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虚往实归》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虚往实归:xū wǎng shí guī
词源: 《庄子·德充符》:“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 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立不教, 坐不议,虚而往, 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耶! 是何人也?’ ”
词义: 有一次, 常季向孔子提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王骀这个人。他问:“王骀这个人外貌并不好看, 但跟着他学习的人却很多, 在鲁国可以说和你平分秋色。他不讲究一般性的礼节, 生活上也较随便。但对学业却很顶真。跟他学习过的人都有这样体会: 去学时, 肚子觉得空空的的; 回来时就觉得肚子是饱饱的。确实他的教育是不简单的, 不讲形式而真正在心里实有教益。你看王骀这个人,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肯定了王骀, 认为他有圣人的气质。
词义: 肚里空空地去学, 回来时肚里实实的。虚往:空虚而去;实归:刚来时很充实了。比喻虚心学习。《释文》注:“请益则虚心而往, 得理则实腹而归。”
书证: 《魏书·逸士传》:“眭夸辈忘怀缨冕, 举志丘园, 或隐不违亲,贞不绝俗, 或不教而劝, 虚往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