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顾贞观·金缕曲》原文赏析
释义

《顾贞观·金缕曲》原文赏析

《顾贞观·金缕曲》原文赏析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吴江吴兆骞字汉槎,为清初著名诗人。因顺治十四年(1657)科场作弊案遭受冤屈,谪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顾贞观和吴是好友。康熙十五年丙辰(1676),贞观到北京,为武英殿大学士(地位相当于宰相)明珠门客,请求明珠帮助,使兆骞赦还关内。明珠未答应,贞观遂填这两首词寄给兆骞。一本题后尚有“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十三字。二作系以书信格式入词,十分别致。“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深意。春秋时吴国贤公子季札,亦称延陵季子,道德学问都是第一流的。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汉槎的姓氏,又使人联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一说,兆骞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拿吴季子比吴汉槎,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情。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的痛苦经历。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呢?“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悠悠长路,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这又多么令人伤心!“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搏人”有的本子作“择人”,这是含蓄地为吴汉槎鸣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杜甫诗:“纷纷轻薄何足数,翻手为云覆手雨。”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应该提出的是清代文字狱频繁,士人往往转喉触讳。吴汉槎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汉槎,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冰与雪,周旋久。”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象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怎不令人难受。这上半阕痛快淋漓地为吴汉槎的痛苦倾诉,下半阕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是人所熟知的,作者反用为“泪痕莫滴牛衣透”,劝他不要过分伤心,根据呢?“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你虽远在关外,却还能牛衣对泣,骨肉一处,不是比骨肉分散的还好些吗?再说红颜命薄,古今一辙,有才往往命途多舛。这样退一步想,也就得些宽慰。但劝慰要有分寸,只能说到这地步,笔锋一转又为他难受:“只绝塞、苦寒难受。”这和上半阕结尾“冰与雪,周旋久”相呼应。春秋后期伍子胥和申包胥是好友,伍子胥立志为父报仇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如果伍子胥能灭楚,自己一定要救活楚国。后来伍子胥果然借吴国兵力打破楚都,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救,哭了七天七夜不吃不喝,终于感动了秦王,出兵救活楚国。燕太子丹和秦王政本来是少年朋友。秦王政当了王,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要求回国。秦王说等乌头白,马生角才能放他回燕。这两件事是尽人皆知的熟典。“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表示不管多大困难,一定要象申包胥那样尽力救他回来。沉痛感人。“置此札,君怀袖”,这封信请你保存,就是凭证。这几句表现死生不渝的友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第一首从吴汉槎写,第二首换个角度从自己发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说得何等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从自己又说到两人。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杜甫是客气话。历史上李杜齐名有好多个,东汉的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等等,唐朝诗人李白杜甫,这儿反用杜诗说“非忝窃”,以杜甫自比:“试看杜陵消瘦。”以李白比吴汉槎,李白曾被长流夜郎(中道放归),比吴之谪戍宁古塔。“僝僽”指受折磨和愁苦烦恼。自己虽然没有谪戍,却和吴一样痛苦,备受折磨。为什么这样估计?“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红颜薄命,长辞指死亡。顾贞观曾有悼亡之戚,薄命长辞,知己远别,人生逢此,怎不凄凉?人生之中又有多少人曾到这样凄凉境地?“问人生”这一反问句就包含上两层意思。“千万恨,为兄剖”,自然收束半阕。换头处,从年龄诉说,“兄生辛未吾丁丑”。辛未是崇祯四年(1631),丁丑是崇祯十年(1637),到丙辰作此词时,两人都过了四十,“四十曰强,仕。”但“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身体都受到摧残而早衰了。蒲柳是用《世说新语·言语》:(晋)简文帝和顾悦同年,顾悦头发早白,简文问顾何以先白,顾回答说:“蒲柳之质,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蒲柳”就变成自指身体的谦词了。这里用个“共”字,表示两人都一样,这是回应上文“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既然年过四十,身体早衰,就应注意保养:“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两句语重心长。既然可以“相守”,表明前途仍有希望。“但愿得、河清人寿。”“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黄河清,出圣人。”这句祝愿,字面用前一句,意思在后一句。希望圣主施恩,远人归老家园。政治清明,相应地人民应该生活安定,终其天年,所以说“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吴兆骞的诗必传于后是作者的预言,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吴兆骞流放以后,诗歌增加了悲壮苍凉的气氛,为人传诵,在清代前期也算重要作家。这表现顾对吴的信任和安慰。不说“声名”而说“空名”,这个“空”字把上文一系列苦痛都括在其中,大名没有使吴免除生前的苦难,所以说“空名”,这个“空”字可以算一字千金。“言不尽,观顿首”,仍然是书信格式。

从词的发展看,如苏东坡《八声甘州》寄参寥、辛弃疾《沁园春》止酒、《水调歌头》盟鸥都有书信或对话的味道,但象顾贞观这样起结都用书信口气,却是独创的。两首词用一个韵部,也在形式音节上使人感到一气呵成。陈廷焯《词则·放歌集》卷三评说:“二词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宛转反覆,两人心迹,一一如见。此千秋绝调也。”“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沉痛语入人自深。”“上章寄吴,历叙其家事。此兼自慨,末仍归到吴,冀其留身后之名,且悲且慰,如此交情,令人堕泪。”“二词纯以性情结撰而成,其品最工。结构之巧,犹其余事。”这些评语,都能深中肯綮。欣赏这两首词,首先应从深挚沉痛的感情去体会,这可以说是血泪铸成,当时即深深打动纳兰容若,终于请其父明珠加以援手,吴汉槎康熙二十年辛酉终于回到关内。顾贞观在词后附注说:“二词容若见之,为泣下数行,曰:‘河梁生别之诗,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此事三千六百日中,弟当以身任之,不俟兄再嘱也。’余曰:‘人寿几何?请以五载为期。’恳之太傅,亦蒙见许,而汉槎果以辛酉入关矣。附书志感,兼志痛云。”

后来容若寄顾《金缕曲》有云:“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可见这首词感人之深,吴顾交情之重。读这一类词,可以增进对朋友的真实感情,不止欣赏它的技巧。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3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