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两宋词·赵长卿·探春令》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释义

《两宋词·赵长卿·探春令》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赵长卿·探春令》赵长卿

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注释 ①“笙歌”句:指在音乐声中丰盛的筵席开始摆上来了。笙歌,泛指奏乐和唱歌。华筵,丰盛的筵席。②幡儿:春幡,迎春之物,类旗。至立春之日,从皇宫到民屋,由居室到树木,皆挂春幡,作春至的象征,而以妇女插戴为最胜。胜儿:就是用纸或金银箔、丝帛剪刻而成的花样。剪成套方几何形者,称为“方胜”;剪成花草形者,称为“华胜”;剪成人形者,就称之为“人胜”。姑媂:整齐、济楚之意。③忔(qì)戏:可爱,美满。

群仙集祝图 【清】 汪承霈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这是一首喜迎新春的词。新春佳节,是一年中最重大最喜庆的节日,词人通过对节日里欢喜场面的描写,表达出人们在佳节里的欢乐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上阕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景象来写节日的喜庆美好。“笙歌间错华筵启”,写的是音乐声中精美的筵席开始了。好像是一个电影的开头场景,几张筵席摆在那里,人头晃动,观众看到这里,就明白所要说的内容。“喜新春新岁”,这就是本首词的主题,一个“喜”字为这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又像是电影播放不久,电影的名字就在银幕上显示了。

“菜传”两句写到一个历史久远的风俗,即源于晋代人们在立春之日互赠共享的五辛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到五辛菜的做法与功用:“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所引杜甫诗,是其《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词人这里,就是化用了杜甫的诗。春盘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已经成为重要的节日象征。词人看到姑娘们的纤手,端来了春菜盘子,盘里的菜又青又细,自己一定是欢喜的。家庭中的一片和气景象,反映出新年的东风里所带来的天地间的融和气候。

“幡儿”两句,又写到当时流行的风俗。春幡、春胜也是当时流行的迎春之物,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插在窗前、屋角,有的戴在妇女姑娘的发髻上,有的送给亲朋好友。这里词人看到姑娘们头上戴的显得尤其可爱,因此用了一个“更”字,很不吝惜笔墨地夸赞了一下。

词人在最后把自己的欢喜之情,凝聚成几句很朴实的祝福语:“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词人虽有身为宗室成员的特殊身世,但独特的人生遭际使其心态和普通民众更相似,在这里表现的也是和普通百姓一样的春节感受。向往一种安宁祥和的世俗生活,从现世人生中发现难得的快乐,感悟家庭温情,这些在所谓风雅之士的词篇中比较罕见,而词人在这里反映的恰恰是这种世俗心态。

俗词经历了徽宗朝的鼎盛发展到了南宋,在平民百姓中,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更具民俗气息。赵长卿无意于把他的词用来作思想说教,只是想借此来表达自己在佳节的真实感受。这首《探春令》也只是词人在新春佳节预祝平安所作,写当时的迎春风俗和场面,于暖暖的东风里透出当时浓厚的民间温情,在通俗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徐到稳)

链接 唐宋时期的剪纸。有一种用双丝绢帛剪成的小幡,叫做春幡,或称幡胜、春胜,在立春那天,作为节日礼物,或簪于头上,或挂在柳枝上,亦或贴于屏风。崔道融所流传的诗中,有“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的词句,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艺术作品”。李商隐在《骄儿诗》中写:“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意为骄儿衮师请父亲在剪彩制成的春幡上写“宜春”二字。因为立春之日为春天的首日,象征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所以唐宋时期,人日剪彩这一民俗活动渐渐集中到立春这天,人们剪制各种幡胜、春幡、春燕、春蝶等,作为节日礼物。皇帝在这一天也接见群臣,并分别赐以金银幡胜或者罗幡胜。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