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兵家韬略·韬略的形成与发展
兵家韬略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战争实践的产物,历代战争指导者智慧的结晶。中国是世界各国中经历战争最多的国家,因而也是军事思想遗产极为丰富的“兵法之国”。据统计,从远古到清末四、五千年间,见于史籍记载的战争共有3 791次,大约占世界同期战争总数的四分之一。(据瑞典、印度、日本学者统计,在五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战争14 500余次。)历代问世的兵书有3 380部、23 503卷,其中流传下来的有2 308部、18 567卷。重视谋略,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优良传统。兵家韬略,作为中国古代军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称得上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灿若群星的军事谋略人才,成百上千以神机妙算取胜的著名战例,卷帙浩瀚的军事谋略著作,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史的瑰丽篇章。
相传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黄帝部落战胜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就是一个运用谋略以弱胜强的战例。记述黄帝谋略思想的《黄帝十六篇》虽然早已失传,但是我们仍能在《孙子兵法》中窥见其一鳞半爪。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斗方式的复杂化,国家常备军的出现,战争中的谋略竞赛提到了重要地位。在夏商周三代更替过程中(约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谋略思想得到开拓性发展。伊尹和姜尚是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谋略家。商汤战胜夏桀的鸣条之战和西周战胜殷纣的牧野之战是以谋略取胜的成功战例。这一时期的战争实践经验和谋略思想,不仅反映在中国古代最早的文献汇编《尚书》和哲学著作《易经》里,而且记载在《军志》和《军政》等专门的军事著作中。对西周开国建国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姜尚(图29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管军事的“师”(相当于后世的军师或总参谋长),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系统的谋略理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西周文王、武王的灭商兴周事业,“其事多兵权与奇计”,而以“太公(姜尚)之谋计居多”。记述姜尚谋略思想的著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广为流传,西汉存世典籍中就有“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谋八十一篇”(《汉书·艺文志》)。记述姜尚谋略思想的《六韬》(一说为战国时代无名氏伪托姜尚之名编撰),是现存的一部系统论述谋略思想的著作。姜尚被称作“兵家之祖”,“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这是社会剧变、战乱频繁的时代,也是谋略思想活跃、谋略人才辈出的时代,先后涌现出管仲、孙武、吴起、范蠡、孙膑、商鞅、李斯、尉缭等 一批杰出的谋略家,创造了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吴楚柏举之战、复越灭吴之战、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秦统一中国之战等著名战例,出现了诸子百家论兵的生动局面,产生了《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军事理论著作以及《老子》、《荀子》等非兵家论兵著作。辅佐齐恒公振兴齐国、称霸中原的管仲(? ~前645),是春秋时代率先倡导和推行社会改革的进步政治家,也是对国家和军事战略理论作出开拓性贡献的谋略家。他协助齐桓公制定的治国图霸方略,是一个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个领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总体战略。这个方略的实施,终致振兴齐国,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的谋略思想,在古代中国谋略思想发展史 上占有重要地位,史学界称他为国家战略理论的“开山鼻祖”。孙武(图292)及其著作《孙子兵法》在中国以至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人被称为“武圣”,其书被奉为“兵经”。从军事谋略学的角度来说,他也是首屈一指的谋略大师。《孙子兵法》十三篇,集春秋以前历代军事思想和战争经验之大成,初步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精辟论述了治军作战的一般原则,篇篇贯穿着深刻的谋略思想(图293)。他的谋略思想,例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诡道”制敌等等,闪耀着朴素唯物论、辩证法的光辉,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古典军事哲学的最高成就。吴楚柏举之战,是孙武的一次成功的军事实践,是一次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孙武作为主要决策者和指挥者之一,表现了卓越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不仅是开创历史新纪元的伟大政治家,也是以“大略驾雄才”著称的军事战略家。他在军事领域里的独特贡献,一是以正确的谋略指导统一中国的战争取得胜利,二是亲自规划和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相当完备的国防体系。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特别是三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的第二个大发展时期。秦末汉初,刘邦(前256~前195)和“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首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典范,以高超的谋略战胜项羽等竞争对手,独享抗秦战争的胜利成果。西汉先后两次收集和整理兵书 ,在军事理论中分析出“兵家权谋” 一类,并且产生了专门论述军事谋略思想的《三略》、《淮南子·兵略训》等著作,使军事谋略在系统化上前进了一大步。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魏蜀吴三国对峙的时代,是继春秋战国以后又 一谋略思想活跃、谋略人才辈出的时代,不仅出现了曹操(155~220)、诸葛亮(181~234)等杰出的谋略家,而且出现了人材荟萃的谋士集团。曹操不仅在整理和阐发《孙子兵法》上作出了继往开来的历史贡献,而且在谋略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就是一场以弱对强、靠谋略取胜的战争。刘备(161~223)采纳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思想,作出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决策,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魏蜀吴三国和其他割据势力之间的谋略斗争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军事谋略发展的高潮。西晋至南北朝是一个持续三百余年的战乱频仍的年代。在各个民族国家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谋略人才,例如西晋的羊祜(221~278)、杜预(222~284),东晋的谢玄(343~388)、刘裕(356~422),后赵的石勒(274~333)、张宾(?~422),前秦的王猛(325~375),北魏的崔浩(? ~450),北周的韦孝宽(509~580)等等,在创建各自的国家和争取战争胜利中都表现了卓越的谋略思想和指挥艺术。西晋的司马彪(?~306)还写出了论述军事谋略的专门著作《战略》。
