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陈与义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尊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这首词作于建炎四年(1130)初,是作者在湖南衡山县留别友人席大光之作。陈与义于徽宗赵佶时曾任太学博士等官,金兵陷汴京,陈与义即避乱至湖北、湖南一带。这首词前有小序:“大光祖席,醉中赋长短句。”说明了写作背景。大光,作者的朋友席益,字大光。二人甚是相得,常有唱和。席大光设宴与陈与义送别,陈于席间赋得这首词。
“张帆欲去仍搔首”,起句涵盖全篇,点明是“张帆欲去”之际,揭明留恋之情,“搔首”踟蹰,难舍难分。词人处于“去”与“留”的矛盾之中,身欲去,心欲留。“更醉君家酒”,友情更进一层,临行怎不更“醉”。此时此境,不禁千万往事涌上心头,“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原先在一道唱和酬答,诗中总是表现期待春天的心情,及至春天到了,桃花开过,却又匆匆离别了。“日日”,显示了两人往日过从甚密,情投意合;“匆匆”,表现了遽然分手的怅惘,情绪惨淡。抚今追昔,使依依惜别之情更见浓烈。
下阕前两句仍然写饯别席上情景。席间歌女劝酒“频”,可见情酣,其声“咽”,足见主客情哀。“记着尊前雪”,“雪”,前人解为“浪花”,与词的情境不全合,当解为“白发”。作者《别大光》中有“恍然衡山前,相遇各白发”句。白发苍苍,又要分别,不知何年何月才得相见,情怀益见怆然。后两句想象“明朝”的情况,酒醒之后,大江涌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把离恨具体化,使人有实感。词人为了使抽象的愁情使人可感,往往以具体事物作比。李煜写“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辛弃疾说:“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念奴娇》)欧阳修说:“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李清照则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词人在酒席之上已想到登程后的情况,回应了篇首的“搔首”,情意绵长,悠然不尽。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称陈与义词“清婉奇丽”,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