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禅诗《夏日谒智远禅师》原文|赏析
释义

禅诗《夏日谒智远禅师》原文|赏析

吾师当几祖,说法云无空。

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

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

斗薮尘埃衣,谒师见真宗。

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

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

孟郊爱写寒意,春寒、秋寒、冬寒在他诗歌中都表现得非常充分,即使是炎热的夏日,在他诗中偶尔也渗透出丝丝寒意。此诗即以拜谒禅师为题,描写禅院幽爽清凉的环境。

前四句写禅师研习佛理,禅心高妙。“吾师”,指智远禅师,加一“吾”字,倍感亲切。“法”,指佛法。“无”,佛教指超出色相之外的虚无境界,禅宗有 “无门关”,以悟 “无”为入禅第一关。“空”,亦佛教基本思想,与 “无”相同,《大乘章义》 卷二:“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空。” 《五灯会元·七佛》迦叶佛偈说:“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说法”句,赞美智远禅师能讲空无之理,悟道很深。“禅心三界外,宴坐天地中。”表现禅师虚寂空无的心境。“禅心”,寂定之心,李颀《题璇公山池》: “片石孤峰窥色相,青池皓月照禅心。”意思相同。“三界”,佛语,佛教把人生死往来的世间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宴”,闲逸。“宴坐”,即静坐。“禅心”二句互为因果。禅师在静坐之中入禅,因入禅而超乎三界之外,心境空寂虚无。正因为他心境虚广,所以才不受俗界干扰,仿佛天地之中别无他物,唯有自己独坐其中,与浩茫的天地浑然一体。

“院静鬼神去,身与草木同。因知护王国,满钵盛毒龙。”此四句由人及景,以言禅表现禅院清静凉爽的环境。“护王”,指护世王。佛教中有护世四天王,《维摩经·方便品》:“护世四王,各治一方,护其所部,使说恶鬼不得侵害也。”“护王国”,即佛界,此代指禅院。“毒龙”,佛教中的凶恶之物。《后汉书·西域传论》:“身热首痛风灾鬼难之域。”注引释法显《游天竺记》: “葱岭冬夏有雪。有毒龙,若犯之,则风雨晦冥,飞砂扬砾,过 (遇) 此难者,万无一全。”王维《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孟郊诗本此,说智远禅师佛性深妙,身如草木,百害不侵,能驱散鬼神、制伏毒龙,使得盛夏的热风酷暑也不能侵扰他。这四句以虚写实,通过赞美佛法的神力,表现禅院超乎凡俗的清凉幽爽,暗含诗人对禅境的向往。

“斗薮尘埃衣,谒师见真宗。何必千万劫,瞬息去樊笼。”从“谒”字着笔,表达自己谒见禅师、领悟真源感受。“斗薮”句,与柳宗元 “净心拂尘服”相同,描写自己谒禅师前的心理准备。以示对佛的崇敬。“真宗”,即真源。“劫”,即劫,佛经称天地由形成到毁灭为一劫,《祖庭事苑》:“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坏空谓之劫。”“千万劫”,极言时间之长。“樊笼”,喻指受束缚、不自由的人世。这四句本自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说,言己拜谒禅师,瞬间悟道,尽释尘累,心静神爽。

“盛夏火为日,一堂十月风。不得为弟子,名姓挂儒宫。”此四句契标题“夏日”,具体描写禅院迥异尘世的清凉境界,为自己不能依身佛门感到遗憾。前三层由禅师的佛性写到禅院的幽寂,再写到自己拜谒禅师,顿悟佛理,由深奥的禅理写到自己的切身体验,将禅境的空无虚广与人世的羁绊烦扰对照起来,用瞬间的超脱淡化漫漫的人生迷途, 从情、理诸方面显示了拜谒禅师给自己心灵带来的无限快慰。诗人以 “不得”二句结束全篇,使快慰之情为一种深深的遗憾所取代,表现了诗人既厌恶现实又执着于现实的矛盾心理。

全诗以言禅为主,但辅之以作者自身的真切感受,使虚空深奥的禅理有所附着,并形成鲜明对照,把禅理、气候、人心诸因素融为一体,语实质朴,感情真挚。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