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骈文《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原文|翻译|赏析
释义

骈文《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原文|翻译|赏析

夫功未足以盖世,威不可以震主。必挟此者持之安归?〔2〕所以彭越醢于前,韩信诛于后〔3〕。况权位不及于此者,虚生危疑,而潜苞祸心,小拒王命〔4〕。是以谋臣将啖以节钺,诱而烹之,亦由借鸿涛于奔鲸,鲙生人于哮虎〔5〕。呼吸江海,横流百川。左萦右拂,十有余郡〔6〕。国计未及,谁当其锋〔7〕。我副使李公勇冠三军,众无一旅〔8〕。横倚天之剑,挥驻日之戈〔9〕。吟啸四顾,熊罴雨集〔10〕。蒙轮扛鼎之士,杖干将而星罗〔11〕。上可以决天云,下可以绝地维〔12〕。翕振虎旅,赫张王师〔13〕。退如山立,进若电逝〔14〕。转战百胜,僵尸盈川。水膏于沧溟,陆血于原野〔15〕。一扫瓦野,洗清全吴〔16〕。可谓万里长城,横断楚塞。不然,五岭之北,尽饵于修蛇〔17〕。势盘地蹙,不可图了〔18〕。而功大用小,天高路遐〔19〕,社稷虽定于刘章,封侯未施于李广〔20〕。使慷慨之士,长吁青云〔21〕。且移军广陵,恭揖后命〔22〕。组练照雪,楼船乘风〔23〕。箫鼓沸而三山动,旌旗扬而九天转〔24〕。良牧出祖,烈将登筵〔25〕。歌酣易水之风,气振武安之瓦〔26〕。海日夜色,云河中流〔27〕。席阑赋诗,以壮三军之事。白也笔已老矣,序何能为〔28〕?

【注 释】

〔1〕李藏:曾任浙西节度副使,故于此处称李副使。 广陵:治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唐时属淮南道扬州。

〔2〕震主:《史记·淮阳侯列传》:蒯生曰:“……且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3〕彭越:《汉书·黥布传》:“汉诛梁王彭越,盛其醢以遍赐诸侯。”醢,肉酱,此指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韩信:《汉书·高帝纪》:“十一年……春正月,淮阴侯韩信谋反长安,夷三族。……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夷三族。”王琦云:“此云越醢于前,信诛于后,恐误。”

〔4〕苞:通“包”。 小拒:稍拒。 王命:帝王的命令。《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三王之喉舌。”以上四句言,一些权威不及彭越、韩信的人,由于受到朝廷的怀疑,而发生叛变。《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一《唐纪》七十三:“宋州刺史刘展领淮西节度副史,……刚强自用,故为其上者多恶之。……时有谣言曰:‘手挚金刀起东方。’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展倔僵不受命,姓名应谣谶,请除之。延恩因说上曰:‘展与李铣一体之人,今铣诛,展不自安。苟不去之,恐其为乱。然展方握强兵,宜以计去之。请除展江淮都统代李峘。俟其释兵赴镇,中道执之,此一夫之力耳。”上从之。以展为都统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节度使,密旧都统李峘及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图之。延恩以制书授展。展疑之曰:“展自陈留参军数年,至刺史,可谓暴贵矣。江淮租赋所出,今之重任,展无勋劳,又非亲贤,一旦恩命宠擢如此。得非有谗人间之乎?”因泣下。延恩惧曰:“公素有才望,主上以江淮为忧,故不次用公,公反以为疑,何哉?”展曰:“事苟不欺,印节可先得乎?”延恩曰:“可。”乃驰诣广陵,与峘谋,解峘印节以授展,展得印节,乃上表谢恩。牒追江淮亲旧,置之心膂。三道官属遗使迎贺。申图籍,相望于道。展悉举宋州兵七千趣广陵。延恩知展已得其情,还奔广陵,与李峘、郭景山发兵拒之,移檄州县,言展反。”

〔5〕谋臣:指邢延恩。 节钺:指都统三道节度使的符信仪仗,借指官位。 诱而烹之:指邢延恩诱引刘展释兵赴镇,企图中道执之。 奔鲸:奔驰的鲸貌。《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名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杜预注:“鲸鲵,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哮虎:咆哮之猛虎:《诗经·大雅·常武》:“进厥虎臣,阚如虓虎。”虓通哮。《一切音义》卷十四《大宝积经》卷九十“哮怒”:哮,正体作“虓”。《集解》云:“虎怒声也,从九从虎。”以上四句言,谋臣(邢延恩)以都统三道节度使的官位,去引诱刘展上钩,这就好像借洪水给海中的鲸鲵,拿活人去喂老虎。

〔6〕左萦右拂:左边收拭,右边拂拭,比喻收拾对手轻而易举。《史记·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以上四句说:刘展叛军的势力浩大,可以呼吸江海,横流百川。他轻而易举地占领十多个州郡。

〔7〕国计:指邢延恩向肃宗建议诱擒刘展之计。以上二句言,即定的计策未能虑及,由谁来挡叛军的势头呢?

