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传奇编·姚茂良·双忠记(第三十二出死节)
唐天宝年间,明皇宠爱杨贵妃,杨国忠恃亲霸权,安禄山媚上,存谋反之心。官吏争权夺利,边廷军备废弛。真源县令张巡因不参见杨国忠而被迁调,遂归省父母,举家团圆。钦限期满,在母亲、妻子的催促下,他带妾辞家赴任。安禄山叛乱,哥舒翰失潼关,许多郡县相继投降。叛军长驱直入,烧杀抢掠。河南节度使李随下书张巡,以谋良策。张巡招摹精兵将叛军挡在睢阳,保住江淮。这时,唐臣令狐朝投降叛军,形势危急。张巡乃招募南霁云、雷万春等勇将,击溃叛军,夺回雍丘,首战告捷。随后和镇守睢阳的许远结盟,南霁云奉命往临淮借兵,许叔冀一卒不与,又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央求,亦不借,并劝霁云降叛。霁云断手指以明心,愤然而归。李猪儿刺杀安禄山,但睢阳援尽粮绝,张、许死守不殆,壮烈殉国。死后为鬼,阴空助战,击溃叛军。
【菊花新】 (生、外上) 腹内空藏万卷书,一字原来不疗饥。匮乏已多时,怎不见救兵来至?
(南、雷云) 多谢二位主帅,一烹爱妾,一烹家童。我等尽皆含泪,不忍食之。(生云) 诸军连日乏食而忠义不少衰,恨不得割肌以饷,肯惜一妻以坐视诸军饥饿乎? (外云) 一个家僮能值几何,吾何惜哉! (生云) 众人还有什么议论? (南、雷云) 众军皆曰,兵围食尽,不若弃城东走如何。(生云) 睢阳乃江淮之保障,若弃城而去,贼必乘势长驱,是无江淮也。且我等饥羸,走必不远。古者战国诸侯尚相救护,何况密迩军帅乎? 不若且守以待之。(内吹号介) (外云) 想是救兵到了,众军出去看。(南、雷云) 主帅,不济事了,贼人攻进城来了! (外云) 众军不要慌,拼一个死结识他便了。(净扮尹子奇领众贼上介)
【贺圣朝】 (净唱) 平生缚虎降龙,杀人凛凛威风。锦江山都属谈笑中,凭仗我英雄。
睢阳久围,不敢攻入何也? 虑恐张、许二元帅神机妙算,南、雷二将军胆气威风,只得宁奈多时。如今打听得他食尽兵疲,才敢攻入。众人投降便了,若不顺将,交他无绳能自缚,有翅也难飞。(对介) (生云) 你是何人? 辄敢到此? (净云) 我是大将尹子奇,天下驰名,你还不识得我。(生云) 你是个灭绝天理,归附贼徒奸相的小人,谁识得你? (净云) 你不要骂我。你是个读书的人,不闻古人有云:“曲如钩,封公侯; 直如弦,死道边。”我一时间如果曲了些些,今得掌这等大权在这里。你便直,少不得从我曲边过过。(生云) 如今空拳难战,妙策难施,怎生是好?(南,雷云) 俗云巧媳妇做不得没米饭,只是一死罢了,终不然我们肯投降他不成! (净云) 你还嘴强,怕你不死在我手里。
【好事近】 (众唱) 百战总无功,这的是天困英雄。孽胡狂猰,无端肆彼元凶。(净云) 又骂我主人! (众唱) 你忘恩负义,恃兵权一旦把干戈动,致令得国步艰危,全不顾罪恶深重。(净云) 他自深重,与你何干? (众唱) 遭逢、身在五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夷狄教门,也知道君长当承奉。况中国有三代遗风,众军有难,临危抵死相从。
(净云) 我如今不坏你,你若肯降,与你一个大大官做,同享富贵,有何不可。
【太平令】 (众唱) 礼学陶镕,鸾凤宁栖枳棘丛。饶君佞口能撺哄,争奈我心似铁,气如虹。(净唱) 头脑冬烘,可怪拘儒没变通。相逢到此当随众,犹兀自气冲冲。
(净云) 手下把他锁了。(交跪不跪介)
【扑灯蛾】 (众唱) 泼奴莫逞凶,吾心奈惊恐。不愁兵甲利,只因吾道丧穷也。(净云) 众将军顺降了罢。(生唱) 休来哄,便死君难,骨轻毛耸。你虽有区区小勇,怎如我尽忠全节,死也得从容。
(净云) 从容从容,只是喉咙底下有些难过,不肯饶你。(生云) 孔子遇难,慷慨弦歌。(外云) 子路遇难,结缨就戮。这是我儒家气象。(净云) 我闻将军每战必嘴裂口碎,谁想今日至于此地。(生云) 我志吞逆贼,恨我力不及耳。(净云) 把刀来抉其口视其齿,看他还有几个。(丑做看介) 视其齿有四五个。(净云) 好汉,好汉! (外云) 我为君死,你这贼徒乃犬彘也,安能久哉! (净云) 你骂得我好。俗云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得快活且快活,不强似你年纪四十多岁死于非命。
