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朱淑真
朱淑真
春 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①。伫立伤神。无奈春寒著摸人②。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③。剔尽寒灯梦不成④。
注释 ①倡:同“唱”。②著摸:宋人俗语,《诗词曲语辞汇释》:“‘著莫’(同著摸),犹云撩惹或沾惹也。”③相仍:相随。④剔:挑,拨。
鉴赏 朱淑真与丈夫情趣不和,毫无感情可言,婚后郁郁寡欢,故她在《愁怀》中发出“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的怨恨,在《黄花》中她更是以悲愤之语,发出决断之声:“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后朱淑真毅然与丈夫决断,从此长期独居母家,过着孤寂的生活。本篇即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独倚梅花看月明图 谢之光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两句,连用五个“独”字,笔调凝重,充分渲染出她的万般孤寂。“独”字贯穿在她全部生活中,行、坐、唱、酬、卧,每时每刻,举手投足,都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句易让人联想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但是李清照还与赵明诚志同道合,琴瑟和睦,丈夫虽已长逝,但是她的心底毕竟留有美好的追忆与回味,而朱淑真能有什么? 只有愁怨。她选择了“独”居生活,是她对婚姻不满的表现,也是对一己人格的恪守,更是对无情命运的抗拒,在这一点上,她是勇敢的,难能可贵的。
“伫立伤神”句,紧承上句而来,空伫立,满心都是凄离,眼前的一切都令她黯然神伤。“无奈春寒著摸人”一句,写出了女词人对季节的敏感。“春寒”二字,紧扣题目“春”字而来,原来,春色尚早,还有寒意。“著摸”一词,在宋人诗词中屡见不鲜,犹言“撩拨”“沾惹”,如孔平仲《怀蓬莱阁》诗“深林鸟语流连客,野径花香着莫人”,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诗“无那春愁着莫人,风颠雨急更黄昏”,“着莫”即“著摸”,朱淑真词与杨万里诗取意相同,都是春愁煞人。春寒爱撩惹春愁,寡居的李清照也曾感到“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声声慢》),而对于失去爱情幸福的朱淑真体会更深,“春寒”既代表了时间的蔓延,又与心灵的寒冷合拍,二者结合使愁怨又加深了一层。
下阕进一步抒写女词人的苦闷。“此情谁见”四字,摄人心魄,词人的满心伤感呼之欲出,“谁见”犹言“无人见”,所有的哀愁只能独自承担,这又与开篇的“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相照应。女主人公由伫立到伤神进而涕泣涟涟,“泪洗残妆无一半”便是她的以泪洗面之态,她所有的哀伤终于喷薄而出,凄凉缠绵,但哭过呢? 什么也不能改变。况且还有“愁病相仍”,因愁而病,因病添愁,愁病相因,纠结不断。
挥之不去的情伤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摆脱自是不能,而结尾处更是心酸之笔,“剔尽寒灯梦不成”,现在竟然连好梦都难做,她再无解脱可言,“剔尽寒灯”的着眼点不在“剔”而在“尽”,显然是彻夜不眠。对于孤单愁病中的女子,虽仅写了这一夜的痛苦,其他的日子已无须多言,全词在凄惨中收笔,带给人深深的心灵冲击。
全词语言流转,格调悲怆,篇幅虽短,悲情却深,作者以精当的笔力将一位婚姻不幸的女子的愁病生活刻画出来,比男性作家的代言体更真切可感,细腻幽婉,能移人情。(张雅莉)
集评 清·王士禛:“尝读耶律文正诗‘花落馀香著摸人’,盖本朱淑真词‘无奈春寒著摸人’语。适读宋彭器资汝砺《鄱阳集》有《湖湘道中见梅花》绝句云:‘滴叶花开妙入神,酥盘忆看北堂春。潇湘此日堪肠断,随处幽香著摸人。’乃前此矣。”(《带经堂诗话》卷一五)
清·吴衡照:“朱淑真词‘无奈春寒著摸人’,‘著摸’二字,孔平仲、彭汝砺诗皆用之。”(《莲子居词话》卷四)
链接 宋代规定夫妻义绝必须离婚。宋制,夫或妻若有义绝行为,则必须离婚。《宋刑统》具体规定,凡丈夫殴打妻之祖父母、父母,及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或夫妻双方之上述亲属自相残杀,及妻殴骂夫之祖父母或杀伤夫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姊妹,妻与夫之五服以内亲属通奸,夫与妻母通奸,妻欲谋害丈夫,都是义绝行为。一旦发生了上述行为之任何一项,即表示恩断义绝,双方必须离婚。违者处徒刑一年,并由国家强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