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选二首)》鉴赏
释义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选二首)》鉴赏

《汉魏两晋南北朝诗歌·南北朝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读曲歌(选二首)》鉴赏

无名氏



其 一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

连唤欢又欢,两誓不相弃。



其 二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读曲歌》,也属于“吴声歌曲”。“读曲”一作“独曲”,意即徒歌,歌唱时不配音乐。它是一组大型组诗,共八十九首,是现存“吴声”各曲中数量最大的一组歌曲,而内容却全写男女情爱。

先解读其一:

怜欢敢唤名,念欢不呼字! 连唤欢又欢,两誓不相弃。

这是描写一对情人在热恋中的情景:

一个热情奔放的女子,却对自己倾爱的情郎不唤姓名,也不叫表字,只是连声地叫着:“欢,欢,欢”,即“郎呀、郎呀、郎”,所以拼命地唤郎,只为了立一个热烈的坚定的“誓”:两不相弃!

这里的敢,作“岂敢”解,不要从肯定方面去理解,这才上下通贯,且显示爱之真切。



* * * *



接下去再看更有趣的一首——

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乌臼鸟,是一种候鸟,又名“黎雀”,因它于黎明时啼唤。冥与曙,前者为黑夜,后者为天亮。都,犹“凡”。

一对情人共眠,只怕天晓。于是,弄捧举弓地驱逐一切“扰眠”的东西——啼鸡与黎雀等,好让情人俩永驻温柔之乡。它细腻地表现了爱恋之深切,真实地写出了“思妇叹日长,欢娱恨夜短”的情人心怀。

此诗的语言,似乎带有一点稚气和傻气,看来发笑。但它对于传情示爱,却有很大作用,使人觉得诗中弥溢着热烈的情爱,且缠绵委婉,一往情深。这种描写手法,在民歌中比较突出,甚富民间情趣。

(二)北朝民歌



木兰诗



无名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亦称《木兰辞》。因它原是乐府民歌,用以谱曲的诗,故称为“辞”。它属于乐府分类中的“梁鼓角横吹曲”,最早见于陈代沙门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此书共十二卷,已佚,仅见于《隋书·经籍志》。

本诗是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曾为后世将它同《焦仲卿妻》并誉为“民歌双璧”。它用五言为主,间以七言、九言的杂言诗,叙述着古代女英雄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正同《焦》诗的悲剧结局相反,是一幕很动人的喜剧。

它的成诗时代,古今均有争议,且意见还比较纷纭。有魏、晋、齐、梁,以至隋唐各说,特别是“隋唐说”,似乎理由很充分(①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辞》,因疑原作也出自他手;②诗中的“策勋十二转”,乃唐代官制,“明驼”,是唐代驿制等;③“万里赴戎机”以下四句,酷似唐诗风格,等等)。但是,此说是不足信的,因为,在陈代沙门智匠的《古今乐录》中已有著录。可见,此诗最晚不会迟于陈代。现今,一般都认为,它是北朝时的作品;有的还进一步指出,它是以北魏同柔然(族)的战争为其历史背景的。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更具体地断定为:“这首诗当是魏迁都洛阳以后,六镇起事以前的作品”。近年来,对此又有新的研究成果。如曹熙《〈木兰诗〉新考》中,明确地指出,《木兰诗》写成于“太平真君二年十二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号,即公元441年),木兰凯旋回家之后。”(详见《齐齐哈尔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这是一说,比“范氏说”迟了五十二年以上,似乎过晚了。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看来,此说蛮有根据的。不管怎样,断为“北魏时作品”,似应当可信的,至于何代何年,尚待进一步考证。

它为何人所作?一直悬而未决。前人曾以此归属三国的曹植或中唐韦元甫等人,其实,均不足信。新中国建立以来,对此却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北朝时北方民歌,起初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经过后世文人(如隋唐等)的加工润色。但自从一九八二年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发掘了鲜卑石室的拓跋焘的祝文之后,现在又有人提出著作权问题。据考证,还提出《木兰诗》的时代、作者和木兰其人其事等一系列问题的新的论断。断定说:女英雄木兰确有其人;代父从军确有其事;《木兰诗》作者,即诗中主人公自己“穆兰”。详情可参看曹熙的这篇考证文章。在这里介绍它,并非要大家遽为同意这个新论断,只是告知一个信息而已。

