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袁枚 |
释义 |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袁枚诗词研究·重要诗人·袁枚 字子才,号简斋,晚称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家贫。刻苦为学,十二岁为诸生,二十一岁至广西巡抚幕府省其叔父,巡抚金鉷见而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受到金赞赏。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诏举博学鸿词,金荐枚应试。被荐二百馀人中,枚最少,虽报罢,但因之名满四方,乾隆三年,中举。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知县,分发江南。初为溧水知县,调江浦、沭阳,再调江宁。枚有吏才,敏捷干练,颇受两江总督尹继善赏识。乾隆十四年,以病乞休,三年后再出,发陕西以知县用,因上万言书于陕甘总督黄廷桂,不之省,寻丁父艰归,遂请归养母,卜筑于江宁小仓山,号随园。此后四十馀年不复出仕。性好游,“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自称一生“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所好轩记》),可见其坦率性格。其论诗,倡“性灵说”,主张诗要写“真性情”,并且是富于情趣、体现了机敏与机智的真性情。著《随园诗话》、《续诗品》以宣扬其论诗主张。枚诗多以个人生活中的真实感受为内容,如描写亲人、师友间的深厚情谊,夫妻间的爱情生活,漫游名山大川、探幽览胜所产生的激情等等。如:“江南江北路迢迢,同是门前水一条。一日两家流得到,如何人不似春潮。”(《寄鱼门》)在许多写景咏物诗中,往往别有会心,如:“华清宫外水如汤,洗过行人流出墙。一样温存款寒士,不知世上有炎凉。”(《温泉》)诗中也有一些揭露社会弊病、描写官场黑暗和对处于天灾人祸中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作品,如《府中趋》、《陇西将军》、《南漕叹》、《征漕叹》、《苦灾行》等。其作品大多浅易通俗,具有反传统精神,为一些卫道士所不满。其诗佳者,清新灵巧、情韵悠然;其劣者浮滑流易,鄙俚庸俗。亦工文,骈散皆佳,惟谀墓之作太多,为人所讥议。亦擅著小说,文笔颇生动。著有《小仓山房文集》三十五卷、《外集》八卷、《诗集》三十七卷、《补遗》二卷、《尺牍》十卷、《随园诗话》十六卷、《补遗》十卷、《随园随笔》二十八卷、《新齐谐》(即《子不语》)二十四卷、《续》十卷等。《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姚鼐为撰墓志铭。 |
随便看 |
- 《凡致思到说不得处始复审思明辨,乃为善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行戴情,虽过无怨;不戴其情,虽忠来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见人博弈赌戏,宜远而不宜近有人携妓作乐,不得随时打哄此为才成君子》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凡见人博弈赌戏,宜远而不宜近有人携妓作乐,不得随时打哄此为才成君子》原文解读|译文|感想
- 《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出于气质者第二,出于世俗者第三,出于自私者为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言信,只是为彼不信,故见此是信尔.》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什么意思|注释|译文|评说
- 《凡议婚姻……勿苟慕其富贵。》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论事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义繁说,众不见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则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仁),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诗文成集,且勿梓(zi子)行.一时所是,师友言之不服,久之自悟,未必不汗流夹背也.俟一二年朝夕改订,复取证于高明,然后授梓.》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以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说者,兑(悦)之也,非说之也……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zhui坠)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jin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读书先须晓得他底言词了,然后看其说于理当否.当于理则是,背于理则非.》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读书处事,当烦乱疑惑之际,正当虚心博采,以求至当.或未有得,亦当且以阙疑之意处之.若遽以所粗通之一说而尽废己所未究之众论,则非惟所处之得失,或未可知,而此心之量,亦不宏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读书既如古人面命,何书不当以敬对之!若不衣冠端坐看书,即是侮慢古人,须深戒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紬(chou抽)绎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Genius
- Unbeatable
- Discolor
- Prewar
- Heir
- Paltry
- Thwart
- Impart
- Incite
- Handkerchief
- Haze
- Handy
- Held
- Hue
- Handle
- quotient
- quotients
- quoting
- quran
- Quran, the
- qusay hussain
- qusay-hussain
- qusayhussain
- q.v.
- qv
- QVC
- qwerty
- R
- RA
- R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