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源于自然的创作
那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郢都,有位名叫“俞伯牙”的人跟随有名的琴师成连先生学古琴。
俞伯牙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还是理解不深,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缺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过了10天,成连先生都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面对浩瀚的大海,他倾听着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伯牙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突然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这番景象,让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他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于是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不久之后,成连先生终于摇船而返,他听了伯牙演奏得感情真切,便高兴地说:“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
伯牙听完成连先生的话后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但可惜的是,伯牙当时创作出的《高山流水》,听众只觉得琴声美妙,却没人能听出伯牙在音乐中描述的高山流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