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B10。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释〕 出生入死:指人离开了生存就必然走向死亡,如王弼说:“出生地,入死地”。这里的“出生入死”与我们通常讲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的“出生入死”不一样。 徒:类、属的意思。生之徒:蒋锡昌说:“长寿之类”(《老子校诂》)。 十有三:一说四肢九窍为十三(如韩非),一说七情六欲为十三(如高亨),一说十分有三分(如王弼)。现取王弼说。十分有三分,犹十分之三,也犹通常说的“占三成”。 死之徒:蒋锡昌说:“短命之类”(《老子校诂》)。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高延第说:“动而之死者,谓得天本厚,可以久生,而不自保持,自蹈死地。”(《老子证义》) 生生:“犹养生也。按养生所以求福,今反得祸,是违反自然之道也。”(高亨《老子注译》) 盖:起语词。摄:《说文》:“摄,引持也。”这里指调摄、护养。摄生:养生保命。 陆:帛书甲乙本作“陵”,指山地丘陵。兕:兽名,指犀,形状似牛,青色,有角。 被:受也。遇、被皆为受动词(蒋锡昌《老子校诂》)。 容:用。
〔鉴赏〕 本章老子讲“摄生”之道。老子“摄生”是想达到“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的“无死”境地。老子同时还指出:违反“摄生”之道的表现主要是“生生之厚”。
人于天地间,出乎生、入乎死乃常然之理。一般说来,生于天地间的人理应取生道而舍死道,但人却往往舍其生而取其死,那就是以忧思嗜欲损其内、以风寒暑湿侵其外的大有人在,不知避兵争刑诛的也大有人在,这就是老子说的:“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这说明这类人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
老子向往、提倡的是人之全生长寿,反对的是人之中途夭折。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死之徒”,究其原因,老子认为是人“以其生生之厚”。这种“生生之厚”按高延第、陈鼓应说来是“谓富贵之人,厚自奉养”,“酒肉餍饱,奢侈淫佚”(均见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所以反而“无生”(王弼语)。但这还仅仅是“生生之厚”的一层意思。“生生之厚”的另一层意思是,人不能过分就“生”而考虑“生”,如就“生”而考虑“生”还是不能长寿全生的。反过来说,养生不仅仅是就“生”而“养生”的问题,这就是列子所说的“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也就是王弼所说的:“善摄生者,无以生为生”,这用现在的话来讲,长寿全生不仅仅是个体养生得法的问题,同样还是个社会的问题。如就“生”而“养生”,不考虑“生”之其他因素,这就如同人之饮水,只考虑饮用以纯净水器过滤的水而不考虑外界的水之污染这一本体问题一样,最终难能长寿全生。
而这种不考虑本体的养生观,老子是不取的。老子要的“摄生”,是要考虑营造一个“无死地”的根本养生环境。所以老子指出“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尽管好,但不如有一个根本的“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的环境。这样,“无死地”也就少“死之徒”;人死于“兵戈”、害于“兕虎”的机会越少,也就是中途夭折者越少,长寿全生者越多。
于是这样也就回到老子的“道”上来了。陈懿典说:“无死地者,盖知‘道’者,必达于理。”(引自魏源《老子本义》)这老子的“道”与“理”,就是社会个体清静无欲无争,社会政治无为而治,无兵事也少刑诛,反过来人也就少忧虑无恐怖不焦急,心神安宁,再配以合乎自然的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和无污染的水、空气,这人岂能不长寿?又哪来的中途夭折?这就是老子想营造的“无死地”养生环境,也即是老子“摄生之道”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