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孟门山》鉴赏
释义

《古文·孟门山》鉴赏

古文·孟门山

郦道元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1),西四十里有风山(2),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3),与龙门山相对(4)。《山海经》曰: “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5)”《淮南子》曰: “龙门未辟,吕梁未凿(6),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 “北发孟门九河之隥。(7)”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8),兼孟门津之名矣(9)

此石经始禹凿(10),河中漱广(11),夹岸崇深,倾崖返捍(12),巨石临危,若坠复倚(13)。古之人有言: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14),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15)。其水尚奔浪万寻(16),悬流千丈,浑洪赑怒(17),鼓若山腾(18),浚波颓垒(19),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20),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注释〕 (1)北屈县: 在今山西省吉县北。(2)风山: 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3)孟门山: 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4)龙门山: 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北。(5)黄垩(e): 黄色石灰质的土壤,可作涂料。涅石: 一种黑色石。(6)吕梁: 吕梁山,在今山西省西部地区,南与龙门山相接。(7)隥: 同“磴”,险峻的山坡。(8)阸: 即“阨” ,阻塞的地势。(9)孟门津: 在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南。(10)经始: 开始。(11)漱: 冲击。广: 开阔。(12)返: 回冲。捍: 摇动。(13)倚: 依靠。(14)素气: 白气。(15)窥: 看。深: 深处。魄: 心魂。悸: 惊动。(16)寻: 古代八尺为一寻。(17)浑洪: 水势浩大。贔(bi)怒: 发怒。(18)鼓: 鼓荡。山腾: 象山腾起。(19)浚(jun)波: 深大的波涛。颓垒: 水势平缓。(20)慎子: 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一书。

〔鉴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 “西岳峥嵘何壮哉! 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李白)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这些唐宋诗人笔下的著名诗句,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形象。它们或者表现了黄河静穆悠长的情韵,给人以空间的辽阔感和时间的永恒感; 或者表现了黄河排山倒海的气势,一往无前的精神,滔滔不绝、浩浩荡荡的伟力。毫无疑问,这些诗句的艺术成就都是极高的。然而,早在公元六世纪初叶,就有一段精采的文字描写了黄河的形象,为唐宋诗人描写黄河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孟门山下的一条注。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多侧面地描绘了河水咆哮闯龙门的壮观景象,充分展示了黄河的美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这段文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孟门山,后一部分写黄河过孟门的壮观景象。

在文章的前一部分里,作者先两用“顶真”手法,准确而又清晰地交代了孟门山的地理位置。接着三引古籍,令人信服地介绍了孟门山的地质与孟门山的来历。先引《山海经》,说明地质情况: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再引《淮南子》,说明来历: 相传当“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的时候,在“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的情况下,由“大禹疏通”而成。又引《穆天子传》中“北发孟门九河之隥”的说法,印证《淮南子》的记载。最后,作者得出结论: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既然是“龙门之上口”、“河之巨阸”,那么,奔泻的河水突然受阻,必然更加愤怒,也就会格外壮观。这里,为下文大写河水做了铺垫,造成了先声夺人之势。