隋唐五代到宋辽夏金元(公元589~1368年),是军事谋略在继往开来、民族交融中丰富和发展的时期。在隋唐统一全国的战争、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农民起义战争中,谋略思想在“造势乘机”、误敌用敌上,在综合运用军事打击、政治瓦解、经济破坏、外交争取上,在以弱当强、以强当弱、集中优势兵力打击主要敌人上,在处理全局和局部、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上,都有新的发展。隋文帝杨坚(541~604),唐太宗李世民(599~649),以及聚集在他们身边的谋略人才高颎(? ~607)、李靖(571~649)等人,都以雄才大略、谋略过人著称于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书,结合唐代战争经验,阐述《孙子兵法》的精神实质,揭示了虚实、奇正、攻守的辩证关系,丰富和发展了孙武的谋略思想,对兵家韬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宋辽夏金元是赵宋王朝走向衰败、北方各民族兴起的年代,也是军事谋略思想在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取长补短、持续发展的年代。两宋王朝人才济济,产生了许多智勇兼备的将帅和谋略人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范仲淹(989~1052)以善于守土御边著称,被誉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精通孙、吴兵法,他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言。抗金名将吴璘(1102~1167)善于吸取各民族用兵经验,曾用“三驷之法”屡败金兵,他的著作《兵要大略》强调要“集蕃汉之所长而用之”。在整理和研究兵家韬略上,两宋王朝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除了官方编修的《武经七书》(图294)、《武经总要》以及《太平御览》中辑录兵家韬略的《机略》以外,还产生了研究历代用兵谋略的《虎钤经》、《何博士备论》、《百战奇法》等私家著作。《武经七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军事丛书,对于继承和发展兵家韬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方各民族中,辽太后萧绰(953~1009)和“总南面军务”的耶律休哥(?~998),西夏开国皇帝元昊(1003~104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3~1123)和军事统帅完颜宗翰(? ~1127),蒙古和元朝统帅成吉思汗(1162~1227)、忽必烈(1215~1294),不仅本身就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敢于和善于使用包括汉族在内的异族谋略人才,在促进中华各民族之间军事思想的交流和提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善于发挥骑兵优势,注意吸收各民族用兵谋略,创造了远程奔袭、战略迂回等战略战术,灭亡宋、辽、金、夏,远征欧亚诸国,统一全中国,使元朝成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武功最盛的朝代。
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是军事谋略思想在革新与守旧的矛盾斗争中,在中国与外国军事思想的较量中,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及其谋臣刘伯温(1311~1375)等人,在先取金陵、平定江南、北伐中原的战略决策和战争指导上,深谋远虑,统筹全局,“料敌如神”,出奇制胜,表现了卓越的谋略思想。刘伯温的《十八策》可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媲美。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8),适应冷兵器和火器并用以及对外敌作战的要求,率先进行军制和战法的改革,创作了以求实创新为特点的军事著作《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1606~1645)领导和指挥的起义军,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策略,经受了严重摧折和失败的考验,由十八骑残兵败将发展壮大为百万大军,终于推翻了大明王朝;后来,由于起义军领导集团的骄傲、腐化和错误决策,又使这次起义功败垂成,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后金统帅努尔哈赤用兵以“智巧谋略为贵”,他指挥的萨尔浒之战是以寡击众、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他的名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是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成功谋略。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康熙(1654~1722)平定三藩之战,岳钟琪(1686~1754)平定准噶尔之战,左宗棠(1812~1885)收复新疆之战,都是靠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战争指导取得胜利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军事理论随着坚船利炮打入中国,引起了中国军事思想的深刻变化,以林则徐(1785~1850)、魏源(1794~1857)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以及被称为“洋务派”的人物,开始探索如何使传统的兵家韬略适应战争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学习和运用西方的军事思想和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产生了《海国图志》、《读史兵略》以及后人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等著作,军事谋略的发展开始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历史发展说明,兵家韬略是战争实践的产物,并且随着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战乱频仍、群雄竞争的年代,也是谋略思想活跃、谋略人才辈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