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韩敬霞《戈拉》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释义

韩敬霞《戈拉》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韩敬霞

【作家简介】见《摩诃摩耶》。

《戈拉》,刘寿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内容提要】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学毕业生毕诺业结识了帕瑞什先生和他的养女苏查丽妲。苏查丽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戈拉反对自己的秘书毕诺业和苏查丽妲谈恋爱,并且因为母亲安楠达摩依用了一个信基督教的女仆,而不去她房间里吃东西。戈拉本来打算驳斥宗教教条和传统习惯,但由于一个英国传教士攻击印度,他的爱国热情被激起来了,开始拼命维护一切教条和习惯。他说:“我们绝不允许我们的祖国站在外国法庭的被告席上受外国法律的审判。”戈拉相信存在一个“十全十美的印度”。安楠达摩依不禁为戈拉狂热地信奉印度教而担心,因为戈拉不是印度人,而是爱尔兰人留下的孤儿。

毕诺业没有戈拉那样坚定的信仰,他跑进安楠达摩依的房间里大吃了一顿,然后到梵社成员帕瑞什先生家里去了。戈拉和哈兰也先后来到帕瑞什先生家,哈兰是梵社的活动分子,戈拉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严厉地驳斥了他攻击孟加拉人的言行。戈拉的到来使苏查丽妲心情很激动,在社会和宗教方面,她不能同意戈拉的见解,但戈拉那一听见有人辱骂自己同胞便怒不可遏的表现,却使她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苏查丽妲和哈兰之间存在着不成文的婚约,但自从见到戈拉后,苏查丽妲的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她答应和哈兰订婚,以便为梵社服务,可是对戈拉的印象却越来越深,陷入矛盾痛苦之中。戈拉发现毕诺业竟然与帕瑞什先生一家去梵社做礼拜,非常气愤,为了不使毕诺业出问题,他也和帕瑞什先生一家接近起来。一天晚上,戈拉和苏查丽妲谈了许多问题,他对苏查丽妲说“到印度里边来,把她的一切东西,不论是好是坏,都全盘接受。看到缺点,你就尽力从内部给她医治,不过你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她,分析她,面对着她,和她连成一体。”戈拉坚信:“不管祖国受到什么创伤,不管它有多么严重,都有医治的办法;而且办法就操在我自己的手里。”与苏查丽妲的接触使戈拉一反常态地沉思起来,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他决定出门旅行。

戈拉来到农村旅行。他发现这里因循守旧,愚昧无知,认识不到自己的力量,对自己的幸福也漠不关心。令戈拉痛心的是,为了维持种姓的纯洁,他必须到一个欺压同胞的婆罗门家里去吃饭、住宿,这给他很大的触动。为了警察欺侮老百姓的事,戈拉亲自向县长提出了抗议,但没有任何结果。由于帮助受侮辱的学生,戈拉竟被关进了监狱。

毕诺业在与帕瑞什先生一家交往的过程中,喜欢上了帕瑞什先生的二女儿罗丽妲。为了抗议县长监禁戈拉,毕诺业和罗丽妲双双退出了预定在县长家里进行的戏剧演出。对于罗丽妲的决定,帕瑞什先生丝毫没有责备,但梵社的哈兰却大发雷霆,以维护梵社为名,就罗丽妲与毕诺业的关系大作文章。罗丽妲不肯屈服,她决定创办一所女子学校,邀请毕诺业一道工作,并公开声明,看不出和毕诺业结婚有什么不好。毕诺业顶住了哈兰的威胁,决定向罗丽妲求婚,可是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必须放弃新印度教,加入梵社。这使毕诺业很为难。

在戈拉入狱期间,安楠达摩依结识了苏查丽妲,明确表示希望看到戈拉和苏查丽妲结合。戈拉坐了一个月的牢,终于出狱了。出来后的戈拉走访了苏查丽妲,和苏查丽妲谈了很多。他表示自己坚决反对毕诺业按梵社仪式与罗丽妲举行婚礼,并指出,苏查丽妲应当属于印度这个民族,不应当属于梵社这个教派。对戈拉的几次来访,苏查丽妲既感到快乐,又有点害怕,从小就在她心里扎下根的风俗习惯和戈拉正在引导她走的新生活发生了矛盾,使她坐立不安。苏查丽妲的心越来越倾向于戈拉,拒绝了哈兰的求婚后公然宣布自己是一个印度教徒,戈拉是她的师傅。