文章的后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写。“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这是第一个层次,作者以夹岸山势的描写起头,用滴水穿石的道理作结,从而说明了这夹岸山石的奇特的形状,正是由于黄河水流的冲击形成的。作者落笔于山,而意归于水。我们从这里似乎看到了河水与孟门山搏击的形象。自从大禹凿通孟门,为黄河的前进开辟了道路以后,黄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冲击、洗刷着孟门。几千年过去了,黄河不仅使自己河身日益增宽,而且竟然把两岸大山掏空了。那巨大的山石凌空欲坠,却又依山靠壁,并不掉下来,实在是天下奇观。作者面对此山此水,不禁联想起《汉书》中关于“泰山之溜穿石”的说法,对“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道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黄河与孟门山搏击的形象是一个勇猛的战士的壮美的形象。在这个形象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黄河无穷无尽的无坚不摧的伟力,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韧劲。“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这是第二个层次,作者描写远望黄河急流撞击溅起的白色雾气,就象行云一样浮动,揭示了黄河柔美的一面。同时,这里也形象地告诉人们: 黄河水的无坚不摧的力,恰恰是由运动着的一点一滴的柔水汇集而成的合力。第三层正面描写黄河波涛汹涌过孟门的壮美景象,这是全文的重点。“奔浪万寻,悬流千丈”,这是写水流的速度和气势。由于孟门山口河道的水位差而形成了急浪奔泻、无比迅疾的速度,和从天而降、排山倒海的气势。河水犹如一群受惊脱缰的野马,又如一注飞流直下的瀑布。“浑洪贔怒” ,这是写水流的声响。奔涌的河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象发怒狂吼的猛兽,呼啸向前。“鼓若山腾,浚波颓垒” ,这是河水的形体。水势鼓荡,好似群山腾涌; 波涛叠起,一浪赶一浪。滔滔大河呈现出一种前进的动势,一种大起大落的曲线美。这里,场面壮阔,气魄雄伟。作者身临其境,对古书中的记载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战国时慎到所著的《慎子》中说: “河之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对黄河水过孟门时的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惊叹不已。在这后一部分里,作者先以石写水,再由古语“水非石凿,而能入石”,揭示了奇山的由来,进而过渡到直接写水。直接写水,又从远望水流撞击溅出的浪花写起,再由“窥深魄悸”,引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一层接一层,承转自如; 一层进一层,层层翻进,最后推出文章最精采的段落。而读者惊叹未已,文章却又戛然而止。这就把黄河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堪称全文的一个豹尾。

美学家告诉我们: 无机自然物并不都美,只有以突出的个别的光色形声现象,充分地体现了现象种类普遍性的才美。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光芒、色彩、形状、声响之美的事物,以它突出的个性充分地体现了共性的时候,它才是美的。郦道元之所以面对“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的河水赞叹不已,就是因为这段河水是美的。这段河水的美,首先,在于它美的独特性。它固然呈现出与江水海水不同的风貌,同时,这段山水也是大河上下一万二千里最为壮观的一段。正如有人论述到郦道元的这段文字时所说: “黄河经过龙门,正是最奇险之处,写来惊心动魄。”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最奇险的山势产生了最壮观的水,它集中地体现了黄河的精神、性格、气魄和风采。其次,在于它美的丰富性。它不但具有内在的无穷无尽的伟力,具有百折不回的韧劲,而且具有外在的色彩之美、声响之美和形体之美,给人以雄伟壮阔的美感,但有时它又呈现出温柔和细腻。再次,在于它美的流逝性。水流在不同地段,从上口到下口,又具有“奔浪万寻”与“浚波颓垒”的变化。

郦道元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曾亲到黄河流域考察,因此,对黄河形象的描写非常真切。描写的真切首先表现在,作者为表现孟门山口黄河之水的美设置了一个独特而又真实的环境。文章不急于正面表现黄河水流过孟门的形象,而是先从山写起,远铺近垫,渐渐逼近,充分描写了孟门山的奇特险要的地形山势,这样,奔腾澎湃的黄河形象在最后出现,就显得格外自然和真实。本文描写的真切还表现在,作者用词造句很讲究形象性。比如: 用“倾崖返捍”,写水势汹涌冲击山崖; 用“若坠复倚” ,写巨石凌空欲坠不坠; 用“素气云浮”,写水流撞击溅起的水珠雾气; 用“魄悸”形容紧张的心理; 用“浑洪”摹状河水的声响; 用“山腾”比喻波浪起伏。如此等等,无不形象、妥帖。作者用词造句还很注意语言的节奏感。文章前一部分记山用参差不齐的句式,文章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从“此石经始禹凿”开始,文章句式以四字句为主,比较整齐,节奏开始加快。到“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密集型的四字句式,节调铿锵,语气急迫,有如骏马注坡,与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水势相适应,使人读其文,如见其水。最后,以“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一个判断长句,稳稳地将全文收住,可谓水到而渠成。此外,作者五次征引古籍,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黄河是壮美的,郦道元笔下的黄河更富有艺术的魅力。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怎样表现自然美,使之成为艺术的美,《水经注》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难怪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中这样说: “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