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颂商颂·那》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猗与那与, 置我鞉鼓。①奏鼓简简, 衎我烈祖。②
汤孙奏假, 绥我思成。③鞉鼓渊渊, 嘒嘒管声。④
既和且平, 依我磬声。⑤於赫汤孙, 穆穆厥声。⑥
庸鼓有斁, 万舞有奕。⑦我有嘉客, 亦不夷怿。⑧
自古在昔, 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 执事有恪。⑨
顾予烝尝, 汤孙之将。⑩
【注释】 ①猗那 (e nuo婀挪):形容乐队美盛的样子。与:通“欤”,美叹词。置:通“植”,竖立。鞉 (tao桃)鼓:一种摇鼓,似今之拨浪鼓。用它表示奏乐开始或终了。 ②鼓:指大鼓。简简:鼓声。衎 (kan看): 欢乐。 烈祖: 光荣的祖先, 指汤。 ③汤孙: 商汤的子孙。 此指宋襄公。 奏: 进。假: 格、致, 祭者致神。绥:赠予。 思: 句中语助词。成:指生长成功的地方。 ④渊渊:鼓声,嘒 (hui会)嘒:吹管的声音。管:用大竹制作成的一种吹奏乐器。 ⑤磬 (qing庆):玉制打击乐器。古乐队以磬声止众乐。 ⑥於 (wu乌):美叹词。赫:显盛的样子。穆穆:美好的样子。厥(jue 绝):其;他的。声:指音乐。 ⑦庸:通“镛”,大钟。有斁(yi 译):即斁斁,形容乐器声音盛大的样子。万舞:舞名。有奕:即奕奕,形容舞蹈场面盛大的样子。 ⑧嘉客:指来助祭的宋的同姓附庸小国(从魏源《诗古微》说)。夷怿:喜悦。夷:通“怡”。 ⑨温恭:温文恭敬的样子。朝夕:早晚。执事:办事人员。指管理祭祀食物的人员。有恪(ke 客):即恪恪,恭敬的样子。 ⑩顾:光顾。予:襄公自称。烝尝:都是祭名。冬祭称烝,秋祭称尝。将:奉献。
【译文】 多么盛大多么丰富,堂上竖起那拨浪鼓。敲起大鼓冬冬作响,以此娱乐我的先祖。襄公祭祀祈求神明,赐我顺利开拓疆土。拨浪鼓冬冬敲不停,那竹管声儿响呜呜。曲调谐协声音和平,玉磬一声众乐止住。啊哈显盛的宋襄公,美好乐队感人肺腑。大钟大鼓声音洪亮,万舞场面盛大繁富。我的助祭全都光临,无不欣喜无不欢娱。遥远古代的先祖们,就已定好祭礼盛举。早晚温和而又恭敬,管理祭祀需要诚笃。秋冬致祭请神光临,襄公奉献特表衷曲。
【集评】 清·汪师韩:“诗不以句之多寡论也。然《三百篇》之诗,章八句者为多,外此则十二句而止耳。唐律限以八句,虽体格非古,不可谓非天地自然之节奏也。《风》、《雅》之诗,独《宾之初筵》一诗有多至章十四句者。至若《烈文》、《有瞽》,俱十三句。《执竞》、《载见》,俱十四句。《时迈》、《臣工》,俱十五句。《雍》,十六句。《閟宫》,十七句。《那》、《烈祖》、《玄鸟》,俱二十二句。《良耜》,二十三句。《载芟》,三十一句。句之多者,皆《颂》也。《颂》故以铺张扬厉为体,《孔疏》所谓直言写志,不必殷勤者也。近有作诗话者,谓齐、梁以来乐府,限以八句,不复有咏歌嗟叹之意。夫齐、梁以来乐府,固是不如汉、魏,然其所以不如者,岂八句之谓?且以何尝限以八句哉?未之考耳。”(《诗学纂闻》)
清·姚际恒:“《小序》谓‘祀成汤’,是矣;但不知何人祀。郑氏以为大甲,金燫氏以为武丁,皆揣摩之论。‘磬’,郑氏谓玉磬,未然。磬有玉,有石,古人随用,何以知是玉磬乎?孔氏因以为非石磬,要是佞说。夫乐惟有八音,今分玉、石,不成有九音耶?《集传》曰,‘周以磬为堂上升歌之乐’,尤谬。磬在堂下,玉、石同之,决无玉磬在堂上、石磬在堂下之理。堂上之乐,以笙为主;堂下之乐,以磬为主。故《小雅》谓‘笙、磬同音’,此云 ‘依我磬声’ 也。” ( 《诗经通论》卷十八)
今·程俊英: “这是殷商的后代宋国祭祀商的始祖成汤的乐歌。 关于《商颂》的写作年代,学者意见多不一致。《国语·鲁语》说: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史记·宋世家》说:‘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王国维利用殷商的甲骨文字,证明《商颂》不是商代作品而是春秋时代的宋诗。反对者则列举种种理由,说《商颂》是成于商代的诗。我认为《国语》和《史记》的记载比较可靠。 宋国保存有自己先代颂祖乐歌,这是很可能的;正考父据之改写成颂诗,来祭祀祖先、赞美宋襄公,并到周太师处校对音节、配合乐调。这和屈原据楚民间祭歌而作《九歌》的性质相似。正如《九歌》是战国时代屈原的作品一样,《商颂》的作者应是正考父,它实际上是《宋颂》(《左传》称“宋”或称“商”),是周代宋国的作品。”(《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总案】 这首诗是春秋时期商民族后裔宋国公室祭祀商汤时所用的乐歌。它着力描写的是奏乐舞蹈的情景,主旨在祈求幸福。通过此诗,我们大致可以了解或想象当时祭祀商汤的宏大场面, 以及在乐舞艺术方面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全诗境界盛大,有情有景,颇有气势,并使用了不少祭祀场合的习惯用语, 风格质朴浑厚, 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