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利欲熏黑了心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欲壑难填”,就是说人的欲望就像是一个无底的沟壑,是永远难以填满的。而在名利面前,也有着太多禁不住诱惑的人,他们被利欲熏心,忘记了人生应该追求的根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偏,最后落得个“身与名俱灭”的下场。孔子曾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名利面前,我们要有自持的精神,如果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追求名利,人生就会误入歧途,精神世界也会因此变得黑暗而扭曲。“不戚戚与贫贱,不汲汲与富贵。”我们应当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要因为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我们想要达到成功,就应当通过正常的手段,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走。利欲熏心,只能害人害己。在利与义面前,祖先告诉我们说,要舍利而取义。这种散发着正直的人性光辉的思想是我国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是非观念,我们要学会抵制利欲熏心,背信弃义的行为。
北宋时期有一个叫做陈策的人买了一头骡子,然而这头骡子却不能加鞍使用。陈策不想转手卖给别人,于是就让人在草房里养着,一直等到它死掉。可陈策的儿子却想用这头骡子来赚钱,后来他想出一个主意,他看到有过路人的马死掉了,就磨破骡子脊背,来证明这头骡子能驮东西,再把它卖给过路人。骡子卖出去之后,陈策才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他亲自追上那个路人,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了他。谁知道那个过路人居然怀疑陈策是舍不得卖骡子才来骗他的,就将骡子关起来不让陈策看见。陈策请求用鞍子试一试,骡子的脊骨高高的,一整天都不能加上鞍子,过路人见状之后换回了骡子,向陈策深深地鞠了一躬。
后来,有一个人到陈策那里买银器和罗绮,陈策却不愿意把罗绮卖给他。那个人感到很纳闷,就问:“先前还看见你的库房里有罗绮,现在为什么不舍得卖呢?”陈策说:“很长时间以前,有一个人用罗绮作抵押借我的钱,后来钱没有还上自己就死了。罗绮放置的时间太久了,丝力已经变得脆碎不耐用。听说您要罗绮是来当女儿的嫁妆的,如果买了这种东西岂不是增加烦恼吗?”后来陈策拿来应当给他的银器,放进很旺的炭火中烧,他说:“我恐怕抵押这个东西的人或许得到的不是真的银器,所以为您验一验它。”
当你对事物的追求过于急,且贪心过盛时,匆忙之下就容易做出丧失理智的举动来。有些人为求得虚名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最后邪念膨胀,卑鄙行径大白于天下之后,受万人唾骂,不仅一无所获,甚至连原本积累的名声也遭到了众人的怀疑,当真就是得不偿失了。
唐朝有位诗人叫做刘希夷,擅长宫体诗。其诗缠绵婉转,辞藻华丽,很受世人爱戴。她的舅舅是武则天时期鼎鼎有名的诗人宋之问。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的诗,去请舅舅指教。当宋之问看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不禁鼓掌叫好。后来听说这首诗还没有其他人看过,于是想将其中的两句据为己有,然而刘希夷不答应,他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如果去掉了就会失其意蕴,请恕我不能答应您的要求。”
宋之问抑郁极了,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眠,一直想着到底怎样才能够将这两句诗据为己有,让这天下绝唱成为自己的东西。最后他只是为了这两句诗,居然起了杀人之心,他派人将自己的外甥活活地用土袋子压死了。后来,宋之问因为犯了众怒,被唐中宗流放到钦州,没多久又赐他自尽。消息传来,人们拍手称快,感谢苍天除掉了一个禽兽不如的人。
在这个光怪陆离、灯红酒绿的世界上,名与利的种类和数量是无限的。当各种利益在你面前拼命地诱惑你的时候,你应当保持理智,做到量力而行,万不可被利欲蒙住了心,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所有的恶果都会让你一个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