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观止·《左传》·寺人披见文公》鉴赏
释义

《古文观止·《左传》·寺人披见文公》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寺人披见文公

(僖公二十四年)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1】。寺人披请见【2】。公使让之,且辞焉, 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3】。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4】,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5】,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6】,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7】!”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8】,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注释】

【1】吕、郤(xi):吕甥(即阴饴甥)、郤芮,晋大夫,都是晋惠公的亲信旧臣。晋文公为公子逃亡在外时,惠公曾经要杀死他,所以文公即位后,吕、郤怕被逼害。晋侯:即晋文公重耳。

【2】寺人:宫内的侍卫小臣,即后世的宦官。披:寺人的名。

【3】蒲城:在今山西隰县西北。鲁僖公五年,晋献公(重耳的父亲) 命寺人披攻蒲, 收捕重耳, 重耳逃走。女: 同“汝”你。宿: 一晚为一宿。

【4】 田: 打猎。惠公: 晋惠公, 名夷吾。中宿: 第一天。

【5】 祛 (qu): 衣袖。

【6】 齐桓公射钩而使管仲相: 《左传·庄公九年》载: 鲁送公子纠回国, 在乾 (地名) 与公子小白发生战斗, 公子纠的部下管仲用箭射中了小白衣上的带钩。后来小白即位为齐桓公, 却不追究这件事, 反而任命管仲做相国。

【7】 刑臣: 这里是披自称, 因披是受了宫刑的阉人。

【8】 己丑; 是当年3月29日。

【赏析】

为君之道, 古人说得太多了, 在 《左传》里也俯拾皆是, 但像寺人披这样以嘲讽和胁迫的口吻向国君“讲解”君道的, 则实属少见。而国君晋文公竟也听进了他的话, 从而免除了即将临头的大难。这一切, 都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就长了。

晋文公, 在即位前就是著名的公子重耳, 他曾由于家族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纷争, 被迫在外奔亡19年, 这期间, 也仍然不时地遭受来自国内的迫害, 他在晋国的仇人可谓太多太多了。当他回归故国, 荣登王位之时, 那些得罪过他的人心怀畏惧, 不免为自己的生死荣辱担忧, 吕甥和郤芮这两位前晋国君主晋惠公的亲信旧臣, 更是坐卧不宁, 最后策划了阴谋, 要放火烧毁晋文公的宫室, 杀掉晋文公, 谁知是这个小小的宦官寺人披, 败坏了他们的阴谋, 搭救了晋文公。这篇故事主要就是记载了寺人披求见晋文公的过程。

当寺人披求见时, 晋文公严辞加以拒绝, 让侍从历数寺人披的“罪状”, 因为寺人披曾两次替晋献公谋害晋文公, 并且告诉寺人披, 当初被寺人披斩断的那只袖子还保存着, 表示对此仍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但寺人披既不恐惧, 也不认“罪”, 反而却唇枪舌剑地予以回答。他劈首就含讥带诮地教训晋文公:“臣谓君之入也, 其知之矣。若犹未也, 又将及难。”意思是说, 我以为您这次回国, 已经懂得做国君的道理了, 要是还没有懂得, 那恐怕您又将遭受祸害。这番话说得危言耸听, 极为严重, 在臣子与国君的对答中绝无仅有,“及难”一句又隐含深意, 使他所掌握的机密微露端倪, 足以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 这时听者的态度自然缓和起来, 并开始注意聆听下文, 而寺人披便抓紧时机逐层辩驳晋文公的谴责。

寺人披的辩驳之词共分两层: 第一层, 辩晋文公所说的“虽有君命,何其速也”之意, 寺人披首先立论:“君命无二, 古之制也。”使人无懈可击,指出自己是奉君命行事、理当竭尽全力,那么当然是速度越快越好了。这样一来,他就摇身一变从罪人而成了忠君的功臣,而他现在来见文公,也显然是出于忠君的本意。第二层,辩晋文公所说的:“夫祛犹在,女其行乎”之意,这一层是关键所在,因为寺人披在此所言已经远远超出为自己开脱的范围。寺人披找到了“君人之道”的最好楷模,就是不久前齐国发生的事情:管仲曾用箭射中过齐桓公衣上的带钩,但齐桓公却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这个故事和晋文公所处的形势极为相似,而且“射钩”和“斩袖”也是性质一样的,只是晋文公所面临的是能否出来接见寺人披。晋文公是否能有齐桓公那样的胸怀和气度,就看此举了。紧接着,寺人披又指出此举事关重大,非同小可,因为,晋文公要是跟齐桓公的做法不同,就根本都不用晋文公来说让寺人披走开,要离开晋国的人很多,又何止披一个呢!此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精彩之极,它点明了旧臣们害怕被晋文公惩处的恐惧心理,警告晋文公人心不稳,国家潜藏着动乱的危机。

这岂是答辩,简直是胁迫,晋文公再也坐不住了,他已别无选择,不得不立即召见寺人披。直到这时,寺人披终于获取了晋文公的信任,使自己的情报增强了可信度,于是便将即临的祸事密禀晋文公。晋文公得以立即采取防范措施,终于平息了一场叛乱。

寺人披其人,谁得势就依附谁,为谁效忠,本不值得称道,但是,他不愧为鬼杰之才,他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坦然地求见文公,并且敢于用讥讽的口吻、犀利的语言,对文公进行“训戒”,晓之以利害,说服了晋文公,从而使晋文公改变了对旧臣们的态度,保全了晋文公的生命,对晋文公统治时人心的归附起了重要作用。而晋文公也不愧是贤明之主,他能捐弃前怨,而不是一意孤行,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宽宏大量。看来,齐桓公、晋文公能够相继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决不是偶然的。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