〔8〕三军:《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旅,有众一旅。”杜注:“五百人为旅,勇冠三军,言其勇敢。众无一旅,言其兵寡。”

〔9〕倚天之剑: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驻日之戈:《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10〕吟啸:长啸。 熊罴:喻勇士。《文选》陆机《辩亡论》:“哮阚之群,如熊如罴。”李善注:《尚书》:武王曰:“勖哉天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11〕蒙轮扛鼎之士:大力士。李密《移郡县檄》:“复有蒙轮挟辀之士,拔距投石之夫,冀马追风,吴戈照日。”《左传·襄公十年》:“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杜预注:蒙,覆也。《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裴骃《集解》:“韦昭曰:扛,举也。” 干将:剑名。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与其妻造剑二枚,一曰干将,一曰莫耶。 以上四句言,李公在战场向四方一声呐喊,像熊罴一样威武的勇士,就会像雨点一样云集,那些蒙轮扛鼎的大力士,均手持利剑,星罗棋布地出现。

〔12〕取天云、决地维:原指宝剑之利,此处指士卒战斗力之强。《庄子·说剑》:“此剑上决浮云,下决地纪。” 地维,谓地之四角。《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高诱注:“四角为维。”古人以为他是方的,四角以大绳为系,故云地维。

〔13〕虎旅:劲旅。王云:“太白所谓虎旅,指有力如虎之众耳。” 翕赫,隆盛貌。陆机《辩亡论》上:“饰法修师,则威德翕赫。”以上二句言,虎旅翕然大振,王师赫然出动。

〔14〕退如山立,进若电逝:王云:“此借用其字,以喻士卒进退用命之状。山立,言其如山之峙,卒难动摇。电逝,言其如电之流,倏然骤至。”

〔15〕膏:脂肪。 沧溟:大海。以上二句言,水战则江海飘满尸体,陆战使原野洒满鲜血。

〔16〕全吴:吴国。春秋时在今江苏、上海市大部和浙江、安徽一部分。此处用以指刘展之乱,波及江淮地区。

〔17〕五岭:指在今湖南与广东交界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王云:“文谓五岭之北,盖指江南、江西二道而言。”修蛇:长蛇。神话中的害蛇,此指叛军。《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18〕势盘地蹙:为敌所占,地盘减小。 图:图谋。 以上六句言,李藏用可谓横在楚塞的万里长城,捍卫着大唐江山。不然的话,五岭以北的广大地区,便会尽为敌所占,图谋恢复就不容易了。

〔19〕天高路遐:指离京城和皇帝很远。

〔20〕刘章:《汉书·文帝纪》:“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汉书·李广传》:“广与望气王朔语曰:‘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妄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广不为后人,然终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以上二句言,李藏用虽然能像刘章一样有安定社稷之功,但是他却像李广未得封侯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封赏。

〔21〕“使慷慨”二句:以上二句言,慷慨之士,仰天长叹,感慨不平。

〔22〕恭揖后命:王云:“恭揖后命,敬谨谦让,而俟天子之后命也。”

〔23〕组练:战士的组甲和战袍。《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师甲三百,被练以侵吴。”杜预注:“组甲被练皆战备也,组甲,漆甲成甲文;被练、练袍。” 楼船:《通典》卷一百六十:“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 楼船乘风:指晋龙襄将军王睿乘楼船出蜀伐吴事。

〔24〕箫鼓:指音乐歌舞。 三山:在今南京西南,长江东岸。《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润州上元县:“三山,在县西南五十里。晋王睿伐吴,宿于牛渚,部分明日前至三山,即此也。” 以上四句写大军移师广陵,乘舟而行的盛况。

〔25〕良牧:东汉末,州刺史改为州牧。良牧,即贤明的州郡刺史。此指金陵润州刺史。 祖:祖饯。 烈将:忠烈之将,指李藏用诸将。

〔26〕易水之风:《战国策·燕三》:“荆轲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泣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武安:今河北武安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军武安西……鼓勒兵,武安屋瓦尽振。”此二句形容饯行慷慨壮烈,军威盛大。

〔27〕“海日”二句:指宴会在晚间举行,太阳刚刚落山,夜暮降临,天上银河出现。

〔28〕序何能为:此乃李白谦词。意思是说,如今我李白已经老了,已写不好了。

【赏 析】

李白写此序的时间为上元二年作于金陵。李藏用时为浙西节度副使,平息宋州刺史刘展之乱后,在金陵将移军广陵,李白作此序以送之。作者于文中先写刘展之包藏祸心,次叙李藏用武艺高超,其军勇猛,所向无敌,其移军广陵,实为朝廷不能以功论赏之故,从而歌颂了爱国志士,又表现了对朝廷昏庸的愤慨。文章写得有气势,有情感。作者敢于直言,充分显示出李白的忠贞、耿直、刚正的性格。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