毕诺业为了与罗丽妲结婚,没仔细考虑就提出了加入梵社的申请,但他的申请信却被罗丽妲撕了。等到两人再见面时,一致承认,他们的心是非常和谐的,为了结婚,谁都没有必要勉强改变现在的地位,应当忘记自己是印度教徒或梵教徒,只记住自己是人。帕瑞什先生认为他们这样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经过一番考虑后,还是同意了毕诺业和罗丽妲的结婚办法。毕诺业和罗丽妲即将举行婚礼,只有安楠达摩依、帕瑞什先生和苏查丽妲前来帮助筹备,罗丽妲的母亲和姐妹都不再理她,戈拉也拒绝参加婚礼。

戈拉经常到农村去观察农民的生活,了解农民的情况。戈拉发现,在这些村子里,宗教传统的束缚造成了许多残酷、罪恶的后果,“通过服务、爱情、同情、自尊和全人类的尊重,给予所有的人以力量、生命和幸福的宗教,连影子也看不到。传统只是把人分为各个等级,又把不同的等级互相隔离,甚至把爱情也赶得老远;它不愿人类探索的结果得以实现,只是在人类来往的路上到处设下障碍,戈拉再也不能用自己织成的幻想来欺骗自己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戈拉心里那爱情的种子也开始萌发起来,他原先一直千方百计地加以削弱、加以阻挠、掩盖起来的那些东西,现在已经冲破堤岸、非常清楚地显现出来了,他再也没有力量说它不合礼仪,或者卑鄙无耻了。于是,戈拉去找苏查丽妲,坚信苏查丽妲在等待着他的召唤。然而,苏查丽妲恰巧不在家,这使得戈拉的思想朝相反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他觉得自己在得意之中越出了常规,忽略了禁令,违反了祖国的习惯。他说:“对我来说,友谊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人觉得和女人来往是一件甜蜜有趣的事,我可不属于那一伙。”戈拉在心情十分激动的情况下,给苏查丽妲写了一张条子,说女人真正的幸福在于为大众谋福利、为宗教尽义务。苏查丽妲读了这条子后痛苦之极,觉得自己成了戈拉事业上的一个障碍,戈拉对自己再也没有什么期望了。

与此同时,戈拉为了洗涤狱中不洁的涤罪礼正在加紧筹备。这件事轰动了社会,戈拉自己也很重视,认为这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但戈拉的父亲克里什纳达雅尔却不准戈拉举行这种仪式,他说:“你不能突然变成一个印度教徒;不管你怎么希望,你都无能为力。要当印度教徒得从一个人的出身开始。”戈拉感到迷惑不解,想找父亲再谈一次,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戈拉的涤罪礼就要在河边举行了,但在仪式开始前,克里什纳达雅尔却派人把戈拉叫回家来,他告诉戈拉,戈拉的亲生父母都是爱尔兰人。霎时间,戈拉觉得他的一生就像是一个离奇的梦,从童年起建立起来的那个生活基础,现在碎成粉末了。他没有母亲,没有父亲,没有家乡,没有国籍,没有门第,甚至连神都没有。给他留下来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一片无边的空虚,他置身在这一片虚无缥缈之中,分不清东南西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戈拉来到帕瑞什先生家,额头上还点着那颗恒河标志身上还穿着那件绸衣。他激动地向帕瑞什先生述说了自己的身世,认为自己再也没有束缚,获得了完全的自由。自由后的戈拉发现自己站在了一片无边的真实之中,印度的一切善与恶、悲与欢、智与愚全都使他感到十分亲切,自己再也不必用虚假的东西去装饰它了。戈拉深切地体会到:“现在我真的有权为她服务了,因为真正的劳动场所已经在我面前展开——这不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这是为三亿印度儿女谋福利的真实的场所!”“今天,我真正是一个印度人了!在我身上,不再有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对立了。今天,印度的每一个种姓都是我的种姓,所有人的食物都是我的食物!”戈拉把帕瑞什先生看作自己的师傅,请他把那位属于一切人——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徒和梵教徒——的神的教义传授给自己,戈拉拉着苏查丽妲的手,两个人一起向帕瑞什先生行礼。

那天晚上,戈拉回到家里,把头匍伏在安楠达摩依的脚上,激动地高声说:“我到处寻找的妈妈原来一直坐在我的屋子里。您没有种姓,不分贵贱,没有仇恨——您只是我们幸福的象征!您就是印度!”

