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画山水图答大愚》题画诗赏析
释义

《画山水图答大愚》题画诗赏析

荆浩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

【注释】

①次第:顷刻间。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次第,迅急之辞。白居易《观幻》:‘次第花生眼,须臾烛过风。’与须臾对举,犹云顷刻也。” ②苦空情:苦修参禅、四大皆空的意思。

【评说】

本诗选自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全唐诗》卷七二七。

荆浩(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画家,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避战乱,隐于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他工于书画,尤善画山水,重视用笔、用墨。他曾说:“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刘道醇将荆浩山水画列入“神品”中(《五代名画补遗》),汤垕则以为他的山水画是“唐末之冠。”(《画鉴》)他总结自己和他人的创作经验,写成《山水诀》和《笔法记》各一卷。荆浩丰富了我国水墨山水画的技法,对我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关于本诗的写作本事,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有记载,云:“时邺都青莲寺沙门大愚,尝乞画于浩,寄诗以达其意,曰:‘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籍墨烟浓。’后浩亦画山水图以贻大愚,仍以诗答之,曰:(略)。”大愚和尚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大体地构想了画境,写成诗寄给荆浩。荆浩根据他的诗意,也参照自己的审美理想,画了一幅水墨山水图赠给他,并写诗一首,阐发自己构思布局、运笔用墨的匠心,以回答大愚,开启了宋以后画家亲自题诗的风气。

荆浩这首题画诗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描写画面具象和阐发画理融合起来,浑然一体,而他的整体艺术构思是从诗题上的“答”字生发的。首联“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就是回答大愚“知君恣笔踪”意,他告诉大愚,我满足你的请求,放笔作画,恣意挥洒,顷刻之间已成峰峦。荆浩重“意”,他说:“运于胸次,意在笔先。”(《笔法记》)先要恣意纵横,才能“恣笔踪”。颔联再现画面景色,同时也交代了自己用笔、用墨的技法特点。荆浩画树,用秃笔、尖笔细写,形如古篆字,形象细瘦,故云“笔尖寒树瘦”。树瘦,意象似乎很新,其实韩愈早已写过:“南山逼冬转清瘦”。(《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荆浩画飞云,用淡墨晕染,显出轻盈的质感和动态,故云:“墨淡野云轻”。颈联“岩石喷泉窄”,形容画面上岩间喷泉的形状,曰“窄”,是说岩泉细小湍急,回应大愚诗“不求千涧水”意。“山根到水平”句,形容画面上岩石的形状,曰:“平”,是说水边岩石呈平宽之状,回应大愚诗“近岩幽湿处”意。尾联点明作画本意,告诉大愚,这幅画赠给你,让你在禅房里不时展玩,从画境里领悟到的情趣,和你的苦空心情完全契合。诗的结穴处仍然落到“答”字上,回应大愚乞画的心愿。

荆浩继承唐代水墨山水画“水晕墨章,兴吾唐代”(荆浩《笔法记》)的艺术传统,总结唐代画家的实践经验,在画学理论著作《笔法记》里提出“六要”,在重视用笔的同时,也重视用墨技巧,指出:“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本诗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美学追求。这是南朝谢赫“六法”尚未论及的画法。荆浩的努力,他在绘画理论和创作上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使中国水墨山水画,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