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韩非与《韩非子》
释义

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韩非与《韩非子》

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韩非与《韩非子》

韩非(前280?——前233) 出身于战国末期的韩国贵族门第,与李斯同师事荀子。据《史记》记载,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在韩国时,他曾建议韩王变法图强,未被采纳,于是,发愤著书立说,达十余万言。著作传到秦国,深得秦王(即后来的始皇)赞赏,以武力强索韩非入秦,时公元前233年。韩非入秦后,遭李斯、姚贾陷害,当年被迫自杀于狱中。但他的学说和主张,却为秦始皇所采纳。

韩非是“战国末期总结了诸子学说的大思想家”(范文澜语)。他汲取了荀子王霸兼用学说、老子的道家学说,以及东周以来郑国传统法家和名家的学说,构成韩非的“刑名法术之学”,确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政治思想上,他兼采了前期法家商鞅的“法”,韩人申不害的“术”和赵人慎到的“势”等各家学说,建立了自己的以“法治”为主,法、术、势三者结合的一套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他特别强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中央集权主张。这为新兴地主阶级巩固封建政权和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在历史观上,韩非是历史进化论者。他发扬了荀子“法后王”思想,批驳了儒家“法先王”的观点,坚决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看法,要求当权者遵循时代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个历史进化观成为韩非一直反对“礼治”,主张“法治”,进行“变法”的理论根据。这正符合当时新兴阶级要求社会革新的进取精神。

在自然观上,他也继承其师荀子唯物论传统,扬弃老子之“道”的某些唯心因素,而提出“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和当世乃“争于气力”的时代,以及“使民以力得富”的唯物论思想。这是对儒家思孟学派的那种唯心“天命观”的有力批判。

他在扬弃前贤学说中的唯心因素的同时,也吸收并发扬了老子道家学说中的某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对自然作了发展的解释,说:“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后衰者,不可谓常。”他认识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并非永恒不变的。

韩非的著作及其文学特色:司马迁认为他是一个“善著书”的人,在他入秦之前已经写了大量作品,后人为其编成《韩非子》一书,收文章五十五篇,其中绝大部分为他自著,少数几篇(如《初见秦》、《有度》等),可能是后学所补入。

他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大政治思想家,也是一个杰出散文家。文如其人,他的为人“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hē核)少恩。”(《史记·韩非列传》)这反映在文章上,就成了韩文特有风格。这就是:严刻峻峭,周详细致,锋芒犀利,切中要害。正如郭沫若所说“韩文峻峭”,是其最大特色。他在文中推证事理,指陈利害,往往淋漓舒畅,波澜壮阔,洋洋洒洒,下笔数千言。如最长的《五蠹》,竟有七千言;《亡征》一文,把一个国家的“可亡之兆”,一口气列举了四十七项之多。“这和屈子《天问》可以媲美……不愧是一篇奇文”(郭沫若语)。韩文还善于以浅近寓言说明抽象深刻的道理。

他的存世著作《韩非子》,除了清人王先慎的注本外,还有较具参考价值的今人陈奇献校注本《韩非子集释》。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5: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