【作品鉴赏】《戈拉》是泰戈尔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集中体现泰戈尔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思想倾向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于1907—1909年在杂志上连载,1910年印成单行本。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广大印度人民特别是一些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殖民主义制度的危害和罪恶,掀起了一场反英爱国的社会运动。在一些爱国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围绕着民族解放运动、民主革命和国家前途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各持己见,相持不下。这种思想论争还与宗教派别的对立相纠缠,更表现出了它的复杂性。当时宗教的主要教派为“梵社”和“新印度教”。“梵社”成立于1828年,曾起过进步作用,1868年分裂后,一部分人反对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和平的方式在殖民统治的范围内争取政治权利。他们崇拜西方文化,轻视否定印度文化,走上了媚外投降的道路,这一派被称为“温和派”。与此相对立的是19世纪70年代成立的“新印度教”,这一派坚决反对崇洋媚外,主张用暴力推翻殖民统治,因而被称为“极端派”。但“新印度教”不加区别地维护印度一切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甚至保留落后的种姓制度,走上了复古主义的道路。泰戈尔在《戈拉》中所反映的正是这一时期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小说以印度教徒安楠达摩依和梵社成员帕瑞什两个家庭为活动场所,通过尖锐的政治论争和复杂的爱情纠葛,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专横和残暴,批判了梵社和新印度教的宗教偏见,歌颂了青年男女的爱国主义热情,号召印度人民在不分教派,不分种姓的基础上团结起来,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共同奋斗。

泰戈尔在《戈拉》中塑造了几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印度教青年戈拉和他的朋友毕诺业,还有梵教姑娘苏查丽妲和她的妹妹罗丽妲。其中戈拉的形象在小说中占据着中心的位置,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

戈拉是居留在印度的爱尔兰人所生,他的父母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死去。戈拉从小就被一个印度家庭所收养,完全成为一个印度人了。作者在小说中是把戈拉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来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构成他性格特征的基本要素,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便是他性格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小说一开始,戈拉就以一个极端派的姿态出现。刚刚大学毕业而走上社会的戈拉,十分痛恨英国的殖民统治,决心为祖国的自由解放献出自己的一切,对此他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不管祖国受到什么创伤,不管它有多么严重,都有医治的办法;而且办法就操在我自己的手里。”因此,戈拉担任了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成为印度教青年的一个领袖。然而,在反帝爱国斗争中,戈拉却走上了一条复古主义的道路。当一个英国传教士攻击印度教和印度社会时,他非常愤怒,为了反驳对方,不惜一切为印度教的缺点辩护,甚至著书立说。在戈拉的眼里,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他竭力维护印度教的一切陋习,严守教规,不吃异教徒的饭,不喝异教徒手里拿过的水,反对同异教徒的姑娘谈恋爱。戈拉的这种宗教狂热,使得他脱离了群众和现实斗争,势必陷入一种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爱国主义思想同宗教信仰发生了尖锐的冲突,戈拉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决定到农村旅行。

农村旅行是戈拉性格转变的开始。以教育者、救世主姿态出现的戈拉,在接触了农村的现实斗争以后,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印度教和种姓制度所造成的严重危害:不同信仰、不同种姓的人互相敌视,明争暗斗永无休止。各种教派之间持续不断的矛盾和纠纷,严重破坏了反帝爱国队伍的团结,阻碍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这活生生的现实,使戈拉开始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戈拉第一次打破了宗教偏见,到一个收养伊斯兰教孩子的印度教徒理发师家里,喝了水,吃了饭。农村旅行使戈拉的爱国主义思想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他逐渐把爱国主义思想融化到维护人民利益的实际行动中去了。这时的戈拉开始认识到印度教和种族制度的危害以及自身的一些弱点,但此时他还没有彻底否定印度教的许多糟粕和偏见。尽管如此,经过农村旅行这一段现实生活的教育,戈拉对印度教已没有以前那么虔诚了,再与人辩论时也显得软弱无力。他虽然依旧反对毕诺业和罗丽妲结婚,但也无法阻止他们,他自己也在与梵教姑娘苏查丽妲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情,违背了印度教的信仰。可见,戈拉的信仰基础已开始动摇。