【前腔】 (众唱) 虽非考命终,亦非寿年永,一时死忠义,千载得受用也。无端贼种,那知有君臣礼统。将咱门百般侮弄,笑山鸡作凤,蚯蚓化为龙。
【节节高】 (净唱) 笑你忒愚懞,使强横,将人恶语相讥讽,骂我蚯蚓为龙鸡为凤。兵权百万吾操总,任吾生杀随擒纵。须臾交你赴黄泉,鬼门关上相迎送。
(生云) 南八,男儿死即死,不可为屈节不义。
【前腔】 (众唱) 子今势不容,被牢笼。鸾舆何处寻端拱,望九重红云拥。(生云) 生不能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生不能为陛下全忠勇,死当为厉鬼终强猛。微臣百拜就诛夷,但愿中兴早复皇图巩。
(净云) 把都儿,将三十六人都与我斩首级报来。(丑举群斩介)
【尾声】 (众唱) 惺惺到底成何用,三十六人腥血红,许大功劳一旦空。
一点忠心死不休,江淮从此破咽喉。
孤松挺柏堪为栋,老铁坚钢不作钩。
密迩: 贴近。“曲如钩”四句: 《古诗源·汉诗·顺帝时京都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此用其意。结缨就戮: 喻从容就义,慷慨献身。《左传·哀公十五年》:“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结缨,系好帽带子。
《死节》一出主要写张巡和许远等三十六名将领,在睢阳失守后从容就义的壮烈事迹,是全剧的高潮。剧本在情节发展上采用了复线结构,以描写张巡及其全家的忠心报国为主线,以许远为副线。这两条线索时分时合,层层推进,蓄成“死节”的高潮,鲜明有力地表现了作品“忠君爱国”的主题思想。其后的几出,即 《敛骸》、《阴助》、《寇灭》和 《旌忠》,则是高潮过后的余波,和善恶终有所报的结局。
《双忠记》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剧中的人物与行事,大都有史料可稽,与两 《唐书》等所载多符。张巡 (709—757),唐邓州南阳 (今属河南) 人,开元进士,安史之乱时,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 (今河南杞县),抵抗安禄山叛军。至德二载 (公元757年),移守睢阳 (今河南商丘)。许远 (709—757),唐杭州盐官 (今浙江海宁西南) 人。安禄山叛乱时,被玄宗任命为睢阳太守。二人协守睢阳,坚持数月,最后城内只剩下四百余人。城上守军饿得连拉弓的力气也没有了。但城中将士和百姓被张巡誓死战斗的精神所激励,无一人叛逃。《死节》依据史实落笔,一开始就揭示了“兵围食尽”、“众皆饥羸”的危殆局面。二位主帅已经到了“一烹爱妾,一烹家僮”,让军士充饥的窘境。据乌廷玉 《隋唐史话》 177页载:“在城内鼠雀吃尽后,张巡的妾愿杀身给将士果腹,张巡听其自刎。许远杀了自己的奴婢给士卒充饥。”剧中改为许远烹僮,主要是为了形成文字上的对偶比照。杀妾、烹僮,并非文学虚构,这样凄惨壮烈的罕见情景,足以震撼人心。在这危亡关头,张巡仍一心想到“睢阳乃江淮之保障,若弃城而去,贼必乘势长驱,是无江淮也”,坚持守以待援。这出戏从开头到“净松尹子奇领众贼上介”,可视为高潮前的序幕部分,承上启下交代了有关情况。
第二部分从 【贺圣朝】 到结束,写张巡等三十六人拒降、骂贼、被害的经过。在生与死的最后考验关头,作者主要采用侧面描写、映衬烘托、正反对照等手法,完成了对张巡这个文武兼全、忠勇正义、有气节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同时也描写和讴歌了英雄群体,挞伐诅咒了叛逆群凶。安禄山部将尹子奇是 《死节》中邪恶势力的代表人物,作为攻城的胜利者,可谓得意洋洋了。一上场他就唱道:“平生缚虎降龙,杀人凛凛威风。锦江山都属笑谈中,凭仗我英雄。”而就是他,却久围睢阳而不敢入,“虑恐张许二元帅神机妙算,南雷二将军胆气威风,只得宁奈多时。”此处对张巡等人进行了侧面描写,也照应了第二十四、五出 《遣将》和《飞报》的情节。在这两出戏中,安庆绪道:“父子横行,莫敢当敌。如今大唐名将张巡、许远,协守睢阳,保障江淮。这两人都有操守见识,手下副将南济云,雷万春、姚闇、贾贲都有本事。我想起来,睢阳是咽喉要地,今被他把住那里,不得过去”。“我本待自攻取,争奈此人智通万物,勇冠三军,几番与他厮杀,折了无数军马。俺这里只有尹子奇好本事,着他领军马去与他厮战。”而尹子奇这个“一声大喊震天关,日月星辰顿觉寒”的大将,也说:“睢阳军马好厉害,把俺军马折了大半。若不是我这等好汉,也被他杀了。”后来尹子奇围城时,又被南霁云射瞎了一只眼睛。作品通过反面人物侧写张巡等人的赫赫战功。为后来英雄们被俘后认为“百战总无功,这的是天困英雄”的说法张本。实际上战事失败也的确是客观的原因。
