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边国恩《洛东江》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释义

边国恩《洛东江》东方文学名著鉴赏

作者: 边国恩

【作家简介】赵明熙(1894—1942)号抱石,是朝鲜早期革命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诗人、“新倾向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1894年8月10日出生于忠清北道镇川郡的一个汉学者家庭。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后,他深怀亡国悲痛,蛰居乡里。1914年只身出走,拟赴我国北平投考军官学校,但中途被二哥阻回,未能成愿。1919年朝鲜爆发了反日爱国的“三·一”运动,他积极投入斗争,被投进监狱,过了几个月的铁窗生活。当年,赵明熙东渡日本入东京东洋大学哲学科学习。从1919至1923年,他在日本期间,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尤以泰戈尔对其影响最大,以诗歌创作迈出了文学道路的第一步,当年出版诗集《在春天的草地上》。

1923年回国后,赵明熙当记者并继续进行创作,陆续发表的作品有散文和小说,如《生活记录片断》、《到地下去》(1925)、《乡村的人们》、《新乞》、《低气压》、《致R君》(1926)、《同志》、《春善》、《一个夏日的晚上》、《洛东江》(1927)和《儿子的心》(1928)等。

特别是在1925年,赵明熙同李箕永、崔曙海、宋影等一起创建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同盟(即“卡普”)才开始了他创作的真正开端。他的小说《洛东江》是其代表作,表现了本世纪20年代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斗争,塑造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士形象,揭示了斗争胜利的前景,被誉为“新倾向派”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1928年,赵明熙赴苏联做教员和编辑,30年代中期还参加过苏联作协远东支部的工作,同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在苏工作期间,他写有诗歌《布尔什维克的春天》、《十月之歌》,散文诗《被蹂躏的高丽》和因作者早逝未能出版的长篇小说《在红旗下》和《满洲游击队》等。

1942年2月20日,赵明熙在苏联逝世,终年48岁。

赵明熙是一位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就其诗歌而言,表现出孤独、苦闷、空虚和消沉情绪,给人一种压抑感;就其小说而论,在题材的选择上有其独特的人物画廊,即主人公多半是失业潦倒的知识分子,个性鲜明,具有浓郁的抒情成分以及擅长细腻的心理刻画和传神的肖像描写。赵明熙的创作在朝鲜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他的名字将永远彪炳于朝鲜无产阶级文学的光荣史册。

《洛东江》,周必忠译,载《赵明熙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内容提要】一年初春,在一群背井离乡流亡中国间岛去的朝鲜难民中,有一个青年悲怆地唱起了那首悲凉的歌:

……

千载流呀万载淌,

洛东江呀洛东江,

纵然走到天涯海角,

怎能把你遗忘?

怎能把你遗忘?哎嗨呀!

唱歌的青年叫朴成云。他在“通向远海的洛东江渡口”,夹在“一行刚刚从车上下来的人”中。这群人,“大都是青年会员、衡平社员、妇女同盟盟员、佃农组合成员和社会运动团体里的人”,其中还有一位叫罗莎的女郎,她是朴成云的女友。

朴成云“是××监狱的囚犯,因为病重才被保释出狱”。大家看到病重的成云,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真是太狠毒了!一个壮实的汉子,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一定是受了严刑拷打,这伙魔鬼!”

“人如果死了,他们准会说是病死的。”

“应该送医院,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也不知道,病人自己一定要来。”

……

船靠了岸,大家先让成云上了船,“坐定以后,船在咿咿哑哑的摇橹声和哗哗的水声中向对岸驶去”。患了重病的成云恳求船老大为他唱一支歌,遗憾的是船老大不会唱歌,他只好请罗莎为他唱那支“富有地方特色的庆尚道民谣《尼尔里里》为基调的《春天来了》的歌子。“唱完了第三节,成云异常激动,脖子上暴起青筋,狂热地同她合唱起来”。

歌声停了,朴成云“发疯似地卷起袖管,把手浸进水里,一会儿撩水到胳膊上,一会儿用手拍打水面”。大家为他担心。他却说:“你们不要担心,我这样死了,也是高兴的。”“我在海外飘泊了5年,一想到江河,就忘不了洛东江……想到洛东江,就忘不了我是洛东江渔人的孙子、农夫的儿子……更忘不了朝鲜。”

朴成云确实是洛东江渔人的孙子、农夫的儿子。他的祖父捕了一辈子鱼,父亲种了一辈子庄稼。不忍心看着孩子失学的父亲,供他“念了私塾,又上了普通小学,直到进了道立简易农业学校……”

朴成云农校毕业后,独立运动爆发了。他扔掉了“农业助手”的差事,投身到运动中去。为此,他蹲了一年半的监狱。刑满后回到家里,他的母亲已不在人世,父亲投靠姐姐家居身。不久,他同父亲远离故土,去中国的东北谋生。

