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传统文化·汉字汉语·汉语语音
释义

传统文化·汉字汉语·汉语语音

传统文化·汉字汉语·汉语语音

汉语语音的特点是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声调是音节的重要组成成分。

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组成。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bao(保)、pu(普)、mao(毛)、fa(发)中的“b—、p—、m—、f—”都是声母。音节的开头如果没有辅音声母,就是零声母音节,如“an(安)”、“ou(欧)”。声母后面的部分是韵母。最复杂的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组成。韵头和韵腹都是元音,韵尾有的是元音[i]和[u],这时整个音节就是开音节;韵尾有的也可以是辅音如[n]或[η],这时整个音节就是闭音节。韵母中韵腹是不可或缺的,其他部分可以不同时出现。普通话的韵头有[i]、[u]、[y]三个。如果韵母中没有韵头,叫开口呼;有韵头[i]的,叫齐齿呼;有韵头[u]的,叫合口呼;有韵头[y]的,叫撮口呼。此外,汉语中还有一种只由一个可以自成音节的辅音构成的音节,如北京话中的“呒[]”、“嗯[]”。

在传统的音韵学习中,给汉字注音经常用反切的方法,反切用两个字来注一个字的音。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字的韵母和声调,互相拼音就成了被注字的读音。例如“符容切”可以注“逢”的读音。

1918年由当时的教育部颁布的国语注音字母是利用汉字字形制定的一套拼音字母。它仍在台湾省使用,又名“国音字母”。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改名为“注音符号”。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承认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北京话的声母除去零声母,共有21个,参看下表:



* u在l和n以外的声母之后都写成u。

* * uei、iou、uen前边加声母时,分别写成ui、iu、un。

儿化韵是汉语语音中的常见现象。当“儿”音节处于其他音节之后时,往往和前面音节的韵母合并成为儿化韵。如普通话“花儿”由hua'er合并成huar。韵母儿化以后声音有时发生较大的变化。有些本不相同的韵母在儿化之后变成了同音,普通话“(小)罐儿”的guan'er合并后读成“guar”,跟“(小)褂儿”的guar同音。

汉语中还有轻声音节。这种音节读得很轻,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例如普通话“石头”读shi·tou,“跑了”读pao·le(·后的音节就是轻音节)。

还需要指出的是,汉语中两个音节连读时,前一个音节的韵尾往往受后一个音节的声母影响而变音,如“面包”mianbao”在实际的语言中是读“miambao”的音。

汉语的声调有辨义作用,它是整个音节发音时的高低升降的型式。北京话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种型式。如果把音高分成5度,北京话的四声可以分别记为55、35、214、51。下面是北京话声调表:

调类 起讫点 调号 例字

阴平 55

阳平 35

上声 214

去声 51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读时,音节的高低升降往往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连读变调”。例如普通话两个上声字连读时,前一个要变读成阳平,“有井”听起来像“油井”。汉语各方言中连读变调的情况比普通话更复杂。

汉语语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有不少变化。古人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总的来说,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即音节分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组成)从古到今没有改变,而音节的各个组成部分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一般分成五个阶段:①远古时期:指殷商时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②上古时期:周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3世纪);③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公元3世纪~公元10世纪);④近古时期:宋元明清(公元10世纪~20世纪初);⑤现代语音时期:民国以来至现在(1911~现在)。各家分期在起讫点上现在还没能统一,这里的划分只是大致的情况。

殷商时代没有留下来什么韵文材料,只能利用形声字和假借字对殷商语音作有限的推测,所以 一般都阙而不论。一般讨论汉语语音史,都从上古音说起。

研究上古音的声母,起步很晚,因为主要根据只有汉字的谐声偏旁,其次是异文材料等。据现代大多数学者研究,上古声母共有30多个。塞音声母、塞擦音声母都有浊音、不送气清音、送气清音三套。鼻音声母也分清浊两套。上古有无复辅音,如果有,到底有多少,看法很不 一样。主张有复辅音的人,看到不少谐声字与被谐字声母相差相远,如从“各”得声的字有“格”、“客”、“阁”等字,还有“洛”、“路”、“略”等字。他们推测,这些字很可能原来都是由[kl]之类的复辅音演变而来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汉代就不存在复辅音了。

研究上古的韵部和声调,资料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其次是《周易》、《老子》以及其他先秦书籍中的韵语。上占音有30个左右的韵部。同韵部的字是韵腹和韵尾相同,韵头可以不同,所以每个韵部实际上不只包含一个韵母。现在还没有条件研究上古到底有多少个韵母。按照韵尾的不同,上古韵部可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3部,有鼻音韵尾[m]、[n]、[η]的为阳声韵,有清塞音韵尾[p]、[t]、[k]的是入声韵,其余的属于阴声韵。有人认为上古的阴声韵尾还带有浊塞音韵尾,这样,上古汉语就全是闭音节的了。

关于上古音的声调,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古无上去两声(黄侃),有人认为古无去声(段玉裁)。即使认为上古有四声的人,说法也有差别,有人说上古四声可以通押,有人则认为上古四声与后来的四声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属字不同。近年来从事汉藏语系语言研究的学者认为,汉语在远古时期可能并没有声调的分别,后来,由于不同的韵尾辅音脱落或保存才逐渐产生了声调。