在《死节》中,失败的英雄与胜利的元凶在处境与思想上形成了鲜明对照。英雄们个个从容镇定,抱定“一死罢了”的决心。他们虽已成为披枷带锁的阶下之囚,陷入绝境,但他们的思想却得到了最高的升华; 尹子奇表面上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征服者,但他在精神上却成了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他的人生信条是“曲如钩,封公侯; 直如弦,死道边。”他得意忘形地对张巡说:“我曲了些些,今得掌这等大权在这里。你便直,少不得从我曲边过过”。这活现出一幅见利忘义的卑劣小人嘴脸。他讽刺张巡“头脑冬烘,可怪拘儒没变通”。而张巡却认为这是“尽忠全节”,是“儒家气象”。这又是何等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尹子奇穷凶极恶地侮弄张巡,以刀抉其口,要看他口中还有几个牙齿。因为张巡“每战必嘴裂口碎”。这样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尹子奇的凶残和粗鲁,另一方面也侧面反映了张巡从前为国尽忠竭虑的英雄气概。张巡正气凛然,大骂尹子奇。而尹子奇仅能聊以解嘲的是:“你骂得我好。俗云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得快活且快活,不强似你年纪四十多岁死于非命”。他精神空虚,恼羞成怒,实在软弱无力而又可鄙可笑。他对张巡等只能从肉体上消灭,却无法从精神上征服。但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作者对“兵权百万”、“任吾生杀”的尹子奇进行了辛辣而又含蓄的冷嘲热讽。
在《死节》中,作者是将张巡置于英雄群像之中进行描写的。众英雄对于主要人物张巡,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这样写可使剧情气魄阔大,雄浑有力。众英雄对于叛将的利诱,态度是“饶君佞口能撺哄,争奈我心似铁,气如虹”。他们面对死亡的威胁,认为“一时死忠义,千载也得受用也”。他们讽刺一时得逞的尹子奇“山鸡作凤,蚯蚓化为龙。”临刑前,张巡高叫:“南八,男儿死即死,不可为屈节不义”。在张巡高亢悲愤的 【前腔】 曲中,戏剧情节发展到最高峰。“生不能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贼”。作品展现出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国殇画面。“首身离兮心不惩。”“子魂魄兮为鬼雄。”英雄们的殉难令人痛惜和遗憾,英雄们的气节将万古留芳。
史载睢阳战役前后延续十月之久,张巡、许远等仅以一万兵力,前后抵抗了二三十万叛军的围攻,大小战斗四百多次,阻挡了叛军南下,保卫了江淮财富,为唐军反攻赢得了时间,对平息安史之乱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唐王朝的忠臣,也是人民的英雄,睢阳人民设立了双忠庙,纪念睢阳战役中死难的烈士。英雄们的事迹是值得讴歌的。吕天成 《曲品》将 《双忠记》列入“能品”,认为“笔能写义烈之刚肠,亦达事情之悲愤”,而 《死节》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堪为全剧代表,“文极稳惬,律亦谐协”,可以算得上是一出“足兴观感”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