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左传全集《申包胥乞师》原文赏析与注解
释义

左传全集《申包胥乞师》原文赏析与注解

申包胥乞师

(定公四年)

【题解】

本文写伍子胥力促吴王伐楚以报家仇,而申包胥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到秦国乞师,最终以“长哭”感动了秦王,求得援兵,打败了吴军,收回了国土,从而刻画出了申包胥的爱国形象。

【原文】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1],难而逃之,将何所入[2]?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3]。”

【注释】

[1]安求其事:国家平安时谋求执掌政权。

[2]何所入:逃到哪里去。

[3]初罪:过去犯的罪。说:同“脱”。

【译文】

冬天,蔡昭侯、吴王阖庐、唐成公联合率兵攻打楚国。他们把船停靠在淮河边上,从豫章出发,与楚军在汉水两岸对峙着。楚国司马沈尹戌对子常说:“您沿着汉水同他们在这里周旋,我带领方城山之外的所有人马去毁坏他们的船只,返回时再堵塞大隧、直辕、冥阨。您渡过汉水时再对他们进行攻击,我再从后面夹击,他们必定会大败。”谋划完之后就开始行动。楚国武城黑对子常说:“吴国人用的是木制战车,而我们用的是皮革战车,所以不能持久作战,最好还是速战速决。”史皇对子常说:“楚国人讨厌您而喜欢司马。如果沈司马在淮河边上毁掉了吴国的船只,堵塞了城口再返回来,这便是他独自打败吴国的功劳。您一定要速战速决。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免于祸难。”于是就渡过汉水摆好了作战的阵势。从小别山出发到大别山。同吴军打了三仗,子常看情况不妙,准备逃走。史皇说:“国家平安时你谋求执掌政权,如今国家有了祸难你就逃避,你能逃到哪里去?您必须要拼死打这一仗,那样才可以把你过去犯的罪过全部脱除。”

【原文】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槩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槩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4],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5]。

【注释】

[4]死:拼死。

[5]乘广:楚王或主帅所率领的战车。

【译文】

十一月十八日,吴、楚两军在柏举摆好了阵势。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槩王。一大清早就来请示阖庐,说:“楚国的令尹囊瓦不仁爱,他的手下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我们抢先攻打他们,他们的士兵肯定会逃跑,然后我们的大部队再追赶上去,肯定能打败他们。”阖庐不同意。夫槩王说:“所谓‘臣下合于道义就去行动,不必等待命令’,说的就是这个吧!今天我拼死作战,必定能攻下郢都。”于是,夫槩王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抢先攻打子常的队伍,子常的士兵奔逃,楚军大乱,吴军战胜了楚军。子常投奔到郑国。史皇带着子常的兵车战死。

【原文】

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夫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6],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7]。半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8],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五战及郢。

【注释】

[6]致死:拼死作战。

[7]蔑有:没有。

[8]为食:做饭。

【译文】

吴军追赶楚军,到了清发,正准备进行攻击。夫槩王说:“被围困的野兽还会争斗一番,何况是人呢?如果明知必有一死还同我们拼死作战,就一定会打败我们。如果让已经渡过河的楚军知道渡河以后便可以逃脱,那后边渡过河的人会羡慕已经渡河的人,楚军就没有争斗的心志了。渡河一半后才可以攻击。”他听从了。又一次打败了楚军。楚军做饭,吴军又赶到了,楚军又奔逃。吴军吃完饭又接着追击楚军,再次在雍澨战胜了楚军。经过五次战斗,吴军到达了楚国的郢都。

【原文】

己卯,楚子取其妹季羋畀我以出,涉睢。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9]。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10]。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槩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槩王入之。

【注释】

[9]燧:火把。

[10]班:爵位,班次。

【译文】

十一月二十八日,楚王带着他妹妹季羋畀我从郢都逃奔,徒步涉水渡过了睢水。鍼尹固和楚王同坐一只船,楚昭王让鍼尹固迫使尾巴上点火的大象冲入吴军。二十九日,吴军进入郢都,按照爵位班次住在了楚国宫室。吴王阖庐就让他的儿子子山住进了令尹府,夫槩王想要攻打他,子山因为惧怕而离开了,夫槩王就住进了令尹府。

【原文】

左司马戌及息而还,败吴师于雍澨,伤。初,司马臣阖庐,故耻为禽焉[11]。谓其臣曰:“谁能免吾首?”吴句卑曰:“臣贱可乎?”司马曰:“我实失子,可哉!”三战皆伤,曰:“吾不用也已。”句卑布裳[12],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13]。

【注释】

[11]禽:同“擒”。

[12]布:铺。

[13]免:逃走。

【译文】

左司马沈尹戌到达息地后就撤兵,在雍澨打败了吴军,自己也负了伤。当初,左司马曾经是阖庐的臣下,所以觉得被吴军擒住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并告诉他的部下说:“有谁能够不让我的脑袋被吴国人得到?”吴国人句卑说:“下臣卑贱,可以担当这任务吗?”司马说:“我过去没能重用你,当然可以啊!”司马在三次战斗中都负了伤,说:“我已经不中用了。”句卑铺开衣裳,割下沈司马的脑袋包裹起来,藏好了尸体带着沈尹戌的头逃走了。

【原文】

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14]。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羋以从,由于徐苏而从[15]。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君讨臣,谁敢仇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仇?《诗》曰:‘柔亦不茹[16],刚亦不吐,不侮矜寡[17],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违强陵弱[18],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必犯是,余将杀女。”