《木兰诗》,是早已为人们所熟知的名篇,据此改编的戏剧和电影,大家也看熟了。的确,故事已很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已经选入,不少人已教过,更多的人已经读过。因此,我想不必逐字逐句地讲解,而着重串讲其大意,并对若干有不同理解的疑词难句,多作些解说。



* * * *



全诗62句、330字(一作336字),是杂言体叙事乐府诗。按其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分五个小段):

第一部分(1段):木兰代父从军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木兰代父从军过程;

第三部分(5段):木兰复员回乡情景。



一、木兰代父从军缘由



诗歌一开篇,就用“停机叹息”的描写来渲染主人公的忧郁和苦恼。它写道——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开头的这句唧唧,到底是什么声音?是叹息声,还是织机声?早年的注本都解为“叹息声”,现今出现了“织机声”的解释(见中学语文课本)。我看,以“叹息声”为是。因为这样有利于加强主人公郁闷心情和气氛的渲染。不仅如此,还可从古籍的《文苑英华》和《折扬柳歌》等诗集中找到相似之诗句。所用的“唧唧”、“敕敕”、“历历”等,均为表叹之词。再说,从下句“当户织”的新解来看,更可肯定为“叹声”无疑。当户织,一般都注说“对着门织布”。现在有了“新考”之后,认为应当解作“木兰担当她家(户)的织布任务。因为,按魏制,不论民户或漏户都要向政府交纳纶锦作贡赋。所以,木兰因是她家的主要劳动力,当然,要担当这户的织布任务。这说明她的担子很重,这样解释,正加深了“唧唧复唧唧”、停机长叹举动的原因。所以,往日清脆悦耳的机杼声听不到了,只听见“唧唧历历”的长吁短叹了。作者在此虽只是“绘声”并未“绘色”,但一个充满忧愁的女郎形象,就在这声声长叹中显现出来,并深深地抓住人们的心。不禁要发问:她有着什么心事?为什么不断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发问者是谁?可以是她的父母,也可能是关心她的邻人什么的,不必死抠。在这里,以其爹娘来发问为妥。他们用了两句相近的问话,传达了急于弄清女儿心事的口吻。忆与思,都是想的意思。木兰的答话,也用两句相似的答对,活现了女儿急忙否认,故作镇定的情态。但是,事关重大,怎能避而不谈呢?木兰告诉爹娘——

昨夜见军帖,可汗 (Kèhán) 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这八句很重要,既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精神,又为整个“乔装代父从军”故事打下了基础。你看,朝廷频频发下文书要抽爷出征,但是爷已年迈,木兰又无兄长,小弟年幼,只有她到了适征年龄。怎么办?解决办法当然只有“女替爷征”了。在当时来说,这是唯一可行的解决矛盾的办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代父从军”的事故来,让人感到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这里,着重说一说市鞍马。市,购买。鞍马,即马与马鞍。从这句可以推知,北魏当时的军事结构,是兵民一体的。在规定的应征年龄之内的人,平时在家生产,战时即自备鞍马兵器应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也从这时可知,木兰父亲这时年龄在六十岁以上,未超过六十五岁。因为北魏兵制规定:年龄在十五至六十五岁之男子,都属于“丁口”,平时在家生产,战时二丁抽一、三丁抽二,各备鞍马兵器参军作战。



二、木兰代父从军过程



出征前的准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里,作者采取铺陈的“赋法”,用了东、西、南、北一组排比句,它的目的不在于是否真的要跑这么多的市场才能购置出征的装备,而在于渲染木兰积极地为出征作准备的繁忙气氛和从军的热烈情绪。同时,从东市、西市、南市和北市的描述中透露一点当时木兰家所在地的富庶程度,因为只有经济繁荣了,才有必要和可能在四方设市。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是驾驭马的嚼子、笼头和缰绳。

接着是出征途中情景——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黑山、燕山,是当时北方边境的两座大山,诗中常作边塞战场的代称。这里却是实指,即在五原附近,古之阴山脚下,也即今之大青山包头市附近。那时的黑山头,是一个边防重镇(一说,是殺虎山或天寿山,不知所据者何?)燕山,即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