到了中国东北,照样不能生活,其后,“他辗转于南北满、老岭、北京、上海等地,一直从事独立运动”。当他“进入朝鲜以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一个民族主义者转变成为社会主义者”。

“他一踏进自己生活过的村庄,心里就非常难过。5年前离开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现在只剩下寥寥几户农家,代之而起的却是从未见过的白铁屋顶的大房子”。“从前的中农沦为贫农,贫农沦为佃农,如今佃农又失去了家园,星流云散,飘泊到他乡去了”。朴成云是个重感情的人,看到家乡的破败,乡亲们纷纷背井离乡,儿时的伙伴顺伊姑娘不知被卖到汉城还是平壤去了。每当想起这些,朴成云难过极了,于是用意志加以克制。他常说:“革命家应该有钢铁一样坚强的意志!”并以此为座右铭。他身体力行,深入群众,利用一切机会“启发和教育农民”,终于把佃农们组织起来,并取得了一些胜利。为捍卫农民兄弟的利益,他被“当成幕后操纵者抓走了,在警察局受到严刑拷打,又转到检查局关了两三个月,因为病重才准许保释出狱”。

他把被压迫的人们团结起来了;他把罗莎引上了革命道路……但在渡过洛东江之后的几天,他却死了。各团体送来了数不清的挽幛,其中一幅挽幛上写得最长,那就是他生前对罗莎说的要她“像一颗在最底层爆炸的炸弹”那段话。

罗莎在他的影响下重新踏上她已故爱人走过的道路。“但是,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有重返难忘的故土的一天!”

【作品鉴赏】赵明熙在其短篇小说《洛东江》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几乎没有肖像描写、心理刻画,但却有着社会主义思想萌芽的革命者——朴成云的形象。这类典型,在朝鲜现代文学史上并非罕见,其中也不乏精心之作,而《洛东江》独自绝响,成为这类题材的翘秀杰作,确实令人赞叹和深思。

作品以朴成云振翅飞翔的雄鹰的战斗一生为中心线,塑造了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萌芽的革命战士的形象。一般说来,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就更要求作家以“少”胜“多”,须以凝炼的笔墨,刻画人物风姿也只能抓住一两个侧面去作速写勾勒。其难度在某种程度上说未必小于中、长篇小说。然而,《洛东江》的作者,却能以其独具风格的艺术构思去铺展情节和刻画人物,使朴成云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并给人以不尽的余味。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作者剪材精到的艺术构思和体现个性的对话。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是描写夹杂于渡江人群中等候渡船到来的患了重病的朴成云,继而写他的身世、家庭和飘泊于外的5年以及返回故土后用社会主义思想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在写他与群众的血肉关系时,小说并未面面俱到,而只是撷取了两件事:一件是平息了青年会员、佃农组合员、妇女同盟盟员、平衡社员和买卖人的冲突;另一件是同农民一起捍卫苇地的斗争。作品并未详写朴成云为支持农民捍卫自己的苇地所遭受的磨难,也未交代“官府把苇子地定为‘国有地’”的前前后后,只是寥寥数语写“成云被当成幕后操纵者抓走了,在警察局受到严刑拷打,又转到检查局关了两三个月”。虽未详述,然而主人公恨谁,爱谁,和谁站在一起便昭然若揭。读者仍能从那些不着文字之处领悟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种寄实于虚和兼用略写、暗示的手法,确是小说剪裁的精到之处。作品主人公朴成云和女友罗莎的关系,也是作者匠心之独运。其实作者正是为了写朴成云,才穿插了罗莎其人其事。而罗莎的点滴进步正是在朴成云的直接影响下才获得的。

对话,也是这篇小说的特色之一。作品的对话既写得生动传神,又富于个性化。当患了重病的朴成云乘船渡洛东江时,他竟发疯似地把水撩到自己胳膊上,旁边的人见了,都为他担心,劝他说:

“你有病,还把手浸在冷水里,要出事的。”

“你们不要担心,我这样死了,也是高兴的!”

“你疯了?竟……”

“罗莎,你也卷起袖子,咱们一起把手浸到水里去。”

这段对话虽平淡无奇,却神情毕现:一边是重见洛东江,心情无比激动,简直像发了疯似的朴成云;一边是不了解主人公不听规劝的群众。虽然对话也只有几句,但活脱脱地展现出主人公对祖国的深情厚意,正如同他对罗莎讲的那样:“……一想到江河,就忘不了洛东江……想到洛东江,就忘不了我是洛东江渔人的孙子、农夫的儿子……更忘不了朝鲜。”这种朴实无华的对话,不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一种较强的穿透性的深度,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其在有限的篇幅里获得了全方位的升华。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