【注释】

[14]云中:云梦泽中。

[15]徐苏:慢慢苏醒。

[16]茹:吞吃。

[17]矜寡:鳏寡。

[18]违:逃避。

【译文】

楚昭王渡过睢水,渡过长江,然后进入云梦泽中。楚昭王睡得正香,强盗用戈刺击楚昭王,王孙用背去挡。却击中了肩膀。楚昭王逃到郧地,钟建背着季羋跟随着。王孙慢慢苏醒过来以后,也跟着前去。郧公辛的弟弟怀准备杀死楚昭王,说:“平王杀了我父亲,我杀他的儿子,难道不可以吗?”辛说:“国君讨伐臣下,谁敢跟他记仇?国君的命令,就是上天的意志,若是死于天意,您还要跟谁记仇?《诗》中说,‘柔软的不吞噬,强硬的不吐掉。不欺辱鳏寡,不畏惧强暴’,只有仁爱之人才会这么做。逃避强暴,欺凌弱小,这不是勇;乘人之危,这不是仁;灭亡宗族,废弃祭祀,这不是孝;行动却没有正当的名义,这不是明智。如果你非要这样做,我就先杀死你。”

【原文】

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吴人从之,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19]之。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20]之。周室何罪?君若顾报周室,施及寡人[21],以奖天衷[22],君之惠也。汉阳之田,君实有之。”楚子在公宫之北,吴人在其南。子期似王,逃王,而己为王,曰:“以我与之,王必免。”随人卜与之,不吉。乃辞吴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楚竟[23],敢不听命。”吴人乃退。

【注释】

[19]尽:灭亡。

[20]窜:藏匿。

[21]施:推及。

[22]奖:成。

[23]鸠:安定。

【译文】

斗辛和他弟弟巢跟随楚昭王逃到了随国。吴国人追赶楚昭王,并派人告诉随国国君说:“封在汉水一带的周朝子孙,楚国都把他们灭亡了。上天的意志,把罪降于楚国,而您又把楚君藏匿起来。周室又有什么罪可言?您如果顾虑报答周室的恩惠,惠及寡人,来完成上天的意志,这是您的恩惠。你就可以拥有汉水阳面的天地。”楚王住在随国宫殿的北面,吴军在随国宫殿的南面。子期与楚昭王长得相似,他逃到楚昭王那里,穿上楚昭王的衣服,说:“把我交给吴军,君王一定可以脱险。”随国人占卜吉凶,说不吉利,就辞谢吴国说:“随国偏僻狭小,又紧靠着楚国,是楚国保全了我们。我们随、楚世代都有盟誓,至今没有改变。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抛弃他们,又怎么能够侍奉君王?给执事带来忧患的并不是昭王一个人,如果是为了安定楚国境内,我哪里敢不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吴军就撤退了。

【原文】

鑢金初官于子期氏,实与随人要言[24]。王使见,辞,曰:“不敢以约为利。”王割子期之心[25],以与随人盟。

【注释】

[24]要:约。

[25]割心:割破胸口皮肤使流血。

【译文】

鑢金曾经是子期氏里的家臣,曾经和随国有过不把楚昭王交给吴国的盟誓。楚昭王请求与随君订盟,他推辞说:“不敢用订约谋求私利。”楚昭王割破子期的胸口,和随国人订了盟誓。

【原文】

初,伍员与申包胥[26]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27]。”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28],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29]。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注释】

[26]申包胥:楚国大夫,包胥是字,申是他的食邑。

[27]复:同“覆”,倾覆,灭亡。

[28]荐:数,多次的意思。

[29]伏:居处。

【译文】

早年,伍员和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尽力而为吧!如果您能灭亡楚国,我就一定能复兴楚国。”等到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就赶到秦国请求秦哀公出兵,说:“吴国是贪婪的野猪、长蛇,它一再侵害中原国家,最先受到伤害的是楚国。寡君失去了国家,流落在杂草丛林之中,派遣下臣报告急难,说:‘像吴国这样的蛮夷之国,本性贪得无厌,假如灭掉楚国,让吴国成为您的邻国,这就是边境的祸患。乘着吴国还没有平定楚国,君王可以与吴国共同分割楚国的土地。假如楚国就此灭亡,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福派兵镇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秦哀公辞谢,说:“我知道您的意见了,您暂时到宾馆休息,我们考虑好后再答复您。”申包胥回答说:“寡君还流落在杂草丛林之中,还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下臣怎么可以休息呢?”申包胥倚靠着院墙站立而哭,白天黑夜哭声不断,七天没喝一口水。秦哀公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赋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军就出征了。

【评析】

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吴、楚两国之间的战争。申包胥乞师,采用的是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的方式,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文中已经提及申包胥和伍员是好朋友,但是在意见方面却很不相同。伍员发誓要灭亡楚国,而申包胥要竭力复兴楚国,两人各有所志。申包胥把吴国比作“长蛇”,认为吴国贪得无厌,而称楚国为“上国”,这是在向秦国晓之以理,意谓吴国代表野蛮落后,楚国代表的是文明开化,秦国应该向楚国伸出援助之手。

接着申包胥列举了秦国面临的两种选择。第一是按兵不动,听任吴国灭亡楚国,最终使秦国成为吴国下一个吞并的对象,显然这对秦国是有害无利。第二是选择出兵,有三种可能:或是与吴国瓜分楚国,或是秦国独占楚国,或是保留楚国使楚对秦俯首称臣。无论存在哪种结果,都对秦国有利。这是对秦国诱之以利。进而让秦哀公有些心动。

在此情形下,申包胥又开始动之以情。先是以言语表达自己对楚王流亡在外的惶恐不安之情,不肯到馆舍休息。接着是以哭声不断、不肯进食表现乞师必成之情,他超人的毅力最终还是打动了秦哀公,出动了秦军。同时也鲜明地展现出申包胥思想性格中的爱国意识和赤诚之心。申包胥“软硬兼施”、以柔克刚,最终实现了复兴楚国的梦想。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