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西方文学·音乐·布列兹
释义

西方文学·音乐·布列兹

西方文学·音乐·布列兹

法国作曲家、指挥家。1945年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曾受教于梅西安。创作风格上经历了多种变化,但始终追求新的音乐方向,一直是音乐潮流的先锋。1945年在巴黎创立多曼音乐会,1965—1975年更以世界著名乐团指挥和音乐指导的身份往返于欧美之间,在介绍、传播和提倡20世纪新音乐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布列兹曾在达姆施塔特受过全面的序列音乐影响。初期作品以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为基础,结合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的节奏手法以及威伯恩控制各种因素的手法。作品有两首钢琴奏鸣曲(1946、1948),女高音、合唱与乐队《水中的太阳》 (1948)等。很快,他开始寻求对音乐加以全面控制的技术,以反对新古典主义音乐并使其脱离勋伯格。1951年起,采用一种被称为“整体序列主义”的方法作曲,即把音高之外的其它因素从附属于旋律的传统关系中分离出来,全部加以序列化处理。如第一部为两架钢琴写的 《结构》 (1952),在音高,时值,音量,力度诸方面都受控于安排好的序列。他声称这部作品免去了一切旋律、和声、对位,因为序列结构已经使最基本的调式,调性概念不存在了,此类作品还有: 为十八件乐器写的《复调×》 (1951),具体音响的 《练习曲 Ⅰ 、Ⅱ》(1951—1952) 等。

女低音与室内乐《无主的锤子》标志着他转而写作脱离严格结构形式的作品。虽然手法上仍与序列音乐有关,却更加追求纤细轻松的格调和精美的音色。其后,他表现出对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敬重。《第三钢琴奏鸣曲》 (1956—1957) 反映了马拉美的美学思想,声乐作品《马拉美诗情即兴曲》后被引用到女高音与乐队《层层重叠》(1957—1962) 中,这部作品又称《马拉美画像》。与此同时,布列兹采纳了“偶然性”原理,上两部作品即具有偶然性因素,对速度,力度和乐章的顺序都给予演奏者选择的自由。第二部两架钢琴曲《结构》 (1956—1961) 也是此类作品。

利用电声和电子设备而获得特殊的音响效果,是布列兹后期作品的一个特征。乐队与磁带《能量之歌》 (1958) 要使用三个乐队,两个指挥,一条改变歌词读音使之变得无法理解的磁带以及录在磁带上的若干电子音响。扬声器要放在每面墙中间,另外一个要挂在天花板上以变化不定的速度转动。为八件乐器写的《……爆发/不变……》 (1971),每个演奏员通过麦克风把声音输入一个混合箱内,由一个操纵者把变更了的或不变更的声音传送到大厅各处的扬声器中。

1965年后,不断增加的指挥活动使布列兹的创作受到影响。1970年,他被任命为BBC交响乐队和纽约交响乐团指挥和音乐指导。70年代后期,他辞去指挥职务,担任在巴黎成立的音乐与音响学研究所的所长,研究和促进音乐家和科学家在开掘新的音乐材料方面的合作。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