中古音一般以《切韵》的语音系统为代表。《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编的一部韵书,原本已佚,现在流传的是宋代的《广韵》。《广韵》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奉敕重修《切韵》而成的,全名为《大宋重修广韵》。所以,现在研究《切韵》音系,一般就以《广韵》为主要依据。《切韵》音系反映的是隋唐时期(公元6~9世纪)的语音;可能以洛阳方言为基础,兼有南北古今之音。有人根据《广韵》的反切上字归纳出《广韵》的声母有35个。从先秦到唐末已有一千多年,声母方面的主要变化有:大约在6世纪初舌音发生分化,即从端组中分化出知彻澄等声母。另外,照三(章组)的音值发生了变化,由塞音变为塞擦音。喻四、日母的音值也发生了变化。以上这些变化,大概在中唐以前就已完成。唐末宋初,轻唇音从重唇音中分化出来,正齿音(章组、庄组)合为照组,喻三和喻四也合流了。

上古到中古的韵部变化主要是韵部数目的增加。其中六朝到隋唐时韵部的分化速度加快,有的一部变成二部甚至三部。同时各韵部内部又有变化。盛唐以后(公元7、8、9世纪之间),韵部发展又呈合流趋势,例如唐诗中用韵,有时支脂之不分,有时鱼虞(模)也互相押韵。

《广韵》有206个韵,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但是韵并不等于韵母,以前有人通过反切下字分析,得出舒声有90多个韵母,入声有50多个韵母,一共是140多个韵母。中古音的韵尾继承了上古阴、阳、入的三分,一般认为中古音的阴声韵尾是开音节的,包括元音韵尾[-i](如灰韵)和[-u](如豪韵)。阳声韵尾和入声韵尾与上古相同。

随着时间的迁移,《切韵》音系跟实际口语相差越来越大。初唐时,就有人觉得《切韵》分韵太细,要求太苛。从《广韵》开始,韵目 下标有“同用”和“独用”的名目,“同用”是承认这两个韵没有明显的区别。到了宋末元初,为了便于作诗,一些韵书根据《广韵》“同用”的方法,把206韵合并为106韵。江北平水刘渊所编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分107个韵,元明以后此书一直被叫《平水韵》。其实在刘书问世之前,金人王文郁已编成《平水新刊韵略》,分106韵。后来流行的平水韵是106韵。但“平水韵”本来就不是完全根据口语编排的,它以《广韵》的206韵而合并,只注意到合,没有注意到分,与客观的语音变化不一致。元明以后,“平水韵”就越来越脱离实际了。

中古时的声调有四声,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从上古到中古声调的变化主要是属字的不同。调类的变化很少,主要表现在阳声韵和阴声韵上,它们的上去声字增加,相应地入声字减少。中古新增加的上声字大多是由平声转化来的。但上声字的增加不如去声字增加得多。由于声调的变化,大约在汉代之后,汉字中不少字出现了一字二读或二读以上的现象。传统小学(音韵、文字、训诂)中把原来的字的读音叫读如音(或读本音),新产生的读音叫做破读或读破音。

近古汉语语音以《中原音韵》的语音系统作为代表。此书成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作者周德清,他写书的目的是为写曲正音。此书不受传统韵书的束缚,开创了编写韵书的新路子。在中古,《广韵》系韵书皆以平上去入四声为纲,各字标有反切,音系表现在反切之中。而《中原音韵》没有反切,以韵部为纲,不分卷。韵部共有19个,每个韵部下分四声:平声阴、平声阳、上声、去声。经过学者们的研究,《中原音韵》约有24个声母。中古的全浊声母到这时已经全部清音化,还产生了卷舌声母,零声母也有所增加。《中原音韵》的19个韵部,反映出的最大的变化是,中古的入声韵部与阴声韵部合并了,韵尾[-p]、[-t]、[-k]消失了。阴声韵中合流的现象也很严重。例如原来属微韵的“妃”、“绯”,属齐韵的“西”,属之韵的“旗”,属支韵的“危”,在口语作品中都可以押韵。《中原音韵》的四声与现代北京话的完全相同。中古的平声根据声母的清浊到近古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类:中古清音声母读阴平,如“通、诗、坡、春”;中古浊音声母读阳平,如“同、时、婆、纯”。中古与近古的上声、去声字的属字也有变化,中古浊音声母除鼻音外,读上声的到近古都变成了去声,如“杜”、“上”等字。

《中原音韵》以后,到今天的北京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变化:①收[-m]尾的音节变成了收[-n]尾的音节。这大概在明末就完成了变化。②产生了撮口呼音节。这个变化的完成不晚于明末清初。清初潘耒编的《类音》正式提出了“开齐合撮”四呼的名称。③产生了儿化音。这可能在隆庆、万历间就有了。 ④[η]、[v]声母消失,变成零声母。⑤[k]、[k′]、[x]三母的齐齿、撮口呼与[ts′][ts′][s]三母的齐齿、撮口两呼都变成[t][t ′][]。

语言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汉语有一些方言到目前还保留着中古音甚至上古音的一些特点。例如入声独立作为声调,在大多数方言中保存。其中广州话保存最完全,[-p]、[-t]、[-k]3个清塞音韵尾都有。南昌话保存[-t]、[-k]韵尾,苏州话只有[-?]一个塞音韵尾。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