这段文字,说明二层意思:

一层是两组“旦——暮”对偶句,说明木兰出征的路线,征途遥远,行军迅速和军情紧迫,是为表现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慨而设的;

另一层,是两对“不闻——但闻”对偶句,说明木兰离家越远而思亲越切的心情,是用烘托手法描绘思亲少女的细腻情怀的。

这些描写以景抒情,情景兼容,把木兰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不同身份都逼真地显现了出来,令人觉得意味特别深长。

下边六句既概括又形象地写了木兰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里,不但描写了木兰骑着骏马,以矫健身姿跨山越岭,跨过道道关口,飞越重重山峦,奔赴在万里战线上;它还写了边塞战场上的夜景: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托、托、托”的刁斗的敲更声,冷森森的月光,照射在明晃晃的铠甲上,越显得大漠南北的气候寒冷,战场气氛森严和战士不畏艰苦的豪雄生活。同时,这里又反映了战争的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并以“将军身死”同“壮士生还”作对比,映衬出木兰的英勇善战。

这是从字面上表现出来的大体情景。但是,这段文字,特别是前二句,还告诉大家一个隐藏很久不被发现的秘密,即——

木兰当的是什么兵?其军旅身份究竟是什么?

这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透露了消息。她当的是一名传令兵(即通讯兵种)。何以见得?

赴戎机——戎机者,即军事机密,不可拢统地说,“指军务”或说“指战争”。带着军事机密,到处奔跑,是什么人呢? 当然是奔波于各战场同主帅大本营之间的搞通讯联络的人了,那就是传令兵。此其一。还有:

度若飞——它为此提供了进一步的佐证。战地中的各个关口都是有重兵把守的,不给人任意度越。这诗中说的不仅是一般的“度”,而且是快速如飞地“度过”。那又可能是什么人呢?惟有传令通讯者,别无他人! 如果,大军过关,那就不宜用“度若飞”的字眼。

这仅仅是就这两句诗中透露的消息,如若认为证据还不够有力,那么,请在全诗中再寻佐证。现在先回顾前边已读过的诗句,其中不是有一句“愿为市骏马”吗?这个“市骏马”,实际已埋下了伏笔。为什么出征要买“骏马”呢?大家知道,“骏马”者,乃能跑善战的高头良马也。跑得快,就为木兰从军后择当传令兵,提供的物质保证。下文还有些证据可找,待读到时再说。

在这第二部分中,还有最后一层内容,即:转而叙述朝见天子的情景——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明堂,是国君举行大典的朝堂(厅堂)。策勋,就是记功;十二转和百千强,是说记功次数之多,赐赏财物之夥。天子在“明堂”召见,是最高的荣誉;赐以奇勋厚赏,拜以尚书郎高官,更是君王对功臣的极度器重。但是,木兰不愿接受高官的封赏和留京,而只要一匹好骆驼送她回家乡就满足了。

诗歌这样写,更突出了木兰不为富贵所动的高尚品格。当时,她虽是声名显赫的英雄,同时,她依然是爷娘身边的纯朴女儿。

这里有几个词语,要作进一步说明:

①为什么又讲“天子”,又称“可汗”?二者,指的都是国君。天子,原是汉称;可汗,原是胡称。在这里是统一的,均系当时召见木兰的国王。所以,前后称呼不同,是因为召见的场合不同。前边讲策封赏赐,是各族将士在一起时的场合,所以采用通称,叫“天子”。因为,这时北魏已统一中国北方,已成为各族人共仰的皇帝,即天子。后边称“可汗”,是在国王单独接见木兰询问要求什么时的场合,故用他们本族(鲜卑)的称呼。

②明驼千里足的异文。原文是“愿驰千里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愿借明驼千里足”,并说:“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据此,“明驼”,即指好骆驼。又有一说,明者,白也,明驼,即指白骆驼。唐人哥舒翰有白骆驼,日行五百里(见《明皇杂录》)。由此,可见“明驼”二字,很可能是唐人加上去的。这大概就是“后人润色”的部分之一吧。

