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可怜的西雍姑娘,
你们的欢乐已经消失;
共同的悲伤
已经彻底抹去喜悦的痕迹。
你们这缀有金饰的罗衣
再也发不出光芒;
衣上的珍珠与红宝石
将从此黯然无光。
好像喝醉了一般
从你们象牙色的脖子上
滚下来的项链
再也不能装点你们的胸膛。
你们的胸口
洒满点点滴滴的眼泪,
将再也没有
萨巴雪松的香味,
你们的容颜失去
原来的晶莹洁白,
将只会忧虑
你们的脸染上朱红的色彩。
你们这活跃
在两鬓的金黄色的鬈发
将以无数淘气的蝴蝶结
遮住你们的面颊。
我们将再也听不到
这如怨如诉地低唱的竖琴的声音,
这声音与歌曲相协调,
这声音发自你们的爱情,
当炎炎似火的骄阳
落下了帷幕,
在微热的暮色苍茫的晚上,
你们每每翩翩起舞,
当那些舞侣,
那因堕入情网而神魂颠倒的人们
每每奏起无数轻柔的小夜曲
向女子求婚,
倾诉起他们真诚
而友好的情愫
和他们因爱上她们
而忍受的剧烈的痛苦。
唉!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
如今我们只剩下悲哀。
任何欢乐都远走高飞,
任何喜悦都匆匆躲开。
我们这越过尘世
所有的都会
而达到至福境界的骄傲的城市
如今只剩下一片石堆。
我们几乎所有的兄弟
从此就长眠
在这犹如公共墓地
而出现的断垣残壁下面。
我们这些不幸的俘虏
在遥远的幼发拉底河
那凹陷的河岸沦为恶鬼的奴仆,
将发出悲歌,
在那整个令人陶醉的自由
都堕入痛苦的深渊的地方,
呻吟不断,泪水直流,
我们将纷纷死亡。
(张秋红译)
注释:
西雍: 耶路撒冷旧中心之名,常代指耶路撒冷。
萨巴: 阿拉伯半岛西南部古国。
【赏析】
加尼埃不仅是一位抒情诗人,而且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也是17世纪巴洛克戏剧的先驱。加尼埃善于通过古代题材反映法国的社会现实,表达自己对于宗教战争的态度和渴求民族统一的愿望。这部写于1583年的悲剧《犹太姑娘》,突出地体现了加尼埃的这种借古喻今的艺术手法。
《犹太姑娘》取材于《圣经·旧约全书》中记述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剧情并不复杂: 公元前598年和公元前587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为了惩罚犹太国王的背叛,两次进攻耶路撒冷,并于公元前586年灭了犹太王国。他下令剜去了犹太国王的双眼,杀死了他的儿子们,又将犹太人中所有的贵族、祭司、商贾、工匠押解到巴比伦城,贬为俘虏。耶路撒冷被洗劫一空,成为废墟。最后犹太先知预言圣庙将会得到重建。在加尼埃的笔下,犹太国王是罪有应得,但他的百姓们却非常无辜。他们无端端地沦落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眼泪和痛苦中度日如年。这里节选的片段,是剧中合唱队唱的歌词。合唱队扮演的是沦为阶下囚的犹太青年的角色,他们唱出了犹太人民昔日生活的无忧无虑和而今沦为奴仆的暗无天日,前后的巨大反差令人唏嘘不已。
选段由15节四行诗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前面十节诗歌中,合唱队的犹太青年对比了犹太姑娘的今昔变化,哀叹她们的悲惨遭遇。他们忧伤地唱道:“啊,可怜的西雍姑娘,/你们的欢乐已经消失;/共同的悲伤/已经彻底抹去喜悦的痕迹。”深重的民族灾难彻底改变了犹太姑娘们的生活: 她们的衣着再也发不出“光芒”,她们的饰品从此“黯然无光”,她们的胸膛再也没有萨巴古国的香料点缀,她们原本晶莹洁白的容颜因忧虑而憔悴,她们金黄色的鬈发凌乱地遮住了面颊。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怜的犹太姑娘们非但没有能力装扮自己,还要在苦痛之中消损如花的容颜。伴随着美丽的遗失,她们的爱情也渐渐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爱的欢唱,爱的舞动,爱的甜蜜,爱的忧伤,爱的等待,爱的痛苦……所有关于爱情的体验都被排除在她们的心门之外。没有国家、没有自由的犹太姑娘们,她们生活得多么艰辛、多么惨淡啊。
诗歌进入第十一节,合唱队唱道:“唉!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这时,整个犹太民族的悲歌开始在我们耳边回荡,哀怨怆恻,如泣如诉。耶路撒冷,这座距离上帝最近的“都会”,“达到至福境界的骄傲的城市”,战火之后“只剩下一片石堆”。犹太人从此被囿囚于遥远的巴比伦,虽生犹死。他们咒骂那“恶鬼”般的巴比伦国王,疯狂的复仇意识吞噬了他全部的理智和仁慈;他们哀叹自己俘虏的处境,囚室仿佛是“公共墓地”中的“断垣残壁”,他们苟延残喘,“呻吟不断,泪水直流”,“将纷纷死亡”。什么时候才能够走出“痛苦的深渊”?什么时候才能够重获“令人陶醉的自由”?他们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出路,他们“只剩下悲哀”,只能绝望着走向死亡。
战争的血雨腥风还仅仅是悲歌的开始,真正的创伤会沿着所有幸存者的心灵滋生、蔓延。“巴比伦之囚”事件,带给犹太人民巨大的民族耻辱,也带给他们永久的民族伤痛。断壁残垣、生灵涂炭、妻离子散……加尼埃借《犹太姑娘》,活生生地再现了这种国破家亡的凄惨,为的就是给沉溺在宗教战争之中的同时代人以警醒。16世纪下半叶,随着新教势力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欧洲贵族和诸侯加入新教,并把世俗权力斗争搀入宗教争端,最终导致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宗教战争。在加尼埃完成《犹太姑娘》这部悲剧之前,法国境内已经连续发生了7次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战争。尤其是发生在1572年的“圣巴托罗缪日大屠杀”惨案,节日当晚就有将近5 000名新教徒被杀害,随后全国各地竞相效尤,大约有10万名新教徒死于屠刀之下。一时之间,大多数法国人被宗教蒙蔽了理智,杀戮成狂,将人间城市演变成惨烈的地狱。
宗教之间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宽容?非理性的杀戮还要持续多久?加尼埃面对16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现实,忧心忡忡,只能借古老的题材警示身边的宗教狂热分子,告诉他们在宗教的激情之上还应该有国家的尊严、人性的尊严。根据资料记载,《犹太姑娘》首演即大获成功,并且一再被搬上舞台,广受欢迎。这一方面印证了加尼埃深厚的戏剧创作功底,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饱受宗教战争之苦的人民向往和平的心情。而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加尼埃的这部悲剧同样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因为宗教冲突仍在上演,人类战争从没有停息,我们距离真正的和平还很遥远。
(蔡海燕)