情邮记》中的女主人公之一。
王慧娘是扬州通判王仁的女儿,像一般书香门第的女孩子一样,才貌双全,常常喜欢吟诗作赋。谁知平地里飞来横祸,权奸阿乃颜派人到扬州选妾,听说王仁的女儿有闭月羞花之貌,便逼着王仁献出女儿。王仁是个无能的文职小官,面对强暴,不敢起而反抗,权以王慧娘的贴身侍女贾紫箫代替女儿,以躲避厄运。贾紫箫聪慧异常,和王慧娘相依为命,两人亲如姐妹。王慧娘闻此消息,整日双眉紧蹙,郁郁寡欢,泪流不止。贾紫箫临行之时,慧娘拔下自己头上的一枝玉簪赠送给她。阿乃颜知道王仁将女儿送给自己为妾,立刻提升王仁为长芦转运使。虽然王家全家贺喜升迁,但慧娘心中却惦念着贾紫箫的苦难。
王仁携家眷赴任途经黄河驿站歇息,王慧娘独自到后院散步,见空庭一片,乱柳中声声鸣蝉,觉得十分凄切,满目冷清。来到驿亭上,见壁上有人题了首诗,笔迹墨气淋漓,笔势遒劲,敬佩不已,认为如此手笔,必定是个风流才子,心上已是喜欢上了这个人。她对诗人怀才不遇,飘泊他乡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同情,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恰和题诗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由得流下泪来。又想到这样一位风流才子,必定是仪容潇洒,为他还没有缔结良缘感到深深的惋惜,也许自己才是个有情人,就要和他的诗。这时又想起了贾紫箫,如果她们姐妹俩同在,共同和诗题于壁上,也可成为一段佳话。她题了一半,父母来催她上路,只得扔笔作罢。慧娘到了长芦后,念念不忘题诗之人, “我心中十分爱慕”,不由得叹息道: “咳,不知是你才多,还是我情多哩。”她越想越爱,甚至有点耐忍不住了,春情荡漾,春思迷乱: “多才尽诉出自豪情态,叫不出个人儿怜爱”。又懊恼自己和诗只和了一半,怕自己的诗与才子的诗一半相连一半断,会结下断头姻缘。此时已是深秋时候,但慧娘心中想着情郎,眼中望去,尽是春意。闲居无人时,她又想起了过去相伴自己的贾紫箫,拿出旧日贾紫箫的针线和诗笺,宛如面对亲人,反复把玩,泪如泉涌。
贾紫箫嫁给刘乾初后,一起来投奔王仁,谁知王仁为了避嫌,不认他俩,慧娘知道此事,十分同情紫箫的遭际,和母亲一起资助紫箫夫妇金银。慧娘在梦中见枢密院使阿乃颜又来逼娶她,紫箫与她争夺夫人的头衔。一会又梦见在黄河驿站里,她正在和诗,紫箫也来执笔和诗,两人为争刘乾初而争吵扭打起来。这似乎预兆着自己和紫箫的友谊从此断绝,十分悲哀,又想到紫箫现在嫁的丈夫是个秀才,比在枢府做小强得多了,心上不免又有一丝欣慰。
变幻无常的世事对她这个女孩子来说是太残酷了。不久,阿乃颜失势倒台,王仁被诬为同党,被逮至淮扬路衙门问罪。王仁将妻、女寄住在黄河驿站赵爱轩处。王慧娘又来到后院的驿亭上,见有人补和了她的半首诗,觉得口气笔迹都像紫箫,盼望自己再能与紫箫团聚。自己又另和一首诗,题在壁上,抒发自己愁苦孤寂的情怀。赵爱轩看到她题的诗,知道正是新任淮扬路参知刘乾初所一心寻找的女子,告诉了刘乾初和慧娘的母亲,为了救出父亲,也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慧娘听从了母亲的劝说,冒充赵爱轩侄女,去与刘乾初私会。在月夜里,两人互叙衷情,共拜天地。当慧娘乘轿来到刘乾初家时,紫箫在家门口迎接她,二人相认,紫箫一定要把正室夫人让给她,二人一番争执,慧娘才接受下来。这时,合家团聚,幸福异常。
晚明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滋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在思想上、文化上要求表现其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想。这样,追求个性解放、崇尚人的自然的爱欲成了时代的风气。尤其是当时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如李卓吾等,提出人人去抒发“真心”,做“真人”,而抨击虚伪的理学。在戏曲创作上,就出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以真挚的爱情和“人欲”来鞭挞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杜丽娘、柳梦梅成为无数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问题上挣脱旧传统观念羁绊的榜样。汤显祖的巨大影响,形成了继承这种“情之至”的“玉茗堂派”。吴炳正是“玉茗堂派”戏曲作家中得汤显祖真谛的一人。他的《情邮记》也正是把讴歌真挚的爱情作为创作的主旨。剧中的王慧娘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像王慧娘这种出身于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自然有她的弱点,比如她很看重正室夫人的名位。但是,王慧娘身上却有许多感人的优点,如对侍女情同手足,尤其是她对爱情的热烈向往。自从《牡丹亭》塑造了有情有欲的杜丽娘这一艺术形象以来,大量的戏曲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在效法杜丽娘。杜丽娘是通过做梦来表现她的欲望的,而王慧娘却是通过自己的言语,直接说出了对人的自然的欲望的向往,这是更为大胆的思想。从艺术上说,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