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幼学琼林《朝廷》译文赏析
释义

幼学琼林《朝廷》译文赏析

朝廷

【原文】

三皇为皇,五帝为帝[1]。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2]。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3]。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4]。

【注释】

[1]三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一般认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五帝: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一般认为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2]以德行仁:以道德推行仁政。王:王道,讲究以德服人。以力假仁:用武力称雄代替仁义。力,威力,权势。假,借用,代替。霸:霸道,凭借威势压服别人。

[3]天子:古代认为君主代表上天治理人民,是上天的儿子,故称天子。诸侯:古代对中央政权所分封各国国君的统称。

[4]官天下:以天下为公有。家天下:以天下为一家所私有。

【译文】

远古时的三皇通称为“皇”,上古时的五帝通称为“帝”。凭借道德来推行仁政的人被称为王,凭借武力来代替仁义的人被称为霸。天子是天下的主人,诸侯是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的君主。认为天下是公有的,就会把王位传给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认为天下是自家的,因此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解读】

三皇五帝,是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三皇五帝是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故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还是神话传说,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时代距今久远,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为久远,时间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时代则距夏朝不远,在四千多年前。“皇”的原意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原文】

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5]。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6]。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7]。

【注释】

[5]宗藩: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如太子、亲王等。因其拱卫王室,犹如藩篱,所以称为宗藩。

[6]觐: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7]纶音:帝王的诏令旨意。懿:美好,美德。

【译文】

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皇室宗亲的尊称。皇帝即位登基叫做“龙飞”,臣子朝见君主称为“虎拜”。皇帝说的话叫做“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

【解读】

陛下是臣下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为宫殿台阶。据东汉蔡邕《独断》,谓群臣与天子言,因距离远,先呼立陛下。侧近臣与之言,由彼上达。陛下之称,即由此而来。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官家”、“至尊”等。殿下,原指殿阶之下,殿下和陛下是一个意思。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后来成为我国对皇族成员的尊称,次于代表君主的陛下。汉朝开始称呼太子、诸王为殿下,三国开始皇太后、皇后也称殿下。唐代以后,唯太子、皇太后、皇后称“殿下”。

【原文】

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8]。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翼,故曰股肱[9]。龙之种、麟之角,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10]。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11]。

【注释】

[8]椒房:汉代有椒房殿,为皇后居住的地方。枫宸:汉代宫殿中多种枫树。宸,屋宇。莅:到,来。

[9]崇:高。臣邻:指君与臣像邻居那样亲近。辅翼:辅佐,辅助。股肱:大腿和胳膊,均为身体的重要部分。

[10]誉:称扬,赞美。君之储:即储君,已确定为继承皇位的人。国之贰:即国贰,国之副君。太子: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11]爰:于是。立青宫:立为太子。古代太子居住的宫殿称为青宫,又称东宫。玺:印章。

【译文】

椒房是皇后所居住的宫殿,枫宸指君主居住的屋宇。天子的地位崇高尊贵,所以叫做“元首”;近臣辅佐帝王,所以叫做“股肱”。“麟之角”、“龙之种”都是赞誉皇族宗室之语;“君之储”、“国之贰”都是太子的别称。皇帝的儿子做了太子之后居住在青宫;皇帝所用的印章称为玉玺,世称为传国的国宝。

【解读】

椒房殿是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椒房殿亦称椒室。因以椒和泥涂墙壁,取温暖、芳香、多子之义,故名。后亦用为后妃的代称。《汉书·车千秋传》颜师古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值得注意的是椒房殿有两处所在,一在长乐宫,班固《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李善引《三辅黄图》注:“长乐宫有椒房殿。”此殿在汉高帝时为皇后的殿室。另一处在未央宫。《三辅黄图》卷三:“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位于前殿之北。《汉书·董贤传》:“又召贤女弟以为昭仪,位次皇后,更名其舍为椒风,以配椒房云。”颜师古注:“皇后殿称椒房。欲配其名,故云椒风。”

