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诗《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原文赏析
释义

古诗《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原文赏析

古诗《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原文赏析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梁任父即梁启超,号任公;父(也写作甫)是旧时加在男子名、号下面的美称。同年,科举时同榜考中的人。但据钱仲联先生《人境庐诗草笺注》说:“案:公度与任公并非举人同年,题称同年,疑是从其季弟遵楷之称,遵楷与任公为举人同年。”从诗题上看,已经表现出黄遵宪对当时维新派首领梁启超的尊重与敬爱。这首诗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当时作者正约梁启超到上海办鼓吹维新的《时务报》。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面临危亡的深深忧虑和变法图存的坚定决心,充满着热爱祖国的精神。

前两句表现作者殷切希望制止瓜分惨祸的心情,推许梁启超能够担此重任。第一句“寸寸山河寸寸金”,是用《金史·左企弓传》典故:“太祖既定燕,企弓献诗,略曰‘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用黄金来比喻国土,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深深热爱。然而,就是这样如同金子一样珍贵的国土,如今正在遭受到列强的蚕食,大片大片地被侵吞,怎不叫人痛惜呢!所以第二句紧接着表现渴望结束这种惨剧的意思: “侉离分裂力谁任?” “侉”(kua),离绝之意。全句说谁有力量制止世界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呢?句中暗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慨叹清政府当权者庸碌无能,不能挽救国家的危局;二是寄予梁启超以极大信任,希望他在国难当头之时,能够挑起拯救祖国危亡、避免瓜分的重担。这既是对梁启超的推重,表现出相知甚深之意,也表露出作者真诚而急切的报国之心。两句一叙一问,语句看似平常,但那强烈、深沉的感情,却蕴涵在字里行间,耐人反复体味。

后两句巧妙地把几个典故糅合到一起,含蓄地表达出了对祖国前途的忧思和为拯救祖国而奋斗的坚强决心。前句中的“杜鹃”,据《寰宇记》说:“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它的啼叫声十分悲伤。“忧天”,据《列子·天瑞》,春秋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要塌下来,忧愁得不能吃饭和睡觉。这两个典故合起来,表现自己对祖国命运的悲伤和极度忧虑。而全句诗又用了杜甫《杜鹃》诗中的意思:“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再拜,是古时的一种礼节,连拜两次,表示郑重。这里连续用典和化用古诗,在反复致意中,作者的忧世之泪和报国之心,得到了十分突出的表现。下句单用《山海经·北山经》中的故事: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已经表现了坚定不移、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然而作者尚嫌不够,在句中还嵌以“无穷”二字,把那种为祖国的振兴而奋斗不息的决心,表现得更加深刻。如果说前两句重在表现对梁启超的期许,那么后两句则侧重在表现共同的决心,既是鼓励别人,也是自勉,诗人的一颗赤子之心,在这里完全袒露出来。读至此,我们不禁要为作者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黄遵宪有的诗用典过多,流于艰涩和枯燥。这首诗在短短四句中,虽然也用了好几个典故,但总的看来,在含蓄中意思还是清楚明白的,绝没有索解为难之病,也没有堆砌之感。这原因,一方面是感情真挚,在充沛的激情中,自始至终气脉流贯。另一方面,是作者巧妙的安排结合,特别是用典较多的句子,在词语的组合上力求自然,这样就避免了生硬之弊。在这里,作者显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技巧。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