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陶尔夫《贺新郎》爱国诗词鉴赏
释义

陶尔夫《贺新郎》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陶尔夫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刘克庄

词写渴望恢复中原的壮志,讽刺当权者昏庸无能与苟且偷安,谴责南宋统治集团未能重用抗敌制胜的人才,呼吁志士仁人投笔从戎,共赴国难。这首词忧国伤时,意气风发,是刘克庄爱国词中有代表性的佳作。

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填词原委。“实之”,即词人好友王迈(1184-1248),字实之,有《轩集》,与刘克庄唱和甚多。刘克庄在《满江红·送王实之》中赞美他是“天生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这首《贺新郎》,原韵是王实之所作,他们反复唱和了五次。“三和”,即第三次和词。“忧边”,指南宋王朝的边境受到敌人侵扰,王实之和作者均深感忧虑。小序虽短,却清楚地交待了填词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心境。

因原词有“忧边之语”,词人“答之”,自然也离不开“忧边”这一主题。所以开篇第一句,便把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的现状,形象地描绘出来了:“国脉微如缕。”国家,也如同具有生命力的人一样,当她病入膏肓之际,她的命脉也细微得象一根线那样,随时可以断掉。这一句非常重要,它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说出了当时朝野上下仁人志士心里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以下词句,全由此一句引出。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爱国的志士仁人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坐以待毙,他们在等待着作战的军令:“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作者同广大爱国志士一样,渴望能象终军那样杀敌报国,俘获敌魁。挽救国家垂危的命运。《汉书·终军传》载,终军“自请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长缨”,长绳。“戎主”,敌人首领。“何时入手”一句,很值得玩味。它说明,南宋王朝并非没有象终军那样的人才,只是长期不得信用而已。下面,“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二句,对这一现实作了补充。这两句,看似驳斥南宋王朝用人标准过严,实际却是在嘲讽南渡以来一贯奉行的妥协投降政策。南宋王朝面对敌人无休止的侵扰,节节败退,屈辱求和,哪里是没有人才,没有英雄好汉?分明是怕抗敌(刘克庄写此词时,元已灭金,正逐步南侵)救国会影响统治集团的私利,故对抗敌志士百般排斥打击。作者对此明察于心,但不好直说,只能旁敲侧击,而揶揄讥讽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试看取当年韩五”至上片结尾,以韩世忠出身行伍、英勇抗金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人才是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不一定要有名师传授,问题在于朝廷是否敢于大胆起用。韩世忠行五,故称“韩五”。《琬琰集删存·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中说:“楚国(夫人)生五丈夫子,王其季也。”“谷城公”,指授张良以兵书的老人。《史记·留侯世家》载,这位老人对张良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所以后世称授张良兵书的老人为“谷城公”或“黄石公”。“骊山母”,传说中的仙人。《太平广记·骊山姥》引《集仙传》载,唐李筌在嵩山得黄帝《阴符经》,“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骊山下,逢老母”,“为说《阴符》之义。”后李筌“述二十四机,著《太白阴经》……仕为荆南节度副使。”“谈笑”,表示轻而易举,丝毫不费气力。“两河路”,指河北东路与河北西路(今河北及黄河以北的河南地区),当年韩世忠统率少量部队在此屡败金兵。这六句意思说,不妨看一看当年的韩世忠,他哪里有什么谷城公授与的兵法,也从未见过说讲《阴符经》的骊山老母,但他却在一谈一笑之间打败了入侵之敌,收复了河北东路与西路失去的国土。下片转写敌寇猖獗,形势紧迫,指出只有依靠忠贞的英雄人物才能保卫国家安全。换头从自身写起:“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作者回忆少年时期生活时,主要抓了两件事:一是下棋,一是联句。古代士人讲究精通琴、棋、书、画。词人对下棋颇为专精,他在另首《贺新郎》中说自己“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无勍敌。”“勍敌”,强敌。可见作者的棋艺与书法都很精通。然而本篇中词人强调的却是“联句”。“联句”,即两人以上,彼此接替造句,合组成诗。这里可以看成是泛指诗词创作。但是,词中的“槊棋”、“联句”,并非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而是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因为无论“槊棋”也好,“联句”也好,都是浪掷光阴,于国无补。所以下面紧接着说:“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揽镜”,即览镜。对镜自照,容颜衰老,多次失去报效祖国的大好时机。“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笔锋又转,再作顿挫,写当前敌军南下,边事紧急,又到报效祖国杀敌立功大好时机。“北风吹面”,喻敌南侵。“边上”,边地。。“冲”,冲车。“梯”,云梯。二者均为古代攻城之重要工具。“屡舞”,状攻城之战十分激烈。《后汉书·公孙瓒传》:“袁氏之攻,状若鬼神,梯冲舞吾城上,鼓角鸣于地中。”从“君莫道投鞭虚语”至“快投笔,莫题柱”是最后一段。词人指出,巩固边防,保卫国家,决不能只靠长江天险,而要紧紧依靠朝野臣民,特别是那些关键性的英雄人物。“投鞭”句,用苻坚南侵时的狂言。《晋书·待坚载记》:苻坚南侵时曾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虚语”,即不能实现的大话。这句提醒南宋王朝万不可轻视敌人南侵的野心。“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这两句再次强调人才的重大作用,决不可因有巩固的城池而放松对人才的使用。“制难”,克服危难。“金汤”,即金城、汤池。金,比喻坚固;汤,比喻沸热不可接近。“便可”,岂可,怎么可以。“张、许”,指张巡、许远。张巡、许远在唐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遏阻了叛军的进攻,是历史上著名英雄人物。“快投笔,莫题柱”两句,既是词人的决心与态度,也是与有志之士的共勉之语。表示:在生死已到最后关头之时,一定要抛弃个人功名利禄之想,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投笔”,用班超投笔从戎故事。《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视笔砚间乎?”后,班超在西域立功,封定远侯。“莫题柱”,表示不要空作书生。《华阳国志·蜀志》载:“(成都)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赤马驷车,不过汝也。’”这两句抒写报国决心,与开篇遥相呼应,上下辉映,一气贯注,结体完整而又紧密。

这首词写得激愤昂扬,意态纵横,充分表达出词人的爱国豪情。词的主题鲜明集中,有完整的构思与细密安排。入手直接点题,以下从正反两方面分别抒写,波澜起伏,顿挫有致。正面:写人间好汉,抗敌英雄与词人自己。反面:写统治集团压制人材,对敌人入侵掉以轻心,只顾依靠自然条件而无视英雄人物的作用。正是通过这两方面的反复抒写与强烈对比,才突出了抗敌卫国的意志与决心。刘克庄继承了辛弃疾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传统,夹叙夹议,用典很多。但这些典故大都用得恰当准确。议论未离开抒情,用典不脱离形象。所以,这首词仍然有很强的感染力。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5: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