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句
在一首诗的各间隔处反复出现的几行诗、一行诗或一行诗的一部分,称为叠句。
叠句常常出现在诗节之后。类别有:诗节式叠句,合唱式叠句及语句式叠句。叠句似乎是原始诗歌和部落韵文的普遍特征,是集体舞蹈和集体劳动时的伴唱形式。诗歌也许就是起源于这类反复吟唱的语句形式。叠句最初出现在古埃及的《死亡之书》、犹太人的赞美诗、古希腊忒奥克里托斯和比翁的田园诗、古罗马卡图卢斯的《结婚曲》以及盎格鲁—撒克逊的《德奥的哀歌》之中。后来叠句盛行于中世纪民谣、普罗旺斯诗歌、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以及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
叠句既可短至一个词,也可长至一节诗。虽然迭句通常是作为格律的一个规则部分重复出现,但也可以无规律地出现在一首诗中,或运用于自由诗中。在分节诗中,叠句总是出现在诗节之后,但也可以出现在一首诗的开头和中间。叠句的意义可以在每次重复时发展、变化。叠句的用词也可以在每次重现时,根据上下文需要略加变动。
叠句可以采用在意义上与本诗没有联系的词语,或者只是在语气上与本诗有联系的词语(如哦、啊、唉等),也可以采用能强调本诗的主题、人物、背景等重要因素的词语。读者可以从迭句反复回荡的气韵中感受诗义的深化,或者获得美的享受。诗人可以借叠句划分全诗的发展节奏,连结全诗的各个部分,或增强全诗的感情色彩和意义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