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观止·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鉴赏
释义

《古文观止·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鉴赏

古文观止·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1】,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2】;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3】,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4】;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5】,皆已宾贡【6】;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7】,皆已销息【8】;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霑被者【9】,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鳞凤龟龙之属【10】,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11】,又尽章章如是【12】。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13】?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 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 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 思虑有所未及, 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 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 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 而非圣人之才, 而无叔父之亲, 则将不暇食与沐矣, 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14】?维其如是【15】, 故于今颂成王之德, 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16】。天下之贤才, 岂尽举用? 奸邪谗佞欺负之徒, 岂尽除去? 四海岂尽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 岂尽宾贡? 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 岂尽销息? 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 岂尽修理? 风俗岂尽敦厚? 动植之物, 风雨霜露之所霑被者, 岂尽得宜? 休征嘉瑞, 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 其所求进见之士, 虽不足以希望盛德, 至比于百执事, 岂尽出其下哉? 其所称说, 岂尽无所补哉? 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 亦宜引而进之, 察其所以而去就之【17】, 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 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 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18】。惟其昏愚, 不知逃遁【19】,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古之士, 三月不仕则相吊, 故出疆必载质【20】; 然所以重于自进者,以其于周不可, 则去之鲁; 于鲁不可, 则去之齐; 于齐不可, 则去之宋, 之郑, 之秦, 之楚也【21】。今天下一君, 四海一国; 舍乎此, 则夷狄矣, 去父母之邦矣。故士之行道者, 不得于朝, 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 士之所独善自养, 而不忧天下者之所能安也; 如有忧天下之心, 则不能矣。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书亟上【22】、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宁独如此而已【23】, 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下是惧。亦惟少垂

察焉【24】!渎冒威尊,惶恐无已【25】。愈再拜。



【注释】

【1】辅相:宰相.

【2】方:正当.哺:衔在口中的食物.

【3】奸邪:凶恶.谗(chan):背后说坏话。佞(ning):谄媚逢迎.欺负:虚伪欺诈。

【4】四海:古人称中国四周都是海,故把中国称四海之内,简称四海.虞:忧。

【5】九夷八蛮: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南方部族为蛮。相传夷有九种,蛮有八种。这里指边远地区的一些部族。荒服之外:指非常偏僻的边远地区。

【6】宾贡:归服纳贡。

【7】时变:季节气候的变异.妖:反常的变化。

【8】销息:消失停止。

【9】霑被:浸润覆盖.

【10】休征:休,美好。征,迹象.嘉瑞:吉祥的预兆。属:类。

【11】辅理承化:辅佐帝王治理,奉承帝命教化百姓。

【12】章章:明白显著.

【13】百执事:指百官。

【14】特:只是。

【15】维:相当于“以”、因为,维与惟、唯通。

【16】近:指地位职权与周公相近。

【17】所以:根据的是什么。去就:离开或起用。

【18】及:到。阍(hun)人:守门人。

【19】逃遁:指归隐山林.

【20】吊:慰问.质:通贽。初次进见君王或大臣所持的礼物。

【21】之:往。

【22】 亟 (qi):频,多次。

【23】宁独:岂只.

【24】惟:希望.垂:由上而下地悬垂.表恭敬,如“垂怜”。

【25】 已:止。



【赏析】

《古文观止》上,此篇后的原评语说:“气杰神旺,骨劲格高,足称绝唱。”的确, 此信写得高屋建瓴, 不同凡俗。

唐德宗贞元十一年, 韩愈考取进士已四度寒暑, 被阻于吏部的博学宏词科, 一直未获官职。于是, 在这年春天, 给当时的宰相三次上书, 希图得到重用。然而, 均无结果。在前两封信里, 韩愈主要从自己希望得到任用和提拔的角度提出问题, 情词恳切。当第二封信发出二十九天之后, 望眼欲穿的韩愈仍未听到宰相们的片言回复, 于是又写了这情词慷慨的第三封信。

此封信一反前两信自诉穷窘的乞求哀怜之态, 从为国求贤, 重视人才的高度立论, 抒发自己心忧天下、无缘报效的苦闷, 与胸怀社稷, 未能仕进的慷慨。叙述角度从主观的自我陈情, 变成了对宰相任务、要求和政绩的客观评价。

信的一开篇, 劈头立论, 如刀削万仞之峰飞峙面前。“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 三吐其哺;方一沐, 三握其发。”“吐哺握发”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 中有所记载。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说:“我一沐三握发, 一饭三吐哺, 起以待士, 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他一顿饭中三次衔着食物出来见客, 洗一次头发, 曾三次握着浸湿的头发出来迎宾,唯恐失去天下贤能之人。通篇以“吐哺握发”求贤若渴为出发点, 反复辩证, 洋洋洒洒, 铺张恣肆。