戈拉思想矛盾的彻底解决,发生在他即将举行涤罪礼的时候。在涤罪礼开始之前,他的养父向他公开了他的真实出身,原来他不是印度婆罗门的后代,而是爱尔兰人的弃婴。这种身世使戈拉根本没有资格信奉印度教,也无权举行隆重的宗教典礼。这个秘密的揭露,使戈拉大为震惊,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像是一个离奇的梦,一切都没有了,只有一片空虚。但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又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他的出身使得他卸下了印度教和种姓的沉重包袱,他激动地说:“今天,我真正是一个印度人了!在我身上,不再有印度教徒、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对立了。今天,印度的每一个种姓都是我的种姓,所有人的食物都是我的食物!”这时的戈拉,已经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我真的有权为她服务了,因为真正的劳动场所已经在我面前展开——这不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这是为三亿印度儿女谋福利的真实的场所!”这是戈拉经过长期实践所得出的真实结论。

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艺术概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戈拉这一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戈拉身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极端派”的进步性和历史局限,他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印度人民抛开宗教偏见,为印度民族的解放而奋斗。泰戈尔在戈拉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因此对这一形象有不少的美化成分,但泰戈尔也只能把戈拉假想成一个爱尔兰人,这种身世使得他不得不抛开一切的宗教信仰,而真正的印度人能否像戈拉一样不分教派和种姓呢?这对泰戈尔来说恐怕也是个未知数。尽管如此,戈拉这一形象所体现的反帝爱国精神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这也正是《戈拉》这部小说的巨大成功之处。

《戈拉》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有其独到之处。翻开小说,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它那显著的论辩性。在小说中,议论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人物问的论辩往往多于行动,论辩几乎成了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全书共79章,而关于祖国、人民、政治、宗教、自由解放等论争的篇幅竟占了42章。小说的这种论辩性是与它的主题紧密相联的,小说所反映的是带有争论性的重大社会问题,本身就带有论辩的性质;而主要人物又是一群爱国但却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探讨国家大事时,自然要经常高谈阔论,争辩不休。小说通过丰富多彩的论辩,直接展示了当时印度社会的不同政治观点和宗教偏见,批判揭露了印度教和梵社的缺陷,肯定了热爱祖国、民族团结以及自由解放的思想。这种议论性描写,对反映复杂的社会思想,以及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探索起了积极作用。

小说在艺术上的另一个特色是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正反面人物的对比最为鲜明,如戈拉与哈兰的对比。戈拉是一个爱印度胜过爱自己生命的人,他不允许任何人辱骂自己的祖国和同胞,为此他不惜维护印度一切的、包括落后的历史文化传统。哈兰则是一个典型的民族败类,他蔑视印度优秀的文化遗产,说印度民族永远不会有任何成就,甚至说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神意的安排。戈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同哈兰卖国求荣的丑恶灵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反动的对比也更加分明。除了正反面人物的对比,小说中正面人物之间的性格也是相互对照的。戈拉与毕诺业,虽然都具有反殖反封建的思想,但在性格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戈拉性格刚强,遇事有主见,坚定无畏;毕诺业性格谦和,在现实面前缺乏信心,优柔寡断,畏缩不前。苏查丽妲和罗丽妲,也具有截然不同的个性。两人都追求自由解放,但一个温柔沉静,一个泼辣刚强。小说通过人物性格对比的描写方法,使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更为鲜明、逼真,同时也衬托出中心人物戈拉的性格,使之更加突出,并具有立体感。

泰戈尔是作为一个诗人而扬名于世的,他的小说中同样充满了诗情,《戈拉》中就充溢着一种浓郁的抒情色彩,表现出了一种诗的艺术感染力。这部小说是作者倾注巨大的爱国热忱创作出来的,所以小说自始至终都包含着一股感情的洪流,无论在事件的叙述、人物的刻画上,还是在景物的描写上,都流露出作者的极大热情,他那对殖民主义者和反动统治阶级的强烈憎恨,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爱戴,时时跃然纸上。小说最后,这种抒情气氛达到了高潮,戈拉关于“妈妈,您是我的妈妈”的一段抒情是作者对祖国——印度无限热爱的具体体现。小说中这种浓郁的抒情色彩不仅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唤起了读者深深的共鸣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