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孟子》的文学价值
释义

《孟子》的文学价值

《孟子》的文学价值

(一)高水平的论辩散文

孟子是当时有名的“好辩”者,“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滕文公》下)《孟子》一书具有论战性强,言辞机敏,气势雄健,感情充沛,锋芒毕露的特色。与《论语》之雍容纡徐风格有所不同。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本来想学点霸术,孟子却极力宣传王道。他善于揣摩对方心理,从容陈辞,步步逼近。先以齐王不忍以羊衅钟为由,说明行王道并不难,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接着连连明知故问,逗得齐王承认其“大欲”是想统一中国。孟子马上指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有后灾。因为齐国只有天下九分之一,以一服八,是不可能取胜的。齐王终于明白以力不可以服人之后,只好向孟子请教以德服人的王道。文章虽以对话为主,然而起伏开合,铺张扬厉,波澜曲折,摇曳多姿,譬喻精彩,很能引人入胜。清人吴闿生《孟子文法读本》说:“此孟子中长篇文字,其气度舂容大雅,章法顿挫跌宕之妙,最可玩。”清牛运震《孟子论文》说:“篇中勾勒顿挫,千回百转,重波迭浪,而归宿于此(指行王道)。有纲领,有血脉,有过峡,有筋骨,总在不使一直笔,不使一呆笔。读者熟复于此,其于行文之道,思过半矣。”

孟子曾与农家辩论。儒家之徒陈相,遇见农家学派许行,便弃儒学农,并向孟子宣扬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主张。孟子先慢慢套问,得知许行虽然吃的粮食是自己种的,而衣服、炊具、农具都是拿粮食交换得来,就故意问,为什么不样样自己去做,还需交换呢?陈相回答:“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立即抓住这句话反诘:“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接着展开论证,指出,“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又引历史上尧舜等圣贤为例,说明要处理国事,不可能同时参加劳动。继而大赞孔子,大骂许行,嘲笑陈相弃儒学农是“下乔木而入幽谷”。孟子强调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大趋势的。文章层层剥笋,由近及远,使论敌陷入自相矛盾,然后抓住破绽,全力批驳,最后陈述自己的正面见解。不但详细表现了论战双方的思想观点,而且具体传达出各不相让的辩难气氛,处处显示出咄咄逼人的锋芒。清人评点说:“此是一篇大落墨文字,汪洋浩瀚,踔厉雄奇,真是前无古后无今。”(《孟子读法附记》)

《孟子》有些文章,运用形式逻辑,解答各种诘难,说服力强,而且富于理趣。例如,陈臻问孟子,前日于齐,王馈百金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金而受;于薛,馈五十金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有一于此矣。”陈臻运用逻辑上的排中律和矛盾律。矛盾律要求,在同时同地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不能既肯定而又否定之,或既否定而又肯定之。排中律要求,对于两个对立判断,必须肯定一个或否定一个,不能模棱两可。故前是则今非,今是则前非,二者必居其一。孟子的回答“皆是也”。还是运用这两条规律,因为它们还有补充规则,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变化了,另当别论。孟子告诉陈臻,上述三次都是对的。在宋将有远行,送的是盘缠;在薛处境危险,送的是保安费;在齐,则没有任何理由,故不可以接受。清人赵承谟《孟子文评》说:“陈瑧之问抑扬有致,至奇确生新。”“而‘皆是也’三字接口而出,尤觉空灵有隽气。”

(二)巧妙的比喻和寓言

《孟子》中有大量的比喻,浅近平易而又生动活泼,轻快自如而又准确贴切。其取材大多是人们身边的生活现象和直接经验。如“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等等。他还善于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事例为喻。如对梁惠王说:“王好战,请以战喻。”对好乐的齐宣王则说:“臣请为王言乐。”对带兵的平陆大夫,则以“子之士一日而三失伍”为喻。孔子说过:“能进取譬,可谓仁方也矣。”可见儒家学派是把取喻作为贴近实际的思想方法来运用的。

《孟子》的比喻皆拍合本意,贴切不泛,深刻精辟,能帮助读者通过具象的类比更进一步把握思想的实质。例如,一位名叫戴盈之的官吏对孟子说,十分之一的税率,去关市之征,我今年还做不到,以待来年行之,如何?孟子打比喻说:“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下)孟子通过比喻指出厚征重税有如偷盗,是不义的行为。戴先生你既然认识到了,何必还要拖延呢?这样的妙喻既有幽默感,又有揭露性。孟子曾用教小孩子学语言为喻,启发国君亲贤人远小人。他对宋国大臣戴不胜说,有一楚人,欲其子学齐语,请齐国老师呢,还是请楚国老师?戴氏回答:当然请楚人为师。孟子说:仅一位楚人教楚语,大批齐人跟孩子讲齐语,即使你天天用鞭子抽打,他也学不好。如果把孩子送到齐国几年,不用鞭子抽,他就会说齐语。孟子接着说,您向宋王推介一位贤士,希望宋王向善。如果宋王左右皆不善,一位善士又能起什么作用呢?这个比喻在教育方法上强调环境影响,是发人深省的。