为了论证周公“为辅相”“急于见贤”的美德, 作者用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的笔法, 先极言周公时的政治修明, 功绩显赫, 无须求士, 以衬托其“吐哺握发”的盛德。文章连用了九个“皆已”,“天下之贤才, 皆已举用; 奸邪谗佞欺负之徒, 皆已除去; 四海皆已无虞; 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 天灾时变, 昆虫草木之妖, 皆已销息; 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 皆已修理; 风俗皆已敦厚; 动植之物, 风雨霜露之所霑被者, 皆已得宜; 休征嘉瑞, 鳞凤龟龙之属, 皆已备矣。”这组排比句, 字数多少不等, 句式长短不齐,“文有反顺, 起伏顿挫”, 显得生动跳跃, 如江河滔滔, 一泻千里, 气势恢宏, 造成“气杰神旺”的语言压力, 使周公时期的鼎盛太平气息扑面而来。“使读者但见其精神, 不觉其重叠。”(《古文观止》原评) 紧接着, 韩愈又将周公取得功绩的有利条件列出。主观上, 周公本人有“圣人之才”; 客观上, 周公凭“叔父之亲”, 所以, 他“辅理承化之功”如此昭著明显。从周公的角度看来, 似乎大可不必“吐哺握发”而求贤选士了。作者又连用三个“岂复”的反问句, 层层递进地从贤士的角度发端。在政治清明,风调雨顺, 祥端出现, 四海无虞的情势下,“所求进见之士, 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但不可能贤于周公,“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 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作者进一步从贤士请求进见的角度提出问题, 既然不能再有贤于周公者; 不能再有贤于百执事者; 不能再有“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那么确实是大可无须“吐哺握发”选用贤能了。以上,从周公和求进之士两个方面指出朝野再无贤能之士了。可是,作者猛地将笔锋逆转,使读者全无防备,令人警醒.“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唯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而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在天时、地利、人和,治绩卓著的情况下,周公犹能“求之如此其急”,实在难能可贵。在这一转折中,作者又将其对周公的褒扬之情,从另一个方向往高处推进一步.以上的实写,作者的意旨已明白无余。然而,下面又虚设一笔,于无中生有,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也使文气更加生动活泼、流畅。“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那么,他就没有时间吃饭、沐发了,“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一实一虚,虚实结合,委曲反复,周公体国勤政之行,跃然在目;拳拳待士之心,令人感动.本段最后,一句总论戛然收住,恰到好处。“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至此,作者将周公的美德写得淋漓尽致。且此段以“周公之为辅相”开篇,在正逆虚实的反复描写之后,落在“称周公之功不衰”,前后呼应,严谨完整。

下面一段,作者只把第一段的文字稍加改动,将九个“皆已”改成九个“岂尽”,使陈述句变成了反问句,以“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总领全段。既然现在阁下作为宰相,身分与周公也相近了,那么,与周公相比,诸公政绩如何呢?句句使宰相们扪心自问,引咎自责.句句诱导读者们把今之“阁下”与昔之周公两相比照,为“为辅相者”提出了具体可感的楷模,给读者提供了衡量宰辅的客观标准。紧接着作者又连用了两个“岂尽”,是上段“岂复有……哉”变化而来。从“所求进见之士”的角度说起,“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此段最后一句,依然落在宰相上,“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十一个“岂复有……哉”的反问句排比,语音铿锵,长短错落,变化中见规整,温文中有力度,委婉中见锋芒。

至此,信的节奏抑扬顿挫,情绪亢奋激昂,直是“一路顿跌而下,如怒涛出峡”全无遮拦.如果说前两段是论“为相之道”的话,那么,下面的部分则是“论士之情”了.这部分写来情急语缓,所论又句句不离上书的衷曲,读来回肠荡气,令人感慨不已.

先言及反复上书的本意。“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一句话把前面有关周公的议论与写信本意呼应起来.并说明因反复上书不见回音,才说到周公为相的“吐哺握发”。接着作者从两个方面说明反复上书的缘由。第一,“天下一君, 四海一国”, 舍此无以报效国家。“古之士三月不士则相吊。故出疆必载质。然所以重于自进者, 以其于用不可, 则去之鲁。于鲁不可, 则去之齐。于齐不可, 则去之宋、之郑、之秦、之楚也。”如果这样, 自然没有“书再上”“不知逃遁”的情况了。作者在谈及不必反复上书的情况之后, 一个转折, 申述了不得不反复上书的理由,“今天下一君, 四海一国, 舍乎此则夷狄矣, 去父母之邦矣。“既然不存在周游列国以展其才的客观形势, 而是“天下一君, 四海一国”, 作者如何不反复上书呢?第二,“士之行道者, 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山林者, 士之所独善自养而不忧天下者所能安也。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作者强调自己的“忧天下之心”, 安能不反复上书? 至此, 作者以古人之心、古人之道论今世之事, 因情势不同, 必反复上书以自荐。“舍此则夷狄矣, 去父母之邦矣。”“不得于朝则山林而已矣。”“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四个“矣”字连用, 造成了情急意切的语言效果, 烘托出作者反复上书的心情。而下面两句“故愈每自进而不知愧焉, 书亟上, 足数及门而不知止焉。”两个虚字“焉”的运用, 将急切的语势缓解下来, 准确地表现了作者虔敬的意绪, 而“不知愧焉”“不知止焉”, 恰又与这段起首的“不知逃遁”相呼应, 使文章一波三折, 回环往复, 处处意旨不断。

书信的结尾处亦巧妙。“宁独如此而已, 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贤之门是惧, 亦惟少垂察焉。”“大贤之门”又与开篇的“周公之为辅相”照应, 使首尾贯通。并又一次强调了反复上书本意, 以“不得出大贤之门是惧”, 所以才“渎冒威尊, 惶恐无已”地写了此信。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2: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