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诗经》《鸨羽》原文|注释|赏析
释义

《诗经》《鸨羽》原文|注释|赏析

《诗经》《鸨羽》原文|注释|赏析

《诗经》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 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苍天! 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D,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 父母何尝? 悠悠苍天! 曷其有常?

·注 释

①肃肃:鸨羽之声。鸨(bao)羽:鸨翼。鸨,野雁。

②集于苞栩:鸟类栖息在树上。苞:草木丛生。栩:栎树。鸨的脚上没有后趾,在树上栖息不稳,所以颤动羽翼,肃肃有声。这里以鸨栖树之苦,比人在劳役中的苦。

③王事:指和周天子有关的事。靡盬(mi gu):没有停息的时候。

④艺:种植。后两章中的“艺”与此相同。

⑤怙(hu):依靠。

⑥曷其有所:何时才能安居。后文的“曷其有报”和“曷其有常”分别理解为“何日才是苦尽之时”、“何时恢复正常”。

⑦行(hang):行列。

·导读入境

这是一首反映东周社会现实的直刺时弊的讽谕诗,出自被征调者的肺腑之言,沉痛之音。是千千万万役夫在徭役重压下的呻吟。农民因为劳于“王事”不能兼顾耕种,使父母的生活失去保障。而所谓王事又是永远没有完的,什么时候才能安居乐业,只能去问那“悠悠苍天”。于是,我们眼前便有了一幅流动的历史画面:

荒凉的古道,野草弥望。狂风摇晃着树丛,一群群野雁在树丛中艰难地飞来窜去。这些弱小的生灵栖息在栎树丛中、酸枣树上、桑树之巅。它们拼命地颤动双翅,摇曳着,借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一个远离故乡与亲人的征夫,十几年辗转漂泊,历尽苦难,饱尝艰辛。何日是归时? 何处是归途? 树上的野雁触动了他的忧思。只见他双膝跪地,双臂高举,仰首望天。他在哭泣,在埋怨,在呼喊。朝廷的徭役无休无止,百姓们落入无底深渊。背井离乡,田园荒芜。上不能供养父母,下不能抚养妻儿,这是什么世道啊! 苍天啊,苍天,你若有知,请告诉我这样的日子何时是尽头,你若有灵,请保佑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人早日出苦海!

·赏 析

“鸨羽”一诗深刻反映了徭役、兵役加给人民的痛苦,有力地评击了社会的黑暗。

以高低疏密的丛林作背景,野雁在这特定的氛围中便成为一种新的意象。它与画面的主人公一显一隐,相互照应。有野雁生存的艰难,更有主人公满腔的怨愤,由此突出了诗的主旨。

手法上,这首民歌有两个特点:第一,兴中有比。诗的开头托物起兴,“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以野雁的栖息不定来兴起人被徭役重压之苦。这里,野雁的出现便引起诗人对自身身世的联想和想象。复杂的情感、无尽的哀怨借此得以畅快地抒发。同时兴中具有一定的比喻、象征的作用。那千千万万为了“王事”而长年累月四处奔波的征夫,恰似这些栖息不定的野雁,在艰难困厄中挣扎着生存。比兴手法的运用,对诗歌里艺术形象的塑造,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使诗人在极短小的篇章中塑造出动人的形象。这种表现手法一直在我国民歌创作中应用着,发展着。第二,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全诗三章,结构、内容完全相同,中间用词稍有变化。此诗作者饱受徭役之苦,不满现实的情绪久久潜藏在心底。只有采用这种复沓的形式,才能把长久郁积在内心的情感抒发出来。“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三章诗三次吟诵,把心中哀怨愤懑的情绪痛快淋漓地倾泻出来,并把讽刺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周天子。语言无所顾忌,直率、泼辣、大胆,深刻反映了徭役、兵役不但破坏了社会生产,也破坏了人民的家庭生活这一社会问题。各章结句的“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极、常)”更明显体现了复沓的特点。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在走投无路的境遇中,服役者怎能不接二连三地呼天抢地? 他们渴望苍天主持公道,他们渴望早日结束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思考题

1.欣赏本诗并结合《无衣》和《硕鼠》,谈谈复沓手法的运用及表达作用。

2.《鸨羽》一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它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哪里?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