③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两句,也是木兰传令兵身份的佐证。这个单独接见的对话,透露了有父子般的感情,可汗十分了解木兰的能力,故欲封她为尚书郎,并单独召见征询。可以想见,若非经常接触的人,怎么有如此交情,如没有深来厚往,又怎么了解底细?试想,在军中谁能有这个机会?传令兵一类的差使,是最好的条件。



三、木兰复员回乡的情景



作者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具有特征性的人物动作,叙述了亲人相聚的欢乐气氛和木兰的心态和表现。

先叙在十二年后亲人相聚的欢乐——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在这里,写了一个欢迎木兰还家的有色有声的欢快场面,所写的人物动作,都切合各人的特征。如爷娘,说是相互搀扶着出郭去迎接,正是老年人的特点;写阿姊,即说对着窗户忙着梳妆打扮,这是女儿家的举止;写小弟,说是在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正是小伙子的行动。他们内心的欢乐是相同的,其表现正好符合各人的特点。这就使人物活灵活现,富有情趣。

这时,木兰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诗歌接着写道——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阁,此指女人卧室。云鬓,说女子的头发柔密如云。帖花黄,在脸额上贴金色的剪花(如星、月、花、鸟之类),或在额上涂一点黄颜色。这是当时妇女流行的一种装饰。

在此,作者用了一系列排比句式明快地描绘了木兰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她在久别家乡返归之后的无比欣喜心情。这时木兰在经过整理的久已搁置的早年闺房中,窗明几净,战袍已换上了女装,正对着窗户梳理着头发,照着镜子打扮,一个英勇善战的壮士恢复农家姑娘的本来面目,显得特别引人。

于此情况下,写了木兰改装后情景——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在多年的共同战斗中,不知道木兰竟是一位漂亮的女郎,现在突然出现在伙伴们面前,怎能不令人震惊呢?此情此景,是完全可以想到伙伴们的诧异程度的。这个诧异,也包含着他们对木兰的赞叹,赞叹她那种惊人的机敏与谨慎!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里正说明了木兰在军中当传令兵的身分。因为如此漫长的军营生活,如果不是干单独活动多的兵种,即使具有十二万分的谨慎小心,也难于保密始终的。

正当伙伴们惊叹不已时,木兰却怡然而笑地从容作答——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扑朔,形容兔脚的跃跳;迷离,形容兔眼的眨动。扑朔迷离,是雄兔与雌兔的共同习性。这两句是互文见义,不可割裂开来解释。

木兰给大家释疑压惊说:这有什么可惊骇的呢?雄兔脚爱跳腾,眼珠喜爱眨动,雌兔不也是如此吗?双兔挨着地一道飞跑,怎么能分清谁是雄谁是雌?言外之意是说:我同你们男人一样行军,一样打仗,一般装束,一般举止,你们怎能看得出我是女子呢?

这双兔的比喻,实在太妙了:既有幽默感,又有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流露着胜利的喜悦。不禁使人感到这时的木兰,一定豪情满怀:我们女子不是也可同男子一样地外出作战,为国立功吗!

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就在这个妙趣横生的结尾和洋溢乐观情绪的喜剧氛围中结束。



* * * *



这篇乐府叙事诗,在艺术上有几点很突出,需要我们细味精酌,主要的有四点:



一、成功塑造了木兰形象



木兰站立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是一个云鬓花黄的秀丽女郎,她又是一位金戈铁马的英姿飒爽的豪杰。在家时,她聪明能干,是一位勤劳俭朴的村姑;在战时,她又是机智勇敢、刚毅顽强、敢于走险,身经百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女英雄;在胜利后,不爱名利,谢绝高爵,毅然返家,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具有高尚情操的劳动妇女;同时,她热爱故乡,热爱亲人,也热爱祖国。她能过悠闲的闺阁生活,也能过奔腾的戎马生涯;她不怕战争,但更爱和平。就是这样,作者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各种美德和优秀特性集中于一身,从木兰这个典型中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这是第一次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尚节操和英勇刚毅性格的女英雄形象,打破了旧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英雄木兰,一直使我国妇女感到扬眉吐气。同时,这篇《木兰诗》还用了喜剧手法,巧妙地暴露了北朝社会隐藏着的悲剧性的现实。