【原文】

宗室之派,演于天潢[12];帝胄之谱,名为玉牒[13]。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14];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15]。

【注释】

[12]宗室:君王或皇帝的宗族。派:分支。演:通“衍”,推演。天潢:皇族,皇帝的后裔。

[13]帝胄:皇帝的后代。玉牒:记载帝王的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宋代,每十年一修。牒,古代的文书、证件。

[14]前星:指代太子。千秋:千年。

[15]嵩岳:嵩山,五岳之中岳。效灵:显灵。公元前110年的春季正月,汉武帝登上嵩山,据说身边的官员和卫兵,都曾听到三次高呼万岁的声音。

【译文】

皇族的支派,可以从“天潢”中推演出来;帝王子孙后代的族谱称为“玉牒”。三星中的前星闪耀光彩,是共同祝愿太子千岁;中岳嵩山山神显灵,曾三呼天子“万岁”。

【解读】

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宫廷文献,皇帝家族之谱册。唐代已有,至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清代玉牒分满、汉两种文本,自顺治十三年(1656)题准,每十年续修一次,以帝系为统,长幼为序,存者朱书,死者墨书。宗室记于黄册,觉罗记于红册。男女分记,各记有宗支、房次、封职、名字、生卒年月日时、母族姓氏、婚嫁时间、配偶姓氏,宗室、觉罗中人口变动情况,按上述项目每年造册送宗人府,以便续修时载入玉牒。自顺治十八年(1661)至清亡后的1921年,在清代共编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两次,共纂修28次。清代玉牒现存1070册,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

【原文】

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16]。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17]。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18];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19]。

【注释】

[16]神器: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大宝:皇帝之位。妃嫔媵嫱:妃,指帝王的妾,或指太子、王侯之妻。嫔、嫱,古代宫中的女官。媵,指随从皇后嫁过来的婢女。娥:女子。

[17]姜后:周宣王的王后。簪:一种首饰。哲:明智。马后:东汉明帝的皇后。练:白绢。鸣:呼吁。仰:敬仰。

[18]唐放勋:即尧,传说中的圣王,号,放勋,因封于唐,也称“唐尧”。昊天:苍天。昊,元气博大的样子。华封之三祝:相传尧游于华地,华地守封疆的人祝他寿、富、多儿子。

[19]汉太子:指汉明帝做太子的时候。覃:深广。少海:渤海,这里泛指大海。乐府:原指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一类诗歌为“乐府”或“乐府诗”。四歌:即《日重光》、《月重轮》、《星重辉》和《海重润》四首乐府歌。

【译文】

“神器”、“大宝”都说的是帝位;妃、嫔、媵、嫱,全是宫里的女子。周宣王时姜皇后摘下头簪等候处罚,世人称颂她为明智的皇后;东汉的马皇后穿着粗布衣服宣扬节俭,人们都敬仰这位贤德的皇妃。唐尧的功德可以与苍天相比,于是化州的守疆人祝福他长寿、富贵、多男儿;汉明帝刘庄当太子的时候,广施恩德,乐人作了四首乐府诗歌赞美他。

【解读】

提起封建时代的后妃、许多人都对她们没有好印象。确实,我国历史上后妃凭借自己的特殊身份,营私结党,扰乱朝纲,甚至祸国殃民的事情,时有发生。然而,也有一些后妃,贤惠有德,深明大义,为清明政治、稳定社会起了积极作用。诗曰:周室姜后,秩秩德音,宣王晏起,待罪脱簪。西周时期,周宣王的皇后姜氏,是齐侯的女儿,生性贤德,平常“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一次,周宣王早晨起来很迟,姜后就脱去了头上的簪子,摘下耳环,在长巷里站着等周宣王办她的罪,差了宫女去对周宣王说:“因为我不好以致使大王失了礼,到朝堂里去迟了,还请大王治我的罪。”周宣王说:“这是我的失德,并不是王后的罪。”从此以后,周宣王对于政事非常勤力去做,上朝上得很早,退朝退得很迟,重修文王、武王遗下的大基业,成了一位中兴的君主。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4: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