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苏轼词《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是一位充满矛盾、苦闷而又竭力挣扎、希望精神解脱的大诗人,这篇《水调歌头》可以充分显示出这一点。《水调歌头》盛誉久载,不只在于它创造了明月、青天、宫阙、玉宇、朱阁、绮户这些净洁而华美的意象,而且更由于词作流溢着一股“剪不断,理还乱”的焦虑、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全词借中秋之夜的月下欢饮和对弟弟子由的思念,展示出灵魂的苦闷与彷徨,清晰而鲜明地呈现出词人心灵觉醒而超越终又回归的轨迹和历程。
词人开篇便把自己置身于茫茫青天之中,一边是寥廓无边,一边是孤独可怜,自然的伟大与人生的渺小在皎洁的月光下映衬得异常鲜明醒目。而一个“问”字,又在巨大与渺小的反差中蕴含了希望和豪放的情怀,寄寓着词人超越自我、与天地造物同一的理想。张若虚江畔见月,曾引发出对人生的遐想(《春江花月夜》)。夜深人静的夜晚,又有李白的举杯“问月”,屈子的昂首苍天而发问(《天问》)。这里,苏轼的问天,不是在追溯月亮的起源,更不是惊叹造化的神奇,而是一种自我觉醒的表现。青天明月的招引使他从混沌麻木中醒来,他再也不匍匐于庸俗社会的怀抱,而要去追求自身的价值,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基础上获得人生的超越。
苏轼从沉睡中清醒过来,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超越意识,但他心灵的负荷毕竟太重,现实对他的羁绊太甚,当他即将飞越之际旋即又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他怀着超越的希望,却拖拉着沉重的步子,在徘徊着,揣测着。他不知道月宫里今晚是什么日子,想乘风飞往月宫,却又怕琼楼玉宇太高,自己经受不住那里的寒冷。苏轼用明月、青天、宫阙、琼楼、玉宇为觉醒的心灵设置出一个无边而澄彻的空间,但他的心灵又不能完全脱离尘世而任意遨游,他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害怕天上的理想境界会比地上的现实更加冷酷无情。于是,从疑惑与苦闷中产生出的强大惯性,很快地把振翅欲飞的心灵又强扭回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跌落在地的苏轼不再去月宫了,在人间对月起舞、弄光戏影,不是一样地欢快自由吗? 这几句,虽寥寥几笔,但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一方面,他用“归”字写出了自己对明月的深深依恋,希望在浩瀚的青天“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另一方面,又用“恐”和“不胜寒”,吐露自己的犹豫和徘徊。最后,用“何似”一转,跳出矛盾,使觉醒而超越的心灵又重返人间。
心灵既不再飞向遥远的天空,就只能望月兴叹。“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夜深了,清冷的月亮开始倾斜,它照遍了华丽的朱红色楼阁,又低低地爬进了雕花的门窗,撩拨得孤独的人儿难于安眠。月圆思亲,词人深盼人间的情意来温暖他孤独的心,然而现实中又时时有着离愁、处处有着别恨,即使在中秋月圆的夜晚,它也还要把亲人们分离在天的一角。于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在埋怨的口吻、反诘的语气中流露出自己强烈的思弟之情。天宫寒冷,人间寂寞,世上的人们究竟应走向何处呢?词人在无可奈何之际只得求助于心灵的自慰: 人生总有悲哀与欢乐、离别与团圆;月亮也常现出阴暗和明朗、圆满和损缺。而人的常聚、月的常圆是自古难全的,那就只希望彼此平安长久,能在千里之遥共赏明月、同寓思念吧!
这首词写了从觉醒、苦闷到回归的情感三部曲,既是苏轼一生历程的缩影,也是整个后期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心灵发展轨迹的概括,同时还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小巧玲珑的样本。正由于此,它才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诚如胡仔所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