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两晋诗歌·潘岳·悼亡诗》鉴赏
释义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两晋诗歌·潘岳·悼亡诗》鉴赏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两晋诗歌·潘岳·悼亡诗》鉴赏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怳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庻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潘岳的《悼亡诗》有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全诗五言二十六句。对于这首诗主要写什么?一般都取清人何焯《义门读书记》中的说法,即:“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就是说,它是记叙“亡妻已葬,服丧周年后自己将要赴任的情景。”建国后各注家一直依旧说释诗,甚至若干国学大家也欣然照用,并无异议。乃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有人在《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中提出不同看法。作者陈志明认为何焯之说有误,在于:①未对三首悼亡诗逐一加以考察,谁料只有第三首才是写于丧妻一周年之际,其余二首均作于周年之前。就是说,第一首作于妻亡翌年之初春,第二首作于同年初秋,第三首作于初冬。②不明“三月而葬”的古制,即“死三日而殡,三月而葬”(《仪礼》卷四十三)。③误解了第一首诗的前两句的诗意。诗人本意不是以此说明服丧已届周年,而只是说到天气冷暖的变化,是一种泛指,而非实指。④所谓“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这是何氏臆断。不仅潘岳本人的一、二首悼亡诗,就是“丧而赋诗”,而且后世以悼亡闻名的唐代诗人元稹就有过不少“丧而赋诗”。

我认为所说有理有据,实胜于旧说,至少可以“聊备一格”,足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以下姑且按新说讲解此诗。

全诗大体有二层意思:前八句为第一层,主要写葬妻后返家途中的思绪和盘算;后十八句为第二层,即写回到家中后的感受,徘徊空房,触物兴叹,特别是觉得丧妻后孤身一人的无尽哀伤。也有的将最后十句,另析为第三层,即借物为喻,更见孤单可哀,但欲学庄周自我解脱。

鉴于此诗疑难字词较多,特先选其主要者详释于后——

荏苒(rěnrǎn忍染)——展转之间,说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谢,代谢,相互交替。

之子——那人,此指亡妻。之,指示代词。诗人之妻杨氏去世是在上年,即晋惠帝元康八年(298)初冬。翌年初春,诗人写了这第一首悼亡诗;至初冬即亡妻周年时,又写了第三首诗。其诗有云:“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重壤永幽隔——“重壤”,犹言厚土;“幽隔”,幽,深也;幽隔,指亡妻已葬入深土,被永远地阻隔在深土之下。

私怀谁克从——“私怀”,即私愿,自己为念亡妻而不出仕的心愿;“谁克从”,谁能达到呢?

僶俛(mǐnmiǎn敏免)恭朝命——“僶俛,努力,即黾勉;“恭朝命”,恭敬地对待朝廷命令。

回心反初役——“回心”,转想;“反初役”,回到原来为官之任所。“反”,为“返”的借字。

帏屏无仿佛——“帏”,帐幔;“屏”,屏风;“仿佛”,即髣髴,相似而不真实的形影。此处引用了汉武帝见已死的李夫人之典实。据《汉书·外戚传》载,大意说:爱妾李夫人死后,方士曾经招来她的魂魄到宫中,武帝居帐中遥见其女如李夫人状,但不得就视。这里引此典,是说我这里屏帐之间,连一个仿佛之影也看不到。

回惶忡惊惕——“回惶”,一作“回遑”或“周遑”,惶恐不安;忡,忧愁;“惊惕”,惊惧,心情不宁。这里写自己复杂的心理。

比目中路析——“比目”,指比目鱼。此种鱼,两目长在一边。全长在右边的叫“鲽”,全长在左边的叫“鲆”。据《尔雅》释:“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这是说,它们务必一左一右比目双行。这诗是借喻夫妻常在一起。“析”,分开。

霤(lià六)——从屋檐流下的水称“霤”。

庄缶(fǎu否)犹可击——“庄”,庄周;“缶”,瓦器,古时用作打击乐器。此处用《庄子·至乐》中的典事。说庄子妻子死后,他不但不哭,反而敲盆而歌。前往吊唁的惠施,觉得太过份了。庄子解释说:我原来也很悲伤,后来想到,人之生死也不过如四季循环的自然变化,又何必悲伤呢?此诗结尾是说,沉忧累积,日夕难忘,因而希望自己也能像庄子那样达观自我解脱。

下边是此诗的语译(用郑孟彤等的译诗,略作润色)——

冬去春来不觉相交替,寒冷暑热节候忽变易。

我那人儿辞世归黄泉,几层黄土生死永分隔。

为亡妻不离家事难成,如滞留家中可又何益?

朝廷命令当勉力奉行,应收住悲痛再去服役。

一望宅第想起那亲人,入室更浮现平素经历。

帐幔屏风空不见影形,笔墨文字倒还有遗迹。

妆台上香气也未全消,用过的衣物仍挂在壁。

恍惚感到你依然活灵,惶恐不安忧心反惊惕。

象那归飞林中的鸟儿,双栖双宿一朝剩单只;

又如河中漫游比目鱼,半途不幸冲散忽离析。

春风沿着缝隙徐徐来,清晨屋檐水往下流滴。

就寝休息何能忘了你,沉痛忧伤可日增月积。

但愿哀伤有时能减衰,学学庄周瓦盆放歌击。



* * * *



此诗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而且使泛指吊念死者的“悼亡”,变成为悼念亡妻的特称,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它植根于浓郁的真情实感的土壤之中。
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对于结发妻子的永别,时时怀有深情,处处遇机而动,几乎一年四季都会触景生情,并随时凝成哀怨的悼文吊诗。在初春,妻子刚亡,写下了第一首《悼亡诗》,同时撰了《哀永逝文》;到初秋,又写了第二首《悼亡诗》;乃至初冬,又为妻逝世周年写下了第三首《悼亡诗》。试想,如果没有无限深广的悲情,何能如此一载四赋啊!

第二,善于用浅语叙深情。
有人认为,“诗人悼亡的深情婉转流动于清浅的字句之间,不作层波叠浪却涓涓长流,绵绵不绝。”此为至言也。诗人一反往常为人所垢病的“逞博”、“剪綵”的作法,而以白描手法、清浅诗语和平实章法,来铺叙追昔抚今,来抒发内心深挚情愫,动人心弦,启迪共鸣。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