《孟子》有些寓言,是扩大了的比喻,有人物、有情节、有趣味。他没有《庄子》式的神话幻想,也不用《战国策》那样的动物故事,而是来自社会现实,包含着明显的讽刺和教诲意义。例如著名的《齐人有一妻一妾》章:写一个终日在外行乞,回家后却向妻妾吹嘘自己在富贵人家吃够酒肉的齐人,后来被妻子发现真相的故事。借以揭露追求功名利禄之徒,表面上光鲜,背地里却蝇营狗苟,腌脏丑恶,而在家人前面又自我炫耀,冒充体面,一旦把戏戳穿,人们就会发现他只不过是可悲的骗子。作品颇具戏剧性情节,而又注意神态和内心表现。“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尤具讽刺效果。清赵承谟《孟子文评》说:“将求富贵利达者情况,借齐人行乞描写出来,又从齐人生出妻妾问答,渲染委曲周至。观之者无不欲笑,欲哭,欲杀,欲割,而不自知。”后来,明人把它改编为《东郭记》杂剧,清人蒲松龄改编为《东郭萧鼓儿词》。

又如:“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公孙丑》上)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做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那会适得其反的。只有40个字,交代了动机和效果,描写了行为和言语,显示了神情和口气,真是精练之至。清吴闿生《孟子文法读本》说:“说理之文易于晦昧,加入此等妙解曲喻,实能屈达难显之情,使人易于理解。且妙语解顾,尤足引种种情趣。”

再如:“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这个故事说明,学习必须专心,上课时思想不能开小差,否则就会学不进去,成绩肯定不如专心听讲的人。文章对比鲜明,事理亲近,意旨深长,至今仍是常被引用的教材。

(三)气势充沛的文章风格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指高尚的人格力量。首先要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藐视权贵。孟子自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这样的心态来写文章,自然声情激越,词锋犀利,思如泉涌。如《滕文公》: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些话有如堂堂之鼓,正正之旗,大气磅礴,是体现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至理名句,成为后世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志,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告子》下)

这段话包涵深刻的辩证法,艰难困苦可以锻炼意志,培养人格。安逸享乐可以使人堕落,丧家亡国。这种观念被后代许多有识之士所继承发挥。柳宗元《敌戒》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都受到孟子的启发。

又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圣贤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告子》上)

在这段话中,孟子主张义重于生,赞扬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的精神。文章先从日常小事说起,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都舍其贱者鱼,而取其贵者熊掌。进而指出,在更高尚的精神层面上,所喜爱有重于生者不可苟得,所厌恶有重于死者不能苟避。由浅而深把一个有关人生价值的原则问题举重若轻地提示出来,使人感到顺理成章,不能不同意他的结论。

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常常连称,是体现中华民族高尚道德情操的名句,已经成为中国历代无数志士仁人所坚持的行为准则。

(四)鲜明突出的人物个性

孟子本人的喜怒哀乐,人品心术,完全袒露在《孟子》七篇中。他不同于当时的说客,不但直言不讳地批评各国国君,而且敢于讽刺,甚至顶撞。说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骂桀纣是“独夫”,骂“不仁哉!梁惠王也。”最有趣的是《公孙丑》下篇所记,齐宣王想让孟子来见他,派人假惺惺地说:本想来拜见,可是着了凉,不能受风,不知明早上朝时,能否见到您?孟子看穿他是摆架子,很恼火,就说:我也不慎得病,明天不能上朝。第二天,却到朋友家去吊丧。齐王听说孟子有病,派医生到他家中诊治。学生孟仲子一面应付医生,说病好了一些,已经上朝去了;一面派人在路上截住孟子,叫他别回家,赶快上朝。孟子还是不去上朝,当晚住在朋友景氏之家。景氏批评孟子说:“礼曰:君命召,不俟驾行矣。”闻王命而不行,于礼有不合。孟子说:齐王怎么能跟我比高低?“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以其一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将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此,不足与有为也。”这个故事很典型地表现了孟子不肯屈就权威的高贵品德。他的这种社会价值观为后世知识分子所普遍景仰。

《孟子》不曾有意刻画人物形象,但往往通过一些生活片段和细节,突出人物的独特个性。例如《滕文公》下篇所记陈仲子,是齐国著名的“廉士”。《孟子》写他:“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尽管饿得半死,仍然不愿接受不义之食。其兄是齐国世家,食禄万钟。陈仲子却“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避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已频蹙曰:‘恶用时鶃鶃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鶃鶃之肉也。’出而哇之。”陈仲子实有其人,在《战国策》《荀子》《韩非子》中皆曾提及。另据《淮南子·汜论训》记,他因为坚持“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

《孟子》对陈仲子形象着墨不多,用笔细致入微。写他所吃的李子,已经被虫子咬得剩下一半,别人肯定是弃而不顾的。陈仲子虚弱得走不了路,只能爬到井边。已经没有正常人咀嚼的力气,半个李子,咬三次才咽下去,然后才恢复视觉听觉。可是,他对于不义之物,即使由于不明究竟吃到嘴里,也要吐出来,才安心。清牛运震《孟子论文》说:“一路笔致,似嘲似讽,文格最别。以宕逸之气,写灵警之思,妙极!”类似的“廉士”形象在《礼记》的《檀弓》篇中出现过,也是宁可饿死不肯接受嗟来之食。《孟子》的描写场景比《礼记》更丰富些,文字更夸张些,但不失其真实性,与“齐人乞墦”之类寓言有所不同。

《孟子》散文对唐宋古文运动影响极大。韩愈以孟子继承人自居,称赞“孟子醇乎醇者也”。柳宗元论文,主张“参之孟荀以畅其气”。苏洵尤好《孟子》,有《苏批孟子》行世。王安石曾注《孟子》,为文亦学之。南宋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是学子必读的教材,其学术文化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