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叶梦得·南乡子》叶梦得
叶梦得
癸卯,种梅于西岩,地瘦难立①,石间无花开。今岁十一月,辄先开数枝,喜之,为赋。
山畔小池台。曾记幽人著意栽②。乱石参差春至晚③,徘徊。素景冲寒却自开④。绝绝照琼瑰⑤。孤负芳心巧剪裁⑥。应恐练裙惊缟夜⑦,残杯⑧。且放疏枝待我来。
注释 ①地瘦:土壤不肥沃。②幽人:指幽居之士。著意:用心。③参差:不齐貌。④素景:日月的光辉。此处喻花色皎洁。冲寒:冒着寒冷。⑤绝绝:惊人极致的。琼瑰:次于玉的美石,泛指珠玉。⑥孤负:同“辜负”。剪裁:原指裁制衣服,后常比喻大自然对景物的安排。⑦练裙:绢制的白裙。缟夜:出自“炫昼缟夜”,谓李花色白,其光彩在夜晚更显鲜明。⑧残杯:喝剩的酒。
梅花图 【清】李方膺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作者在这首词中写自己种梅、赏梅的一段经历。据王兆鹏《叶梦得年谱》,这首词系作于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作者时居湖州乌程(今属浙江湖州)卞山。癸卯,即宣和五年。
起首两句写种梅。作者当时隐居卞山,故以幽人自称。隐逸生活的独特心境,使一贯爱梅的作者产生了亲自种植梅花的兴趣。然而此地土壤不肥,乱石丛生,实非适宜梅花生长的环境,直到春末,作者依然只能徒劳地徘徊在这一带。下一句骤然一转:迟迟没有动静的梅花,竟然在十一月里冒着严寒绽放了。上阕花了不少笔墨写种梅的不易,写作者耗费了整整一个春天还是无功而返,于是这最末一句带来了无限惊喜。原来,梅花并非不能安于贫瘠的土壤,只不过需要一个酝酿生长的过程,一旦时机合适,它便不畏寒冷傲然绽放。“素景冲寒”一句,将梅花冷艳的风姿描绘得十分传神。由“著意栽”的种梅过程,到“春至晚”的徘徊徒劳,再到目睹淡雅的梅花开在眼前,上阕用简省的笔墨写了种梅的不同阶段,信息含量丰富而层次分明。
下阕于是侧重赏梅。首句以“琼瑰”作比,写梅花花色美如珠玉。次句写大自然对万物的安排,不动声色中自有匠心。梅花被视为具有独特的风骨,前文所写幽静的池台、参差的乱石、寒冷的冬日,都在暗写其精神气质。而到了下阕第三句,梅花出尘的风姿得到了力透纸背的刻画。“炫昼缟夜”的典故,出自王安石《寄蔡氏女子》诗:“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意为李花素白,故在夜晚更鲜明,而桃花绯红,在白昼更娇艳。这种写法注意到了花色与光线的关系,写出了李花和桃花在昼夜间给人的不同观感,十分巧妙。其实王安石并非第一个发现这一角度的诗人,唐韩愈在《李花赠张十一署》诗中描写无月的夜晚时,早有“花不见桃惟见李”的妙句。在这首词中,作者无意将梅花与不同色的花卉作比较,单取“缟夜”之典描绘一树雪白的梅花在黑夜静静绽放,如同身着素白绢裙的女子一般冰清玉洁、艳光四射。一个“惊”字,写出梅花带给人的无限视觉冲击。作者静静体味着这种美丽,慢慢饮尽了杯中的酒,镜头至此悄然回到这位梅花主人身上。一句“且放疏枝待我来”以恬静自在的语调收束了之前的种种,像是在对梅花嘱咐,又像在自言自语。下阕由对梅花形貌的集中描写顺畅地过渡到作者内心赞叹、喜爱的感情,主客体交融十分自然。
叶梦得平生喜爱梅花,其咏物词中咏梅之作尤多。这首词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以精练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完整的事件,带领读者体会了一番种梅人的苦心、盼望、失落、惊喜、珍爱等心境,也描画了梅花美丽可敬的形象。在种梅人“著意”的注视下,这株不期然而绽放的梅已不同于其他所有的梅,它具有了独特的个性,有着一份独有的执拗、耿直和清高。对于颇有抱负而终于归隐的词人来说,这其中必然是有几分自况意味的。(武梦如)
鹊华秋色图 【元】赵孟頫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