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黄景仁·南浦》原文赏析
释义

《黄景仁·南浦》原文赏析

《黄景仁·南浦》原文赏析

泊 镇 海

蛟门中劈,看天边、一叶破空来,又向断矹荒屿,泊入浪花堆。多少鲎帆疍雨,和龙吟、夜半似惊雷。更飓风骤起,含腥带湿,白日冷于灰。

此地孙卢战后,警烽烟、几度海门开。还笑建炎南避,君相总伧才。回首乱鸦残堞,听沉沉、戍鼓有余哀。叹萧条身世,海天空处独衔杯。

乾隆34年(1769),黄仲则由杭州到镇海,远眺波涛汹涌的大海,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写景。“蛟门中劈”,抓住了镇海的地理特点。蛟门又名嘉门山,矗立在距镇海约15里的东海中,环锁海口,吐纳潮汐。“中劈” 二字,写出了波涛海浪的气势。“看天边、一叶破空来。”天际扁舟,穿过蛟门驶来。蛟门地位重要,是船舶进出镇海的必经之地,小舟裹在浪花中,泊向“断矶荒屿”。这里,词人由远而近,以蛟门为中心,描摹临海所见,气势夺人。“多少鲎帆疍雨,和龙吟、夜半似惊雷。”鲎帆,据宋代叶廷珪《海录碎事》云:“鲎壳上有物如角,常偃,高七八寸,每遇风至即举扇风而行,俗呼之为鲎帆。”昼雨,苏轼诗云:“蛮风疍雨愁黄昏。”这里的鲎帆、疍雨,意为南方海上的风风雨雨。到了夜深人静,这风声雨声,似龙吟,似惊雷。突然飓风卷起万丈波涛,海水化为一片雾沫,“含腥带湿”,扑面而来,只觉得日色惨淡,凉意侵人。它给予人们的感受是震动与凄清。诗人写大海,由“浪花堆”而龙吟、惊雷的风风雨雨到“飓风骤起”,显现出大海动荡不定、变幻莫测的个性。飘泊的一叶扁舟,又是在“断矶荒屿”,风狂雨骤中颠簸漂泊。“白日冷于灰”,寄托的是词人萧条寂寞的感情。

下片抒情。身处镇海,心头不禁浮现出当年这里展开的历史场面。“孙卢战后,警烽烟、几度海门开。”东晋隆安3年(399),孙恩从海岛率领五斗米道徒众百余万人经镇海进攻浙东一带,后被刘牢之击退,带了20多万人逃往海岛。以后几年,连续不断从海岛进攻浙东地区。元兴3年(402),孙恩兵败自杀,卢循继续率领徒众作战。孙恩、卢循起事,虽然具有农民起义的性质,但由于他们每到一地,掳掠烧杀,破坏性极大,给当时比较富庶的浙东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几度海门开”,正是痛惜百姓遭受的苦难。直到今天,巍巍蛟门,滔滔海水,还在为苦难的人民作证。“还笑建炎南避,君相总伧才。”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于建炎3年(1129)进驻江宁,不久金兵南下,高宗由镇江、常州到杭州,一路逃跑。金兵抵达杭州,追至绍兴、宁波,乃至定海。宋高宗采纳宰相吕颐浩的建议,乘船入海,漂泊到温州避难。第二年四月,才从海上回来。绍兴元年(1131)到杭州,准备建都。尔后,南宋小朝廷一直不思恢复,实行屈膝投降政策。如此君相,岂非尽是“伧才”。往事如烟,到而今只是“乱鸦残堞”的历史陈迹,铭刻人们心上的是“余哀”绵绵。黄仲则生活在乾隆“盛世”,孙卢警烽烟、君相总伧才,虽然并不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但毕竟表达了诗人同情人民苦难、指斥屈膝投降的思想感情,很有意义。“叹萧条身世,海天空处独衔杯。”从历史的忆会复归到现实人生的感叹。恢宏的自然景观和历史的沧桑变幻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感慨万端。触动了这位天才诗人的愁绪,于是词人只好借酒浇愁了。这里,词人把自然、历史、人物三者并列,纵横抒情,感情跌宕,一波三折,这无疑是本词成功的艺术创造。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