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先秦两汉文学·先秦诸子散文·墨家和杂家著作
释义

先秦两汉文学·先秦诸子散文·墨家和杂家著作

先秦两汉文学的内容·先秦诸子散文·墨家和杂家著作

墨家和杂家著作主要有《墨子》《尸子》《吕氏春秋》。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的汇编。

墨家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活动期约在孔子逝世后,孟子出生前。墨子年轻时做过木匠,曾向儒家学习。后来自立学派,组织了具有严密纪律的墨家集团,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实力与儒家相匹敌。《墨子》并非墨翟自著,而是他的二三传弟子将其讲稿和语录缀集而成。今本53篇。

墨子的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非乐”、“尊天”、“明鬼”等十大项,反映了当时的小生产者的意愿和要求。

《墨子》的文章都有标题以概括中心思想,虽然可以看出缀合语录的痕迹,但结构完整,首尾贯通,不再是《论语》《孟子》时的零散片断状态,表现出从语录到专论体的过渡。其语言通俗平易,质朴无华。论证讲究逻辑的严密和说理的充分,对每一个问题总是反复申述,不厌其烦,直到把道理讲透,把论敌驳倒为止。如《非攻》上篇,反复比论,只要你承认前一项,就不能不同意第二项、第三项……直到最后赞成他的结论。把比喻和事证化为一体,显得格外明白具体,生动有力。《墨子》作者已能熟练地运用形式逻辑。《所染》篇是成功的范例。文章既有“辟”——以物喻人,又有“侔”——正反对比,又有“援”——引证历史,而通篇都是“推”,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也有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文章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墨子》中最有文学价值的是《公输》篇,这是一则情节曲折论战激烈的故事。公输盘为楚设云梯以攻宋,墨子远道赶来劝阻。在这场既斗勇又斗智的过程中,墨子自如地运用形式逻辑,指责对方言行相悖。作者生动地刻画墨子能言善辩、机敏老练、深谋远虑、无私无畏等高尚品德。这篇文章无论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先秦散文中都属于上乘。《耕柱》等四篇语录,颇似《论语》,纯然对话,隽永有味,其中佳作可视为小品文

《尸子》,作者尸佼,曾为商鞅门客,后逃入蜀,著《尸子》20篇,今存13篇及佚文数十则。其书思想倾向类似杂家。尊重孔子,以仁义忠信为主调,也宣扬墨家、名家、法家的观点。以文章而论,其中嘉言卓论,往往散见。如《劝学》篇,连用譬喻,叠举例证,恳切笃实,形象屡现,可与《荀子·劝学》媲美。有些文章中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意蕴深切,很能发人深思,如《贵言》的“范献子游于河”、“医句治背”等是。

《吕氏春秋》主编者吕不韦(前290?—前235),原为卫人,后至秦,取得庄襄王信任,秦王嬴政亲政前任秦相国,执政长达13年,对秦国后来统一中国有重要的贡献。秦王嬴政亲政后,被放逐于蜀,途中自杀。吕不韦执政期间,效法战国四公子,养士多至3000人,命众客集体编纂大型学术著作《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十七万余言。书成以后,悬咸阳市门,有能增减一字者赏千金,可见其自信。

《吕氏春秋》是中国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著作。全书分为12纪、8览、6论三大部分。12纪以12月为纲,每月一纪,每纪5篇,纪首为月令,共61篇,按春夏秋冬四季及孟、仲、季次顺编排,春纪论生,夏纪谈乐,秋纪论兵,冬纪言死。8览是八组专题论文,每览8篇,共64篇。6论是6组专题论文,每组六篇,共36篇。每篇文章数百字左右,题目皆二字以意名篇。同一编的各篇文章内容互相联系,如《劝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尊师》论求师的途径,《诬徒》讲学习方法,《用众》论取长补短的学习技巧,合起来就是关于教育的思想系列。这种编排方法,反映了古代学者力图梳理和总结各种思想学说以适应大统一趋势的努力。在《吕览》之前,《六韬》已有这种苗头,但限于论兵,《吕览》则扩大到当时所有学术领域。其思想资料兼取儒、道、墨、法、兵、名、农、纵横、阴阳,所谓“九流十家”无所不取,并试图加以统一。可惜综合多而创新少,有折中主义倾向,没有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以被后世称为杂家。

从文学史来看,《吕览》的文章属于夹叙夹议体。每篇只讲一个问题,然后提出例证,论点突出,语言浅显。在阐明事理时,不作繁密的概念辨析和抽象的理论概括,只求明白晓畅地把道理说清楚。其所引用的例证,多属于历史传说和寓言故事。据统计有三百四十余则,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数量相当,但韩非的“内外储说”目的是备用,吕氏则全部用于论说之中。有的一篇一个故事,有的三四个,最多的六七个,讲完故事之后,议论文字往往很少,因为其用意已不言自明了。这种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后来为西汉的《韩诗外传》以及刘向《说苑》《新序》等所继承。而其全书的系统性体例,对司马迁写《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等,有重要启发。

《吕氏春秋》中有不少小故事在后世广为传诵。如《察今》篇的“刻舟求剑”,作者借此告诫当政者,政策法令应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果一味困足固守,就会像楚人那样可笑。反映了法家的革新意识。又如《去尤》篇“亡斧疑邻”这则寓言旨在批评主观臆想者的虚妄。对亡斧者的疑神疑鬼心态揭示得十分真切,入木三分。其他如孔子“持杖示礼”,吴起“徙木立信”等等故事,“荆人涉雍”、“婴儿投江”等等寓言,都简练生动,富于哲理,能发人深省。

注释

① 参见谭家健《〈墨子〉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州学刊》1982年1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3: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