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治家名言·龙文鞭影—明萧良有《十五·删》原文|译文|赏析 |
释义 |
治家名言·龙文鞭影—明萧良有《十五·删》原文|译文|赏析治家名言·龙文鞭影—明萧良有等卷二《十五·删》原文|译文|赏析 【原文】
令威华表,杜宇西山。
【译文】
丁令威,汉辽东人,在灵虚山学道,后来化成鹤飞回辽东,栖息在城门华表上。有个少年举弓想射它,鹤盘旋空中,用人的语言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里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派鳖灵凿渠治水,后自认为德行不如,便让位给鳖灵,居西山。
【原文】
范增举玦,羊祜探环。
【译文】
秦末刘邦率军占领秦都咸阳,项羽大怒,摆下鸿门宴,项羽谋臣范曾在席间多次举起自己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项羽因不忍下手,结果让刘邦逃走。晋羊祜五岁时,一天忽让乳母到邻家李氏园里的桑树中探取金环。李氏知道后说:“这是我死去的儿子丢失的东西。”因此人们认为羊祜的前身就是李氏的儿子。
【原文】
沈昭狂瘦,冯道痴顽。
【译文】
晋沈昭略有一次喝醉了酒,路遇王约,问道:“你为什么又胖又痴呢?”王约回答说:“你为什么又狂又瘦呢?”契丹灭后晋,后晋宰相冯道去朝见契丹国主耶律德光。耶律德光责备冯道对后晋不忠,冯道不能回答。又问他为什么来朝,冯道回答说:“无城无兵,怎敢不来?”耶律德光讽刺他说:“你是何等人?”冯道回答说:“我是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耶律德光大喜,任命为太傅。
【原文】
陈蕃下榻,郅恽拒关。
【译文】
东汉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仰慕徐稚的才德,在府中为其特设一榻,每次徐稚一走,就把它悬挂在墙壁上。唐王勃作《滕王阁序》,中有“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之句。东汉郅恽为上东门侯。汉光武帝有一次打猎夜归,郅恽按规定拒不开城门,光武帝只好从其他门入城。
【原文】
雪夜擒蔡,灯夕平蛮。
【译文】
唐蔡州吴元济叛乱,李愬奉命征讨,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攻下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了叛乱。北宋狄青曾任广西宣抚使。元宵灯节时,他令副将在军中聚饮庆祝,自己则带领精兵守关。蛮人想乘宋军过节时偷袭,被狄青打得大败。
【原文】
郭家金穴,邓氏铜山。
【译文】
东汉光武帝皇后郭氏的弟弟郭二兄,常受光武帝赏赐,以至家财亿万,当时号称“金穴”。西汉邓通为汉文帝所宠信,有个看相的对邓通说:“你的命相注定要穷饿而死。”文帝得知后把蜀郡严道县的铜山赐给了邓通,并准许他自行铸钱。因此邓通家道巨富。后汉景帝即位,免去邓通的官职并没收了家产,邓通果然穷饿而死。
【原文】
比干受策,杨宝掌环。
【译文】
西汉何比干,汉武帝时往廷尉。他办案仁义宽恕,平反了许多冤狱,救人数千。一天有个老妇人送给他许多策说:“你平反了很多冤狱,今天送策给你,使你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汉杨宝生性仁慈。传说他九岁时曾救过一只受伤的麻雀。麻雀伤愈后,有一天忽然变成了黄衣童子,送给杨宝四枚白玉环,说:“好好收藏这些白玉环,它会使你子孙品行高洁,累世为三公。”
【原文】
晏婴能俭,苏轼为悭。
【译文】
春秋时晏婴为齐国相国,生活节俭,吃饭时桌上从没有两碗肉,妻妾不穿帛衣,祭祀祖先时肉总是装不满祭器,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别人认为他过于节俭,他却认为没有什么不好。北宋苏轼写信给李公择说:“我现在五十岁了,才知道过日子的要旨是悭吝,说得好听一点,就叫做俭素。”
【原文】
堂开洛水,社结香山。
【译文】
宋文彦博在洛阳时,召集洛阳士大夫中德高望重的老人,结成耆英会,并建造了一所耆英院,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堂上,其成员有十三人。唐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与胡杲等年高不仕者共结香山诗社,每天赋诗设宴。
【原文】
腊花齐放,春桂同攀。
【译文】
传说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腊月,武则天想游上苑,就派官使去宣诏:“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第二次凌晨,果然苑中名花盛开,群臣都很诧异。明仪真蒋南金、王大用在正月初一一起游庙,闻到桂花香,两人各折一枝。后来两人同时中了正德年间戊辰科的进士。 |
随便看 |
-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无,以就懿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子自道·论语》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 《夫子至于是邦章》意思|赏析|感悟
- 《夫子见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孔窍者,精神之户牖也;而气志者,五藏之使候也.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藏摇动而不定矣.五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矣.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使耳目精神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岂直祸福之间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业在勤,功庸弗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之于人,犹土地之有山川也,珍宝于是乎出;犹树木之有枝叶,本根于是庇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何尽之有?善之中又有善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所以成材也.恕,所以推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殖也。》是什么意思|译文|出处
- 《夫学,殖也》原文与赏析
-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朽木不知(折),锲而不舍,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chixiao吃肖).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 Manse
- Backslide
- Quadrennial
- Draw into
- Emeritus
- Prodigality
- Refinement
- Eye contact
- Xanthoma
- Emphasise
- At the worst
- Touchscreen
- Hot pot
- Subscribed
- Dishwasher
- paul-verlaine
- paul weller
- paul-weller
- paulweller
- paunch
- paunches
- paunchy
- pauper
- paupers
- pause
- paused
- pauses
- pausing
- Pavarotti, Luciano
- pavarotti,lucia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