二、一系列对照手法的运用



在表达艺术上,这首叙事诗一个十分突出的手法,是“对照”的大量运用。请看:以对照,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对照,刻画人物的形象;又以对照,进行景物和场景的描写;还是以对照,扩大与深化主题思想。以下略举数例:

第一、需要与条件的对照。
故事开头,就给人们摆上一个鲜明的对照:一方天子下令征兵,军书频频急催,“阿爷卷卷有名”;一方却年高体衰的阿爷难以应征,又无适龄男丁可以替代,只有适龄女儿,却又不可应征。这就是客观上的需要同主观上条件进行对照。对照结果,作出了一个“市鞍马”、“替爷征”的决断。这不单刻画了木兰的形象,而且巧妙地引出了“乔装代父从军”故事情节的展开。

第二、在征途中的对照。
于出征途中,木兰的内心与外表又进行了对照:她的外表是健儿、战士,她的内心却是少女、闺秀。以身许国与思念亲人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深刻地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英雄性格。

第三、军营生活中一系列对照。
先有“将军身死”与“壮士生归”的生死对照,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性格;继而可汗封官与木兰辞归的对照,显示了木兰的高洁品性,并引出木兰还家团聚欢乐等场景描写;在其中的天子盛情请留与木兰执意不就的对照,更显出木兰的乔装外貌与内情真相的深刻矛盾,使情节更富有戏剧性。

第四、红装与戎装的对照。
木兰复员返家后的描写中,也有不少对照手法的运用。比如:戎装一下变红装,是一个装束上的强烈对照;木兰梳妆打扮与伙伴熟视不察,也是一个很好对照,不仅显示她的机智慎密本性,而且渲染了“女扮男装”这个核心特点;另外,木兰倩装同战友相见,伙伴惊叹赞美与木兰以“双兔释疑”,也形成了一个更有风趣的鲜明对照。

此外,还有一个对照,即:忧与喜对照。诗之开端大量“写忧”,诗之结尾任情“述喜”,一忧一喜,是结构上的照应,也是情节上的对照。这个对照,不仅引人入胜,而且饶有情趣,想味无穷。



三、有繁有简,细腻与粗犷结合



诗人对繁、简的采用,是由主题决定其取舍的。凡有利于突出主题的均用“繁笔”,重彩描绘;相反的,则用“简笔”,加以淡写轻描,简括地一带而过。以下分别加以审察:

第一、先看“繁笔”的使用。
比如,用铺张手法写备置鞍马,是为了显示忙碌紧张气氛,也为了突出木兰从军的热烈心情。又如,让全家人出场,并大写其准备欢迎木兰返乡情景,是为了造成喜气洋洋的效果,当然,也为了突出木兰谢辞封赏、淡然返乡的高尚节操,受到家人的热烈赞赏。还有用繁笔的是,以较多笔墨描述木兰回家后的理妆和出见同来伙伴,以及以“双兔释疑”的风趣比喻,都是为了给木兰性格以更深入的刻划,并使故事结束于浓浓的喜剧气氛之中,以便更深入发掘主题。

第二、再看“简笔”的运用。
作者对于“简笔”的取舍,也是苦心经营的。比如:女扮男装的有关细节、战场上具体战斗状况、回家后木兰与家人的见面和叙谈,以及木兰家居后的情况如何等等,因为对于刻画和塑造一个女英雄形象的关系不很密切,都一概从简,略略带过。这种写法,不仅可以省去描写许多次要的情节,给该详写的留出篇幅,而且可以造成诗境的空灵剔透,诗意发展的较大跃动,留下许多想象余地,使诗歌更丰满、更引人。



四、语言运用丰富多彩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五言之瞻,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瞻,极于《木兰诗》。”的确,《木兰诗》不仅“事奇诗奇”,而语言也奇。它将朴素自然的口语同精工华丽的律句并用;长句(七字句、九字句)与短句(五字句)错杂出现;又以排比句、复叠句和对偶句共陈于诗篇,加上新奇幽默的设喻,等等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都从各个角度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无怪乎它经过了一千四五百年的时代风雨的冲刷,仍然光彩照人,显出无限的生命力。

清人对此诗作了高度的赞誉:

(《木兰诗》) 事奇诗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