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苏辙》原文|注释|赏析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栾城集》、《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及《诗集传》、《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古史》、《龙川略志》、《道德经解》等。《宋史》卷三百三十九有传。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19岁的苏辙与兄轼同中进士。嘉祐六年又同策制举,因直言不逊授商州(今陕西商县,)军事推官。熙宁三年(1070)神宗即位,王安石以执政领三司条例,行青苗法,苏辙致书王安石,力陈其不可,为此获罪。此后,屡遭贬谪。熙宁五年(1072),出为河南(今河南洛阳)推官,后任齐州(今山东济南)掌书记,南京(河南商丘)判官。元丰二年(1076),苏轼因“乌台诗案”罪被捕入狱,苏辙上书神宗,请求以自己的官爵为轼赎罪,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县)监盐酒税。元祐元年(1086)哲宗即位,苏辙被召回京师,任右司谏,蔡確、韩缜、章淳皆在位,窥伺得失,均被他论去。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新党复得势,辙因上书谏事,落职知汝州,累迁雷州安置,后贬循州等地。徽宗立,又徙永州、岳州等地。苏辙晚年很不得志,迁徙无常,终于于崇宁(1104)定居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颖水之滨,自号“颍滨遗老”,过起田园隐逸生活。终日读书著述,自作传万余言,默坐参禅,不复与人相见。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世称“苏文定公”。
苏辙文章体裁多样,内容丰赡,主要内容有论辩文、书信体散文、抒情散文、记叙文及赋等。其文章风格汪洋澹泊、深醇秀杰。
苏辙与其父兄一样,深受儒学思想的熏陶,怀有积极用世,济国救民的抱负。其论文说古道今,纵横议论,针砭时政,不务空言,很受其父苏洵文章的影响。“六国”曾父子同论,但侧重点不同,苏洵论其“弊”,苏轼论其“士”,而苏辙则论其“势”,通过议论六国面对强秦,后方四国齐、楚、燕、赵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两国团结抗秦,“而使天下受其祸”的天下形势,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却偏安一隅,安乐腐败的现实。又如《三国论》,作者将汉高祖刘邦与蜀霸主刘备加以比较,借批评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却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讽喻宋朝天子当朝执政的软弱无能。文章雄谈博论,曲尽说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苏辙的书信体散文有《上枢密韩太尉书》,《为兄轼下狱上书》等。其中《上枢密韩太尉书》虽是干谒求见之书,却是一篇内容丰厚,见解精辟的文学论文。他“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发端,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修养,从而提出了不同于以往重先天秉赋的观点。同时,还论述了关于“养气”的问题。他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如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又在于有丰富的阅历,象司马迁那样行游天下。一路写来,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婉转流丽,疏朗而有生气。
苏辙虽然政治上很不得意,始终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中颠波沉浮,迁徙不定,却有着同苏轼一样旷达超然的襟怀,这是他抒情散文较之其它文章更加出色的原因。如《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南康直节堂记》、《东轩记》等,是其扛鼎之作。其中《武昌九曲亭记》记的是苏氏兄弟同游武昌西山,重建九曲亭的经过,文章写得情景交融,委婉动人,文中一段议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表现了苏氏兄弟不为世俗所累,豁达洒脱的处世态度。《黄州快哉亭记》是《武昌九曲亭记》的姊妹篇。作者通过为谪居黄州的苏轼、张梦得修建“快哉亭”作记,当时苏辙也在贬谪中,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旷达乐观的情怀。文章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充分体现了作者沉静澹泊,纡徐条畅的散文风格。
苏辙文章中为数不多的传记散文《巢谷传》、《孟德传》等则写得曲折生动,形神兼备。
苏辙的赋体文章有《超然台赋》、《吊屈原庙赋》、《巫山赋》、《墨竹赋》等。其中《墨竹赋》赞美了文与可炉火纯青的墨竹画,作者把竹子的情态描摹得细腻逼真,诗意盎然。
总之,苏辙的文学成就虽不及其父兄,却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有成一家。苏轼曾评论他的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张文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